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Ⅰ. 初步设计说明一.设计总说明 (3)1.设计依据 (3)2.工程概况 (3)3.设计指导思想 (3)4.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3)二.建筑设计...........................................4-5 1.平面设计. (4)2.剖面设计 (4)3.装修设计...........................................4-5三.结构设计.. (5)四.给水排水设计..................................... 6-7五.电气设计..........................................7-11六.空调设计.........................................12-13七.工艺设计.. (13)Ⅱ.概算编制说明一.工程概述 (14)二.编制依据 (14)三.其他说明 (14)四.概算表格 (15)Ⅲ. 附图一.门窗表室内装修表 2004JZ-06601-C-FJ-01X01 二.平面布置图 2004JZ-06601-C-FJ-02X01 三.强电桥架布置图 2004JZ-06601-C-QD-01X01 四.动力环境探头布置图 2004JZ-06601-C-QD-02X01 五.弱电桥架布置图 2004JZ-06601-C-RD-01X01 六.摄像机及门禁布置图 2004JZ-06601-C-RD-02X01Ⅰ.初步设计说明一、设计总说明1.设计依据1.1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供的设计委托;1.2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供的原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1.3国家及原邮电部有关现行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4)《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规范》JGJ73-91;(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6)《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7)《邮电建筑防火设计规范》YD5002-94。
2.工程概况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信息中心机房位于湖南省电力公司办公大楼裙楼三楼。
总面积576.9平方米,层高4.8米。
3. 设计指导思想(1)设计本着“实用、节约、安全、先进”的原则。
(2)为省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在国内同行中达到先进水平,并使之成为省电力公司在科技应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展示窗口。
4.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本设计为湖南省电力公司办公大楼裙楼三楼(总面积576.9平方米)装饰工程,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及室内装修、结构加固、电气、空调及通风、消防、概算。
二、建筑设计1.平面设计在满足通信信息机房生产工艺的前提下,考虑合理、方便、灵活、经济的原则进行平面布局。
根据通信信息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容量的要求,对楼层平面进行统一安排。
合理布置使用面积,既符合工程初期技术要求,也能满足终局及今后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的要求。
整个中心机房主要划分为机房区、办公区、公共交通。
机房区内分为设备摆放区、UPS室、空调摆放区及备件、磁介质库房。
办公区内设置了20个科员办公卡座,人均办公面积6.3平方米;办公区南面为3个办公室,东面为备用调度室、资料室、信息监控值班室,所有房间用轻质隔墙与办公区隔开。
蓄电池考虑设置在大楼地下室西出口小房间内,面积约2.剖面设计机房区在原有地砖上架空300高全铝防静电活动地板,机房空调冷媒管和加湿管从架空层内通过。
吊顶高度3.3米。
办公区地面改用600X600玻化砖,吊顶高度3.3米。
3.装修设计机房内装修材料选择防火、防水、抗静电、保温隔热、环保型材料、满足机房环境要求既节能又经济。
机房区在原有地砖上架空300高全铝防静电活动地板;办公区、公共部分地面铲除原有地砖,改用600X600玻化砖;机房区玻璃幕墙窗采用UC100轻钢龙骨防火板封闭面贴3厚象牙白色铝塑板;办公区新增轻质隔墙采用UC100轻钢龙骨12mm厚双面防火石膏板,内填75mm厚岩棉,错缝搭接;新增玻璃隔墙采用15mm厚防火防爆玻璃隔墙。
顶棚拟选用600X600铝扣板吊顶。
通向机房区的门和办公区大门采用门禁系统。
三、结构设计1. 设计采用规范及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设计说明2.1荷载取值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特殊设备另行考虑)电子计算机机房:5.0~7.5 KN/㎡办公室:2.0 KN/㎡资料室:2.5 KN/㎡2.2加固方案放置空调及UPS部分房间楼板及相应梁采用粘钢加固。
电子计算机机房部分,建设方承诺提供相关资料证明原设计满足电子计算机机房荷载要求,若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则采用粘钢加固。
四、给、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2)建筑给水排水规范(GB50015-2003)(2003年版)(3)本楼给水排水、消防情况(4)甲方以及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图纸2、设计范围:本设计为湖南省电力调度中心信息中心机房的生活给排水、消防给水、气体灭火设计(本机房气体灭火系统仅考虑与大楼气体灭火系统接口)。
3、室内给排水系统:(1)本信息中心机房无生产用水,使用原卫生间。
(2)室内消火栓系统:使用原大楼室内消火栓系统。
本设计不作改动。
(3)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信息中心办公室部分使用原大楼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设计不作改动。
4、灭火器配置:按照规范要求,信息中心机房、办公室设置4组(4瓶2公斤)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均匀布置。
5、气体灭火设计:本信息中心机房采用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按照相关规范布置喷头和管道,本机房为一个区。
钢瓶间由大楼统一规划,本机房只设置管道和喷头。
设置相应大小的泄压口。
6、设计图纸:因本设计属于简单项目,所以留待施工图阶段出具图纸。
五、电气设计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1设计依据(1)、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T 50314-2000)(5)、建筑、空调、工艺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1.2设计范围信息中心机房(含办公区)动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设计2.动力配电系统2.1配电系统因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重要性,信息中心机房的两路电源由1#办公楼配电室低压屏备用回路提供,为双电源互投互备系统,新增两路电源为3X185+2X95电力电缆,由1#办公楼电缆井敷设至裙楼三层电缆井内。
机柜区内新设有双电源切换屏一块、低压配电屏二块,为两台UPS、机房设备、机房专用空调、办公区照明、插座,门禁及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提供电源。
每个机架由二个电源同时供电,一路为市电,一路为UPS机组,为配电方便,每排机柜各设置两块壁挂式分配箱,共设置6块壁挂式分配箱。
信息中心远期总配电量P=165KW,其中设备电量90KW,空调26.5X2KW,另一台空调21.8KW(利旧,作为备用),照明8KW,插座10KW,其他4KW。
2.2UPS供电系统根据甲方提供的机柜数量,机柜设备远期用电量为90KW,拟选用12脉冲120KV A的UPS共两台,待电时间为2小时。
每台UPS 配置蓄电池组为U12V100Ah共6组。
两台UPS为多机冗余方式运行,故障自动无间断切换。
选用UPS机组带有转换端口,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控UPS数据。
因蓄电池组荷载较大,现将蓄电池组移至大楼地下室西出口小房间内,蓄电池组与UPS机组的电缆连线沿大楼的强电电缆井内敷设,并穿钢管保护。
2.3机房照明电源在机房设置两块照明箱,一块为市电照明,另一块为机房应急照明。
机房照度为300lx,应急照度为30lx,机房灯具采用三管格栅荧光灯。
为保证机房照明的可靠性,三盏荧光灯分别采用不同的电源,其中两盏荧光灯为市电供电,另一盏荧光灯为UPS供电。
为满足消防要求,在机房出入口设置安全出口指示灯,在机房四周设置双头应急灯。
2.4机房插座电源机房墙面上设置由市电及UPS分别提供电源的插座,为交叉布置,设备调试维修间、设备及仪器仪表室的插座应由市电提供电源。
2.5办公区及插座电源办公区照明及插座均采用市电供电,办公区照度为200lx,灯具采用三管格栅灯,在墙上布置适量的插座,另在卡座设置适量地面插座供卡座电脑使用。
2.6配电线路敷设信息中心机房两路总电源由电缆井经阻燃型电缆桥架沿吊顶敷设至双电源切换屏。
各机柜设备配电为下走线,配电线路穿钢管后沿600x200阻燃型槽式桥架在活动地板下敷设。
空调配电线路采用电力电缆穿钢管沿活动地板下敷设,钢管外刷防火涂料。
照明及插座线路穿钢管沿吊顶、墙暗敷设。
办公区空调由大楼集中空调提供,本次设计对新增加的风机盘管配电,插座与照明回路分开敷设。
3.智能监控系统3.1智能布线系统信息中心机房智能布线光缆由1#办公楼三楼弱电井引入。
与弱电井相连的墙上预留适量钢管套管作为光缆、大对数电缆的进线通道,再由500x100电缆桥架沿过道吊顶内敷设至机柜区。
机柜区内布线采用上走线,沿600x200槽式电缆桥架敷设,距地2.5米。
为配线方便,在办公区设有一个交换机,办公区内所有信息点由该交换机配出,每人二个语音二个数据配置。
3.2门禁保安监控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机房门禁采用电子门禁监控,能识别身份、自动记录进出机房的情况并能实现远程开门。
在机房及办公区出入口设置3个门禁控制点,采用感应式读卡方式。
通过计算机系统与门禁系统主机连接,对门禁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完成系统监视、识别卡管理,记录数据的下载,生成报表,实现对机房进出人员的统一管理。
根据平面布置图,对出入口、走道、机房内重要部位安装摄像机,其中机房区设置2个球型一体化摄像机,4个云台式摄像机,出入口处设置2个半球型彩色摄像机,能实时监控进出机房及办公人员的情况,传输IP图像,监控信号通过16路矩阵监视器实时反映,使值班人员及时、全面的了解机房内情况;当报警信号发生时,可由摄像机对报警现场进行摄像,启动录像机进行24小时录像,并发出报警信号,使警情得到快速处理。
为防盗起见,在机房出入口设置双鉴探头,共设置2组双鉴探头。
监控系统对机房内配电屏、UPS、专用空调机组、门禁、电视监控以及各种动力、环境参数,包括温、湿度、机房漏水等实施在线监控,记录数据、形成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