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篇

.页眉 .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5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一:六年级下册数学
日记(634 字) 6 月 8 日星期六晴星期五放学回家,刚洗完手放下书包准备做作业,忽然想起昨天请外婆帮忙买数学科
普读物的事儿来,于是问道:“外婆,有没有帮我买书呀?”“当然。

”外婆拿起两本书,“你
说《马小跳玩数学》好看,我就买了。

不过这书只有六年级的,我就只好买这个了。

”我拿
起书随意翻了翻便又随手放在桌边。

“这书可以的,谢谢啦! ”我对外婆说。

忽然,一旁的外公拿起我随手放着的书,说:“张一涵啊,这书不错,如果你都
会做,
那么你就已经超过五年级的水平了!我先考考你一个简单的吧 ! ”“好啊,我一定会做出
来的 ! ”
我自信地说。

“你听好了啊,题目这么写:”外公翻了一页,道:“刚刚结束了男子
800 米赛
跑,马小跳急着将比赛结果告诉大家。

甲运动员说:‘丙在我前面。

’得了第三的同学也
来凑
热闹:‘甲不是第四。

’最后张达补充:‘他们的号码和名次各不相同。

’好了,你算算他们

名次。

“我马上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算起来。

“好啦 ! 你看看我对不对 !甲就是一号,也
就是第
二名;乙是第四名;丙是第一名;丁是第三名! ”“呵呵,对啦,你怎么算的?”外公笑
眯眯地
看着我。

“我当然知道。

甲说丙比自己快,第三的同学说他不是第四,也不可能是第三,只
能是第二。

丙比甲快,是第一。

因为号码与名次不同,丁就是第三,乙则是第四。

”“不
错嘛 !
聪明 ! ”外公夸我道,“不过你也不能骄傲,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最为奇妙的,
你一定要
读好它 ! ”“嗯! ”我也笑了笑,“我知道 !就像张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你知道得
越多,不知道的
也就越多。

数学啊,真是奇
妙呢! ”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二: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558 字)
4 月 1 日星期三雨
页脚 .
.页眉 .
我们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为,生活离不
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数学的原型,我们学生粥时的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比如说,上街买东西时要用到加减法,装潢新房屋时,总是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
中产生的,那些可都是数
学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学们学数学知识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识从书本上搬到脑子里,很少
会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是现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学们都学会了把数学运用到生活
中。

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学家去玩,可同学独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们都饿了,于是,同学跑进厨房,自己开始做早饭了。

一开始,那个同学先把米淘好放进锅里,然后开始煮粥。

再利用煮粥的时间来烙三张饼,他先把第一张和第二张饼放进锅内;一分钟后,他取出第二
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过来;再烙一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他取出来,
把第二张饼的反面放进锅里,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只需要三分钟,三张饼就烙

了,煮粥的剩余时间他就可以做些别的菜了。

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别
的事,那他不就会浪费
很多时间吗?那他不亏大了呀!所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三: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536 字)
4 月 1 日星期六雨
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生活中,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变页脚 .
.页眉 .
成一道道既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

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
问题。

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3 个人吃 3 个汉堡,用 3 分钟吃完, 9 个人吃 9 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平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知道吃,从来没有想到还可以变成数学题
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有趣。

刚开始时,我想: 3 个人吃 3 个汉堡要3 分钟,那一个人吃一
个汉堡不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是九分钟啰。

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
答案告诉妈妈。

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
形,多动动脑!”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
3 个人吃 3 个汉堡用了 3 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是用了 3 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
堡也只要 3 分钟。

我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妈妈,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觉得应该没问题后
才把答案告诉妈妈。

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
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
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四: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255 字) 5 月 6 日星期四

开学已经 3 周了,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比例的知识学完了。

经过这 3 周的学习,
页脚 .
.页眉 .
我知道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知道了图上:实际=比例尺;知道了求比例中

未知数叫做比例;知道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知道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
数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学习了比例的内容,我觉的很有趣。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五: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932 字) 3 月 16 日星
期一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老爸就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做做。

题目是:在一个笼子里,
关着鸡和兔子若干只,他们共有35 个头, 94 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出完后我就
思考起来,
思考了好久也没想出来,于是我用了假设法解答:假设这35 头都是鸡,因为鸡有两只脚,
所以是 35×2= 70(只)。

再算算比总只数少算了几只,那就是: 94— 70= 24(只)。

这时就
算出了它的“大差”,然后再算鸡和兔子腿数的差: 4—2= 2(只)。

这时就算出了它的“小差”。

再用“大差”除以“小差”: 24÷2= 12(个)。

因为把所有的头都设成了鸡,所以结果就得兔子
的只数。

再用总头数35 减去 12(兔子的只数)就等于23(鸡的只数)。

所以,答:鸡有 23 个,兔有12 个。

爸爸看我算的既正确又快,便决定再给我出一道题。

题目是:王丽有20 张 5 元和 2 元
的人民币,一共是 82 元。

问 5 元和 2 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虽然我平时做题顶呱呱的快,页脚 .
.页眉 .
但现在却被难住了,我费了半天的脑筋也没想出来,这 5 元和 2 元又不是鸡和兔子,又没腿又没什么的,怎么算啊⋯⋯哎?正想到这儿,我突然产生了灵感。


5 元多,不就相当于那
“兔子的腿”吗?这 2 元少,不就相当于“鸡的腿”吗?这 20 张不就相当于那“总头数”,82 元
不就相当于那“脚的总只数”吗?于是,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做了起来:先把这20 张都
看作 5
元,就是20×5= 100(元)。

再用100— 82=18(元),这是看多了的,也就是“大差”。

再用
5— 2= 3(元),这是它们的“小差”。

最后用“大差”除以“小差”, 18÷3= 6
(张),因为之前设
的是 5 元的,所以这个结果就是 2 元的。

再用20 张减去 6 张就是 5 元的张数了( 14 张)。

最后答: 5 元的人民币有14 张, 2 元的人民币有 6 张。

通过对这两道题的检测,我学会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掌握其中的技巧,遇题时要善于动脑,去理解它的意思,而不是胡乱盲目的做,这样才能做好题。

其实算数学题,
只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找对了方法,这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处处都能发现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只有你去发现、亲身实践,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它。

我们要学会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走进数学,了解数学,在遇
到难题时要及时的解答,这样我们才能学好数学!
页脚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