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秘书文书档案管理

秘书文书档案管理

1、档案工作是为人类“保存记忆”的工作。

P5
2、“文书”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

P10
3、《李斯列传》同文书,这里所说的“文书”指的是“文字”。

4、《史记酷吏列传》和《论衡别通》中所说的“文书”指的是“档案”。

5、《汉书刑法志》中的“文书”是指“公文”。

6、文书、公文、狭义的文书、广义的文书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广义的文件>文书>公文>狭义的文件。

P13
7、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一般属性是信息属性、知识属性。

P14
8、 1940 年美国档案学者菲利普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P16
9、1950年8月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罗吉尔艾利斯提出了“三阶段论”,即文件的现行、休眠、永久保存三个阶段。

10、“三阶段论”也逐渐为“四阶段论”。

11、档案处于三阶段论或四阶段论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永久保存”或“非现行阶段”。

12、根据档案形成的历史时期,可将档案分为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三类。

P21
13、各代档案的形成时间,古代档案(1840年以前) ;近代档案(1840--1949年);现代档案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P22
14、文书工作的中心机构是指社会组织的办公厅(室)。

P40
15、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档案部门的首要任务。

P49
16、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P50
17、社会组织档案部门是全国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普遍、最大量、最基层的业务机构,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基础。

P51
18、我国从周朝以下的各代都设置了档案馆性质的机构。

P53
19、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之间均无隶属关系,只有一定的协作关系。

P55
20、文书制作是文书和档案工作的第一步,是开展文档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P63
21、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P66
22、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 A4型。

P78
23、公文正文用 3号仿宋体字。

P79
24、眉首部分的六个要素: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P81
25、凡未标明保密期限的国家秘密事项,其保密期限按照绝密 30年、机密20年、秘密10年认定。

P82
26、印章是最常见的公文生效标识。

P88
27、命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发文的最高形式。

P94
28、我国各级党政机关的组织关系主要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国务院与各省自治区与人民政府)、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如教育部与各省级教育直属组织)、平行关系(如教育部与卫生部)、不相隶属关系(教育部与省财政直属组织)。

P113
29、逐级行文是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

P114
30、签收是收文办理的首要环节。

P120
31、拟办内容由拟办意见和签署两部分组成。

P126
32、文档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组织和社会工作提供利用,方便利用是文书管理的重要原则。

P153
33、文书归档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分水岭”和“结合部”。

P171
34、“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出现“文件人人收,看后抽屉丢,年终不归档,你有我也有”的混乱局面。

P177
35、 1999 年开始启动《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制定工作,最终于 2006年9月19 日由国家档案局审议通过,并于 2006年12月18日以“国家档案局令”的形式正式公布实行。

P180
36、凡涉及与人的权益有关的档案,绝大数调整为永久保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P181
37、机关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

定期一般为30年、10年。

P188
38、案卷厚度要适中,一般以200页左右为宜。

P202
39、拟写案卷标题要用最简练的文字,字数占二三十字、不超过五十字为宜。

P209
40、卷内备考表包括:本卷情况说明、立卷人、检查人、立卷时间。

P215
41、全宗最早起源于法国。

P262
42、库房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库房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较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P288
43、档案信息是档案检索存在的基础,更是检索系统的基本要素。

P302
44、《中国档案分类法》由 19 个基本分类组成。

P311
45、通常的公务文件一般都是文本文件。

P360
46、磁带是最早出现的磁存储介质。

P381
47、磁性载体的最佳保护温度为18摄氏度,相对湿度为40% 。

P382
48、企业内部机构变动或其他活动中形成的文件都应随时归档。

P411
49、 20世纪90年代已经提出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