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A′ B
B′ W/r O
KY K′Y
Y′ W′/r′
L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二、要素禀赋理论标准模型的基本假设 (一) 2×2×2模型 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不变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二、要素禀赋理论标准模型的基本假设
(二)其它10条假设 ¾1.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¾2.X、Y的生产技术不同,其中把X假设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假设为 劳动密集型产品。 ¾3.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¾4.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¾5.两国的资源禀赋不同。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 国家。 ¾6.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¾7.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¾8.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它贸易障碍。 ¾9.两国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利用。 ¾10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进口和出口总是相等。
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而 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复习与思考1-10
10.答: (1)A国经历着偏向出口的增长。两国之间的贸易 量会增加,A国的小麦产业将衰落(罗伯津斯基定 理),将从B国进口更多的小麦。A国是小国,其小 麦价格将不会发生变化,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里昂惕夫统计(Leontief statistic)的概念。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¾1.自然资源。 ¾2.美国关税政策。 ¾3.劳动力不同质。 ¾4.人力资本。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二、需求逆转与要素密集度逆转 (一)需求逆转
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 Y
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劳 EY′ 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
新的均衡。
E
P=PX/PY E′
P=PX′/PY′
¾通过观察生产可能性边界直接看 到X相对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影响。
OX
EX
EX ′ T
X
图4-13 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产出变化
第四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二)相对价格与要素报酬的变化 1.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2)B国出现偏向出口型衰落,两国之间的贸易量 将下降。由于贫困化增长得到扭转,B国的经济福利 水平会提高。随着小麦供给的下降,贸易条件的变化 将有利于该国。
第二节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一) H-O定理的图形说明
Y
B EB
A EA
Y
B
QB
PA <PW <PB
A
OB
CB
CA
PA PB
PA
PB
OA QA
Pw
O
B′
A′ X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O
B′
两国开放下的贸易三角
A′ X
第二节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三)H-O定理的数学证明
PAX
资本密集型产品(capital-intensive) 劳动密集型产品(labor-intensive)
KX / LX >KY / LY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二)要素密集度
在生产要素 可以替代的 情况下,比 较两个部门 的要素密集 度的标准是 共同的要素 价格。
K
KX
K′X
X
A
A′ Y X′
MPK = ∂F(K,L)/∂K = ∂(Lf(k))/∂K = Lf'(k)(1/ L) = f '(k)
复习与思考1-6 6.答:
Y C
T′ C*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
C′
Q*
Pw* Q
Q′
Pw
T
贫困化增长图示
Pw′
X T′
复习与思考1-7
7.答: ¾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¾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 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¾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 会因经济增长显著增加; ¾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
PAY
−PBX
/
PBY
=
LX LY
⋅(pA ⋅(pA
− pB)(kY +kY )(pB
−kX ) +kY )
≠
0
wA / rA > wB / rB
KX / LX > KY / LY
pA − pB >0 kY −kX < 0
第二节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概念
复习与思考1-8
8.答: 产量——要素价格——产品价格 (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 化。 (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 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 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复习与思考1-9
9.答: 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
第二节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二)利用要素相对价格线对原理的解释
PY/PX
PA PW
A E
B PB
O
wB/rB
wE/rE
wA/rA
w/r
第二节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三)利用埃基沃斯盒式图对原理的解释
OYA A国
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的正规证明
C KA
KB OX
EA LB
OYB EB
( ) ( ) X = FX KX ,LX
Y = FY KY , LY
L = LX + LY
第四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2.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 Y = FY KY ,LY
Y
T′
1′
Y2
2′ 3′
LY
LY2
1
2
L = LX + LY
LX2 3
LX
X2
T
X
( ) X = FX KX ,LX
第四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3.特定要素模型的均衡解。
wX
wY
VMPLX′
wX =PX ⋅MPLX
VMPLX
F E′
VMPLY
wY =PY ⋅MPLY E
OX
L
L′
OY
L
第四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3.特定要素模型的均衡解。
Y
EY
wX =wY =w
PX MPLX = PY MPLY
E P=PX/PY
复习与思考1-1
1.答: 由于要素丰富程度相同,无法进行贸易; 美国出口黄油进口武器,墨西哥相反。
复习与思考1-2
2.答: 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
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进口增多,美国工人的工资就 会下降,由此工会组织反对。与此同时,工资的下降 和资本收益的上升会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
−MPLY/MPLX =−PX /PY
O
EX
X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
第四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二、相对价格与特定要素模型
(一)相对价格的变化与均衡解
Y
¾假设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10%。 T′ 为了简化分析,这里不妨假设PY不 EY 变,只有PX上升10%。X部门的劳动 需求曲线向上方移动 。随着劳动在
5.答: 若生产函数Q=F(K,L),规模收益不变,那么
根据定义,有: (1/L)F(K,L)=F(K/L,1) 令f(k)=F(K/L,1),则F(K,L)=Lf(k), 根据边际产出的定义,有:
MPL = ∂F(K,L)/∂L = f (k) + Lf'(k)(−K / L2) = f (k) −kf'(k)
第四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二)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 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 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 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r PX
= MPKX
w PX
= MP LX
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第二节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第四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一、要素禀赋与要素密集度 (一)要素禀赋
1.要素禀赋的定义。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针对国家而言的,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 要素的相对比例。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 绝对数量无关。
B国 D
LA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一、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一)里昂惕夫之谜 1947年与1951年的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禀赋差异不能 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种由里昂惕夫发现的H-O定理 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 谜(Leontief paradox)。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用实物单位定义:
KA
EA ρA
KA / LA > KB / LB KB
ρB
O
LA
EB
L
LB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用要素相对价格(relative factor-price)定义 :
wA /rA >wB /rB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要素禀赋差异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关系:
r PY
= MPKY
w PY
= M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