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

路基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

高新区拓展区横三路(高新大道延伸段)工程填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企业名称: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5月目录一、工程概述 (3)二、填筑本试验段的目的 (3)三、试验选址 (3)四、试验准备工作 (3)五、资源拟定 (4)六、工期计划 (5)七、试验路段的施工准备及基本要求 (5)八、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及检测方法 (7)九、工期保证的主要措施 (11)十、质量保证措施 (12)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13)十二、特殊季节的施工保证措施 (15)一、工程概述高新大道延伸段为城市主干道,采用主路加辅道地形式,主路设计车速60km/h,辅道车速40km/h,近期标准路幅宽度为54m,远期标准路幅宽度为64m,车行道由主路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四车道组成,主线道路全长约3.79km。

全线结构工程含车行地通道3座(高新大道下穿白鹭大道地通道、A1路下穿高新大道地通道、A4路下穿高新大道地通道)、人行地通道3座。

本试验段全断面填方长为200m,填筑土石方总量约为18000m3。

为确保填石路堤施工满足质量要求,需对其进行现场回填试验,确定相关参数以指导后续路基填筑工程施工。

二、填筑本试验段的目的1、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适应本标段路基填方地质、地形合理施工的施工组织形式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通过现场回填碾压试验,确定满足填石路堤压实度质量控制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和组合、压实速度、压实遍数、沉降差等相关参数及质量控制标准。

3、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部分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三、试验选址经过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反复阅读、研究施工设计图和通过对公路沿线的多次勘察,确定本合同段的填筑试验路段选在填筑材料和填筑类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K3+750~K3+950路段。

该段为低洼地段,原地面有稻田、池塘,淤泥深度1.0~4.0m,采用抛片块石挤淤和清淤后填筑的方式处理。

四、试验准备工作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了解各种施工规范,进行现场核对及施工调查,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试验目的和施工方法。

2、充分合理利用既有的道路,作为施工机械设备进场的通道,如无施工便道,即刻修通好施工便道。

3、回填料的取料,并对回填料进行检测,对回填料颗粒级配、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比重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进行施工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测量填石前填筑标高,放出路基宽度并根据自卸汽车装载方量、填石厚度和填石面积用石灰画出方格网线,确定填石方量。

5、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分工,使各类施工员各司其责。

五、资源拟定1、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成立由工区负责人为组长的试验路小组;组员包括区段经理;区段技术员;现场施工员1名;测量2名;安全员1名组成。

六、工期计划填石路基实验路段施工计划工期为2014年5月21日至2014年6月6日,共15天。

七、试验路段的施工准备及基本要求(一)施工准备路基填筑前,首先对K3+750~K3+950范围内进行路线中边桩的准备放样,并把路基范围内的积水及水田、池塘地表水排放,同时在路基两侧各开设纵向临时排水沟及一些必要的横向排水设施,对填筑材料按规范要求取样频率进行取样试验,为路基的填筑提供一些必要的填石路基首件工程数据。

1、实验:填石路基首件工程的填料送实验室进行实验,频率和实验结果合格,经试验确认石料可作为本段填石路基的填料。

2、施工布点清表层土方完成后,恢复中线,按每2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测出左中右和半幅路基宽度的中点五点的高程。

根据现场的地势情况,路基顶面设置成双向横坡以利于排水。

3、打方格网根据拉石自卸车基装载能力为10吨,按50cm的松铺厚度填筑,填筑时用石灰撒出路基边线,立出施工标尺,根据运输车的斗容计算每车的摊铺面积,在填筑面上用石灰打出5×6m的方格网,由专人指挥卸料。

4、技术交底:已对填石路基首件工程的填前压实、路基填筑实验、质检等工作进行技术交底。

(二) 基本要求1、路基范围认真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洼,并对基底认真压实和处理,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填石强度不小于30MPa,粒径不小于30cm,填石上满铺60cm的连槽碎石或砂砾垫层作为过渡层。

3、抛填顺序: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渐次向两侧展开,使淤泥向两侧挤出。

4、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5、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勿使路基附近积水,避免冲刷边坡。

八、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及检测方法(一)试验路段施工工艺整修便道→挖沟排水→抛大块石→挖机作业并碾压→抛石间罐砂或细集料→再抛大块石→挖机碾压挤淤至线外→循环抛大块石至施工规范要求.排水→原地面联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清淤施工→清淤后联测→回填碎石→碾压→检测密实度→路基补强压实→检查验收(二)试验路段施工方案试验路段填石层数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以能满足获得相关数据指导全线的大规模施工为准。

通过每层碾压每遍后所获得的试验、测量数据来确定填料适宜的松铺系数、相应的碾压遍数及最佳的机械配套等。

抛石挤淤施工方法:1、首先对需要抛石挤淤的部位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具体施工位置,修一条方便施工的便道,便道宽5米,必须满足挤淤施工要求。

2、抛石之前,抛填范围内的草木残株及种植土、有机土、垃圾、草皮、树根、树墩、竹根等表层土要用挖掘机清除,并用人工配合清理。

应清除全部土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3、施工中应安排好石料运行路线,专人指挥。

摊铺平整工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块石和石屑找平。

4、抛石采用挖掘机进行,方法为进占法。

首先由挖掘机在作业半径内均匀抛第一层毛石,完成后,挖掘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抛石间采用罐砂或细集料进行填筑,待块石沉入与基底齐平后,可进行第二层抛石。

5、完成后用同样方法进行碾压,若块石无明显沉降,可向前延伸进行下一段施工,若块石沉降量仍较大,则需再抛一层块石进行碾压,最后使用震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直至块石沉降量达到施工规范标准为止。

清淤换填施工方法:1、清淤换填施工前先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原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应在测量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2、清淤清除前,先采用挖掘机沿纵横每隔5m开挖排水沟,将水大致排干。

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自一端往另一端全断面开挖。

3、清除淤泥时,应做到随挖随运,并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以免污染环境。

4、淤泥清除后,先对基底进行整平碾压,碾压后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然后按要求恢复中桩、放出边桩、撒上石灰。

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回填前的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应在测量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5、对完成清淤的地段,以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达到要求的平整度,以压路机碾压密实,直至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指标。

6、按“四区作业法”要求,对已验收的段落进行分层回填,回填厚度严格按照试验路段确定松铺厚度进行控制,填筑宽度在两侧超出设计宽度30cm~50cm ,以保证整修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有压实度。

对局部不平整的地方用人工修整。

粒径超过10cm的用人工清出路基以外。

7、运送至现场的填料,及时取样检测含水量,根据检测结果及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量,采取翻晒或洒水闷料的措施,使填料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误差在±2%之内,闷料时间以使水份均匀分布于填料中并不粘压路机为止。

8、闷料完成后,第一遍静压,使填料大致密实,碾压时遵循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压路机开始碾压速度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 / h,先开弱振碾压2遍,然后开始强振3-5遍,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经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进行,碾压时重叠后轮宽的1 / 2。

9、压实度检测全部采用灌砂法,先由工地试验室自检,自检合格请监理工程师抽检,自检频率为每200m4处,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方可进行上层填压。

(三)、注意事项1、经抛石与清淤后路堤基底原状土强度、压实度、平整度等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抛石与换填使用的填料必须经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2、抛石与换填区域范围每边按超宽30cm~50cm控制,松铺厚度≤30cm。

3、填料含水量应控最佳含水量的±2%之内。

4、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排水、截水措施,对此段的4#临时排水管应在回填前完成施工,对清淤完的段落要及时封闭。

(四)试验路段的检测方法碾压结束后质检工程师即带领试验人员和测量人员对路基碾压进行随机抽样检查,试验人员主要对检测点进行填料压实干容重和孔隙率检测,检测方法为灌水法;测量人员要对路基监测点碾压后沉降高层、平整度等项目进行检测,若有不合格的部分立即进行补压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直到达到合格为止,经自检及监理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的回填。

1、检测填料的压实干容重和孔隙率检测,检测方法为灌水法,具体监测标准如下:2、每种填料松铺系数确定:松铺系数=(B-A)/(Bˊ-A)A:底层碾压密实后的标高B:本层平整碾压前的标高Bˊ:本层碾压密实后的标高3、机械组合:以工作固定填方面积,每种机械所需要的作业时间来推算机械的组合及机械的生产能力。

八、试验路段数据处理1、填石:机械振压两遍的对应点的标高差作为平均标高差,压实遍数以前后两遍标高差≤2mm的遍数为准,以2层当中碾压遍数最多的一层为碾压标准遍数。

2、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时使用的依据,以指导路基施工,同时考核机械配套作业效果,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和适应性,清楚和适应业主、监理工程师的管理和监理程序、模式。

九、工期保证的主要措施:本试验段施工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5月5日,竣工日期为2014年5月20日。

为保证工期我们主要采取下列措施:1、指挥机构迅速成立及时到位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已确定,机械设备已到场,具备开工条件立即开工。

2、施工组织不断优化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3、施工调度高效运转建立从经理部到各施工队的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4、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5、安排好雨季的施工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施工时间处于当地春雨季节,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并作好预防工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的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