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为啥不愿用决策支持系统2007-1-9 14:27:00 来源:IT168核心提示:决策支持系统中会包含很多专业技术,如经济模型、数据挖掘、经济图表,这些工具主要是为那些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的,领导人没有时间来使用这些需要大量时间的技术,领导者的时间成本太昂贵了,为领导服务的系统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那些能为领导节省阅读时间的系统才是有价值的系统,过量的阅读已成为领导人的巨大包袱,系统能减少领导者的总体阅读时间其决策质量才会真正有提高虽然很多从事电子政务工作的人都想做一个领导人喜欢用的决策支持系统,但成功的例子却很少,往往是做的人很积极,领导者却不大关注,为什么会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莫非是领导人水平不够,跟不上信息化的形势近日,IT168采访了原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胡小明。
决策支持系统要重视阅读成本记者: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提出近二十年,很多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方案中都会列上这一内容,但是成功的决策支持系统尚未见到,这是一个很难的题目吗胡小明: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成功率很低的项目,对于大多数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来讲不应提倡这一项目,我时常怀疑决策支持系统是否会搞错方向,让许多人在那里做徒劳无益的努力。
胡小明:这样说恐怕有些太武断,这不是在否定许多人的努力吗这些为领导服务的系统至少能够为领导提供大量的信息,对于决策者来讲难道不是信息越多质量越好吗能够提高决策的质量就应该视为系统的重要贡献。
胡小明:尽管动机不错,但是领导爱看这样的信息么领导有时间去看么也许会认为这是某些领导人信息化素质不高,但总会有愿意看的领导吧,如果很有效益这样的事情能不扩展么大多数领导对决策支持系统都不感兴趣的原因首先是增加的信息对他们工作的帮助太小,利用这些资源的成本则太高,在效益、成本比上是不划算的事情。
决策的质量与信息资料的数量并没有线性关系,领导人也不是依赖于某些数据决策,决策依据的是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是依据知识、经验、见证来决策。
基层操作人员是依据信息做逻辑推理,就事论是,决定下一步如何操作,领导者利用信息是用来形成知识、提升对问题的理解力,决策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简单判断。
在领导人形成对问题的知识、见识、理解的过程中,信息资料的作用是边际效益递减的,但是利用资料的时间成本却是在上升,这就告诉我们,绝非信息资料越多决策质量就越高,过多的资料耗费领导者过多的时间,所起的效果反而是负面。
时间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资源,领导者都是工作繁忙的人,同样的时间他可以做很多重要的工作,为了阅读这些资料领导者放弃最有价值的工作是这些资料的阅读代价,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这是阅读这些资料的时间机会成本。
领导者的工作越重要这种代价就越高,阅读资料是一件非常昂贵的行为。
决策支持系统要有特色记者:阅读成本的概念很有启发性,过去我们只关注系统的建设成本,从未关注过领导人成本,以为领导应用系统没有成本,事实上领导应用决策支持系统是要付出极高的时间机会成本,这就是导致决策支持系统不受关注的主要原因胡小明:还不仅如此,在估价决策系统效益时,我们并没有认真研究领导的决策过程及领导使用的信息渠道,这些渠道实际上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替代品并对本系统形成竞争。
领导人在碰到棘手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人际信息系统,会集中骨干来开会讨论,与关键人的讨论对形成正确的决策会起到更大的作用;领导人还在接受着通过文件、大众媒体、互联网、亲朋好友渠道的信息资源,这些渠道已占满了领导者的头脑,决策信息系统提供的资源若没有特色,要引起领导的关注很难,当然,向领导者普及电脑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技术的不熟悉会大大增加应用的障碍。
很多电子政务为领导提供信息服务的项目应当在方向上进行一些调整,应当在增加特色、节约领导人时间方面下功夫,不要仅仅在增加资料的数量方面下功夫,为领导提供服务的系统若要有成效首先要有特色,增加不可替代性的资料,要以领导人的关注点为中心,要从应用的需求出发,资料要有重点而非面面俱到。
其次是要以节约领导人时间与注意力为中心,对于领导者昂贵的时间成本而言,信息的浓度远比总量更重要,一定要让领导者看得少,看得快,看得重要。
要把信息服务看成是一场时间的争夺战,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领导提供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谁将获胜。
浓缩信息的技术是为领导服务的获胜之宝,好的系统要能珍惜领导人目光的每一瞥。
决策支持系统中会包含很多专业技术,如经济模型、数据挖掘、经济图表,这些工具主要是为那些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的,领导人没有时间来使用这些需要大量时间的技术,领导者的时间成本太昂贵了,为领导服务的系统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那些能为领导节省阅读时间的系统才是有价值的系统,过量的阅读已成为领导人的巨大包袱,系统能减少领导者的总体阅读时间其决策质量才会真正有提高。
决策支持系统要有特色记者:阅读成本的概念很有启发性,过去我们只关注系统的建设成本,从未关注过领导人成本,以为领导应用系统没有成本,事实上领导应用决策支持系统是要付出极高的时间机会成本,这就是导致决策支持系统不受关注的主要原因胡小明:还不仅如此,在估价决策系统效益时,我们并没有认真研究领导的决策过程及领导使用的信息渠道,这些渠道实际上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替代品并对本系统形成竞争。
领导人在碰到棘手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人际信息系统,会集中骨干来开会讨论,与关键人的讨论对形成正确的决策会起到更大的作用;领导人还在接受着通过文件、大众媒体、互联网、亲朋好友渠道的信息资源,这些渠道已占满了领导者的头脑,决策信息系统提供的资源若没有特色,要引起领导的关注很难,当然,向领导者普及电脑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技术的不熟悉会大大增加应用的障碍。
很多电子政务为领导提供信息服务的项目应当在方向上进行一些调整,应当在增加特色、节约领导人时间方面下功夫,不要仅仅在增加资料的数量方面下功夫,为领导提供服务的系统若要有成效首先要有特色,增加不可替代性的资料,要以领导人的关注点为中心,要从应用的需求出发,资料要有重点而非面面俱到。
其次是要以节约领导人时间与注意力为中心,对于领导者昂贵的时间成本而言,信息的浓度远比总量更重要,一定要让领导者看得少,看得快,看得重要。
要把信息服务看成是一场时间的争夺战,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领导提供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谁将获胜。
浓缩信息的技术是为领导服务的获胜之宝,好的系统要能珍惜领导人目光的每一瞥。
决策支持系统中会包含很多专业技术,如经济模型、数据挖掘、经济图表,这些工具主要是为那些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的,领导人没有时间来使用这些需要大量时间的技术,领导者的时间成本太昂贵了,为领导服务的系统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那些能为领导节省阅读时间的系统才是有价值的系统,过量的阅读已成为领导人的巨大包袱,系统能减少领导者的总体阅读时间其决策质量才会真正有提高。
胡小明 CIO的素质、职责和地位2007-3-1 17:10:41 文章来源:CIO时代1.对CIO素质的认识不能要求CIO有许多优点讨论CIO素质往往会列举出许多优点要求CIO学习, 似乎CIO就是这些优点叠加的结果,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 CIO是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并非靠优点积累形成。
优点不可能随意叠加,每一个优点都会伴随着必然的缺点出现。
成功的CIO不是有着一大堆优秀品质的典范而是能充分发挥自己特点的优秀者,关键是CIO发挥出的长处要与工作的需求相一致。
恩格斯说过, 如果一种动物集中了所有动物的优点,那么这种动物必定最先灭亡。
CIO 表现出来的优势不是孤立存在的优点而是适应工作需要的某种长处, 提高C IO素质不是关起门来自我修炼而是要研究实际工作的需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发挥长处克服缺点,以工作需求为导向提高自己而不是脱离实际地培植优点。
CIO的素质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知识可以传授优点却不能传授,优点的成长需要特定的环境,需要在实践中锻炼。
自信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优点,一个不自信的人肯定办不成大事情,但自信心不是靠说教就能够培养起来,自信心要来自成功的积累,创造与积累足够的成功才能升华出一个充分的自信力,这就要求一个人进行长期的努力,以极大的精力从小事做起,每件事情的目标不要订得过高,但一定要能达到目标,一件一件积累自己的成功,不断提高标准,不断积累自信,形成必定成功的习惯,充分的自信力便一点一点由于成功的积累而形成了。
CIO需要的大部分优点都要在实践中反复思考反复训练才能获得,一个有困难、有压力的环境是培植CIO优秀素质的最好环境,困难与压力是培植CIO意志品质最好的课堂, 舒适的环境固然可以学到很多技术知识,要形成一些优良的品质素质却常常需要困难本身的锤炼,时刻准备迎接困难是提高自己的最好心态。
认识优点与环境的关系CIO的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研究本机构、本单位的CIO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环境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研究怎样学习与培养这种特定环境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优点与环境的关系,优点并非在一切环境下都表现为优点,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使某种特点变成优点。
CIO的修炼并不是要学到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或者是拥有众多受人称赞的优点,是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CIO不能先准备好优点再去工作而是要时时准备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实际需要学习。
CIO 最重要的优点是能够正视实际问题并且认真研究、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
CIO的优点是一边工作一边思考中锻炼出来的,做一个认真的思考者是CIO必备的品质。
不要从静止的观点提出CIO的优点需求, 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需求, 要研究环境的需求,优秀的CIO不是学校中教出来的却是能够自学出来、锻炼出来。
CIO关注的焦点不是自己如何增加优点而是应当解决什么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
没有必要成为全才成功的CEO、CIO都不是全才, 成为全才没有必要,因为全才的成本过高,培养过多的优点显然不划算。
每个企业都有缺点, 这些缺点不需要都去改, 只要改正有重大影响的缺点就可以, 如果所有的缺点都要纠正, 企业就没有精力去前进了。
CIO应该从推进工作思考问题, 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培养最关键的长处, 按照工作的需要增长自己的才能。
CIO面对的是许多新事物、新技术、新问题, 这就要求CIO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了解大量的新技术, 知识与技术自然十分重要, 独立思考能力比知识与技术更为重要,善于观察与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驾驭知识与技术,才有更好的目的性。
CIO是企业主管信息技术的领导者,领导者是管理人的职务,对人的领导能力远比掌握技术的能力更重要。
决定CIO成败的关键是对人的影响力与领导力, 对管理科学的修炼是CIO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