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射洪县王家渡涪江大桥建设工程项目射洪县王家渡涪江大桥主桥8#、9#墩柱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复核:批准:中南建设集团有限有限公司射洪县王家渡涪江大桥项目经理部2014年5月1日射洪县王家渡涪江大桥建设工程主桥8#、9#墩墩柱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 C-2011);2、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射洪县王家渡涪江大桥两阶段施工图纸和工程地勘报告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二、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射洪县王家湾涪江大桥项目,由跨江大桥及两岸连接线组成。
项目位于射洪县城北王家湾,通过新建王家湾涪江大桥跨江后,北接绵遂高速公路预留的麻柳坪互通,并与射洪至盐亭县际公路相接,南接城北工业区。
桥梁起始桩号为:K1+065.322,终止桩号为:K1+711.892,全桥长646.56。
跨径组合为:7×20m(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70m+120m+70m(连续刚构)+4×30m(预应力砼简支T梁)+4×30m(预应力砼简支T梁)。
麻柳坪岸引桥及连续刚构左侧边跨一部分位于R=270的圆曲线上,其余部分均位于直线上。
桥面纵坡为2.9%和-2.1%,桥面设置双向2%的横坡。
主桥为70m+120m+70m的连续刚构,主桥下部采用双薄壁式桥墩,桩基础。
麻柳坪岸引桥采用7×20m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
射洪县城岸采用8×30m预应力砼简支T梁,下部采用双柱式桥墩,桩基础。
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
2.2主桥墩身概况本工程主桥墩7#、8#、9#、10#墩,8#、9#主墩为双薄壁实心墩,横向宽度7米,两端设有直径1.2m的圆端,纵向宽度1.2m。
两薄壁间净距4.6m。
薄壁上端设有0.75*0.75m倒角,下端与承台连接。
8#墩墩高16.257m,9#墩墩高16.987 m 。
7#墩、10#墩交界墩采用2.2m*1.8 m 双柱式实心墩。
7#墩墩高17.419 m ,10#墩墩高15.975m。
2.3主要工程数量8#、9#墩身C40砼1507 m3,钢筋Φ28为157169kg、钢筋Φ25为74902kg、钢筋Φ12为99843kg。
7#、10#交界墩身C30砼529m3,钢筋Φ28为55507kg、钢筋Φ12为38417kg。
三、施工总体布置3.1 施工用水本工程跨越涪江河,生产用水可直接从涪江河流中抽取。
3.2 施工用电射洪岸15#墩右侧30米630KVA变压器供8#墩-9#墩墩身施工用电。
3.3临时施工便道主墩墩身临时施工便道设置涪江河道水域上游,距涪江大桥右侧2米,便道采用土石方开挖清岩碴回填,便道设置路面宽度为7米,高于常水位1.5-2米。
3.4钢筋加工场布置8#墩、9#墩墩身钢筋加工厂设置在K1+498.862位置(11#墩右),钢筋加工区采用装配式钢架工棚结构。
场内各类钢材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并设置标识牌,钢筋堆放区采用下垫上盖,防止钢筋锈蚀。
3.5混凝土供应本标段砼采用集中厂拌供应,拌合站设置于涪江大桥16#墩左侧场地内,采用1套H1200型拌合机搅拌,砼运距短,生产能力能满足施工要求。
3.6墩身施工顺序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业主施工进度要求,汛期前完成主墩墩身施工,项目部加大人员\机械、材料投入,计划安排8#、9#墩墩身同时施工。
3.7、施工资源配置3.7.1 组织机构针对本工程施工工艺具体情况,项目部成立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框图及各部门职责分工详见下列图表:图3.7.1:组织机构框图表3.7.1:各部门职责分工表3.7.2作业人员配置表3.7.2:作业人员配置计划表3.7.3设备配置表3.7.3:主要设备配置计划表8#墩墩身:2014年5月15日开始-2014年7月30日完成,工期75天;9#墩墩身:2014年5月5日开始-2014年7月20日完成,工期75天;四、墩身施工目标4.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按公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达到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并满足设计要求。
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材料、设备无隐患;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4.2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冶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4.3工期目标8#墩、9#墩墩身计划2014年5月5日开工,于2014年7月30日完成,共计85个工作日。
五、施工工艺与方法5.1墩身总体施工方案8#墩、9#墩施工拟采用分节段施工,根据8#墩、9#墩承台施工进度及射洪县涪江水域历年汛期时间分布情况,项目部计划8#墩、9#汛期前墩身出水一节,第一节施工4米,第二节施工6米,墩顶剩余不足7米一次浇筑。
模板采用标准定型大钢模板。
钢筋绑扎以9m为基准,每9m绑扎一节,内设劲性骨架定位主筋,外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
砼浇筑使用砼输送泵泵送。
5.2 主墩施工工艺流程图:5.3施工前准备5.3.1技术准备⑴编制墩柱施工专项方案及安全施工专项方案上报监理、业主审批。
⑵复核墩柱施工图纸、设计坐标、高程、结构尺寸及钢筋相关数据,确保施工图纸无误。
⑶施工前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⑷优选原材料,科学优化墩柱砼施工配合比,确保砼强度、工作性能。
5.3.2现场准备⑴承台墩柱范围内凿毛,清洗干净。
⑵临时用电二级配电箱架设至墩柱30米范围内,供三级配电箱接线至施工现场。
⑶墩柱施工现场配备安全标志。
⑷根据图纸坐标对墩柱边线四个角点放样。
5.3.3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准备根据墩柱施工工艺特点、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及作业人员进场施工,施工需要材料分批进场,并合理库存,保证项目连续生产。
5.4脚手架人工安全操作平台搭设本桥8#主墩高度为15.9米,9#主墩高度为16.927米,墩柱结构形式为双薄壁实心墩,施工安全操作平台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平台,平台满铺木板,脚手架布置形式: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5mm钢管,距墩柱边线0.8米布置,双排双管间距0.8米,钢管立杆间距1.5米,钢管步距为1.8米,高墩柱1.2米,每排钢管架打设剪刀撑,四周通道满铺5cm厚木板、木板与横杆间用8#铁丝固定。
钢管脚手架安装完毕后四周挂安全立网。
搭设内外作业平台具体布置见下图:5.5劲性骨架施工:8#墩、9#墩主墩主筋采用劲性骨架固定,防止变形。
劲性骨架用∠75*50角钢焊接,结构尺寸见下图:5.6墩身钢筋工程:5.6.1墩身钢筋制作:⑴、钢筋进场后试验室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钢筋制作。
⑵、钢筋下料:严格按设计图纸下料加工,主筋N1(2φ28)长20.257m共100根,N2(φ25)长20.257m,N2a(φ25)长21.257m,N3(φ25)长20.257m共40根,主筋接头按50%错位,错位高度1m,下料时注意优化下料尺寸,降低钢筋损耗。
8#墩主筋下料分段长度:N1为4m,5m,9m,6.9m,5.9m、N2为4m,5m,9m,6.9m,5.9m、N3为4m,5m,9m,6.9m,5.9m、N2a为4m,5m,9m,7.9m,6.9m。
9#墩主筋下料分段长度:N1为4m,5m,9m,7.927m,6.927m、N2为4m,5m,9m,7.927m,6.927m、N3为4m,5m,9m,7.927m,6.927m、N2a为4m,5m,9m,8.927m,7.927m。
箍筋N6单根长650.1cm,共304根,N7单根长670cm,共1215根,N6a单根长517.3cm,共18根,几何尺寸按图加工,弯钩为直弯,长14 cm。
侧面分布筋N8单根长356.9cm,共270根,N9单根长700cm,共270根,N10单根长858cm,共100根, 几何尺寸按图加工。
钢筋用断料机下料,下料后对钢筋端头马蹄形部位用切割机切直。
⑶钢筋下料注意事项:按规范要求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以保证接头长度区段内的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注: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以内,均视为“接头长度区段”。
⑷钢筋丝头加工主筋N1(2φ28)、N2(φ25)、N2a(φ25)、N3(φ25)采用机械套筒连接,套筒长度为6.5cm,钢筋端头丝头加工长度为3.3 cm~3.5 cm。
⑸钢筋丝头加工注意事项正式加工前,作业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及成型试验,试验室进行钢筋连接接头工艺试验,符合要求后开始加工。
加工丝头前,应调直钢筋和把钢筋接头错平。
轧丝机内设有控制丝头长度的限位器,轧丝时将钢筋端布置于该限位器处,但应经常检查钢筋端部位置,一旦有所滑动及时进行调整。
丝头直径控制:经常调节丝头车丝刀片,若调节过紧则螺纹直径过小,若调节过松则螺纹直径过大,故用环通规和环止规检查调整好的刀片位置,合格后方进行车丝,并对加工后的每个丝头进行直径大小检查,对不合格的接头切掉重新车丝不完整螺纹长度控制:及时更换车丝刀片。
丝头保护:丝头加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立即将标准丝戴好保护帽,加长丝拧上连接套,防止丝头损坏及锈蚀。
按规格分类堆码整齐,设置标识。
5.6.2墩身钢筋安装墩身钢筋分节段安装,安装顺序:主筋(N1、N2、N2a)-箍筋(N6、N7)-N3 -N8、N9- N10-N4-安装D6防裂钢筋网。
主筋(N1、N2、N2a)安装前在劲性骨架上按设计尺寸间距14 cm用石笔画好位置,人工安装主筋,并用扭力扳手拧紧,扭力不小于320KN,拧紧后按设计间距点焊固定在劲性骨上。
N2和N2a钢筋在墩身部分形成束筋,N2靠近内侧衬筋,N2a 靠近外侧N6箍筋。
N2在墩顶截断;N2a向上伸至60cm,并向中间弯成圆弧,与倾斜的N6a钢筋一起形成1/4球形钢筋网。
箍筋安装之前,先用石笔在部分主筋上按设计图纸尺寸(12cm)画好位置,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安装,箍筋与主筋之间选用部分点焊。
N8、N9钢筋焊接形成束筋内侧的闭合衬筋,跟主筋用铁丝绑扎,搭接部分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为10d。
D6防裂钢筋网片安装在墩身四周主筋外侧,搭接长度20 cm,网片跟主筋用铁丝呈梅花形绑扎牢固,局部采用点焊加固5.7墩身模板工程5.7.1模板加工8#、9#墩墩身采用标准定型钢模,厂家定制,计划加工一个薄壁墩身模板16米,加工数量2*3.5m32件、圆角模1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