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庄子生死——庄子的生死观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
《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琴、瑟是古代的弦乐器。
古典诗文中常以琴喻男,以瑟喻女。
如《诗经·周南·关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比喻男女相爱;再如“琴瑟相调”喻夫妻感情融洽。
传说远古时代,泰帝(伏羲)把五十弦改为二十五弦。
到中古时代,已经没有五十根弦的瑟了。
到晚唐时代,五十弦已成为泛称美妙音乐的典故。
如李贺诗:“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
锦瑟无端五十弦
锦瑟的弦,起发音作用,柱可以移动,起调音作用。
“一弦一柱”如同说一音一节、一字一句的意思。
表示“瑟有声,人有情”的依依绵情。
“华年”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
“思华年”三字已经说明了诗中追忆的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全诗是以“一弦一柱思华年”统领全篇。
诗的中间四句是李商隐思念的内容,他是用“庄周梦蝶”、“望帝托鹃”、“绿珠流泪”和“紫玉生烟”的四个故事来表达的。
望帝是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他禅位于人,自己隐居山中,后来国君昏庸、国家衰亡,他悲痛异常,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暮春而鸣,泣血哀啼“不如归去”,哀痛春去国亡,啼声悲凄。
望帝因化为杜鹃后照样思念故国,哀鸣不已,这就使杜鹃鸟成为思念故国之情的拜托者,被赋予国破家亡后飘流在外、无家可归的游子对故国的刻骨铭心的耿耿之情的意蕴。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
成闪亮的珍珠。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
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庄子将死——《庄子·列御寇》
名人评庄子:
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徐渭:庄周重生死,旷达古无比。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guǒ,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jī,万物为赍jī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椁: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连璧:价值连城的璧玉
珠玑:珍珠赍送:送葬品
乌鸢:乌鸦和老鹰
蝼蚁:蝼蛄和蚂蚁
偏:偏心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的东西作为陪葬。
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陪葬。
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弟子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遗体。
”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
庄子语录: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酒·让王》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酒·盗跖》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酒·田酒方》
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酒·渔夫》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
课外拓展
鼠肝虫臂
有一天,子犁去探望病重的好朋友子来,看到一家子人围在子来窗前,哭得很伤心,就对他们说:“大家何必为自然的变化而悲伤呢?”其他人听了,低着头,默默地离开了房间。
子犁说:“知道伟大的造物者会把你变成什么吗?是老鼠的肝脏,还是虫蚁的臂膀呢?”子来想了想,说:“整个天地就如同一个大熔炉,造物者就好像技术高超的冶炼工匠,用什么方法来驱遣我不可以呢?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存来使我劳累,用衰老让我闲适,用死亡来使我安息。
所以既可以把我的存在看作是好事,也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啊。
”
鼠肝虫臂:现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鼓盆而歌
惠子听说庄子的妻子死了,便去庄家哀悼。
可是当他到达庄家的时候,只见庄子岔开两腿坐在地上,用根木棍一边有节奏地敲着瓦盆,一边唱歌。
惠子生气地说:“庄子!尊夫人不幸去世,你不难过也罢了,竟然还要唱歌!你不觉得这样做太过分吗!”
庄子回答:“当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也难过得流泪。
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和形体的。
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而产生形体与生命。
如今又变化为死,即没有生命。
这种变化,就像四季那样运行不止。
现在她归于来处,而我却还要悲戚,这岂非太不通达?所以我止住了哭泣。
”
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
形影神·神释陶渊明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复:再;数:气数,即命运。
这两句是说,寿长、寿短同是一死,贤人、愚人也并无两种定数。
日:每天忘:指忘记对死亡的担扰。
将非:岂非。
促龄:促使人寿短。
具:器,指酒。
当:会,该。
为汝誉:称赞你。
甚念:过多地考虑。
委运:随顺自然。
纵浪:放浪,即自由自在
大化:指自然的变化。
无:同“毋”,不要
古诗鉴赏:
形影神·神释陶渊明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首诗认为长生永存的幻想是靠不住的,人生终将一死;但饮酒使人短寿,立善也无人为之称誉,过分担忧生死之事反而会损伤自己的生命;因此莫如顺应自然,以达观的态度等闲视之,不必为之多虑。
惠施对庄子说:“有一棵大树,它的树干长满了树瘤,树枝弯弯曲曲的,不是好材料,连木匠都不看它一眼。
你说的那些道理,虽然高妙,但就像这棵大树,一点用处也没有!”
庄子笑了笑,说:“你没看见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为了捕捉出游的小动物,有时匍匐在地,有时上下跳跃,却往往踩中机关,死于网罗之中。
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躯就像天边的云,大是够大了,但它连老鼠也捉不到。
”
惠施有点不明白:“你扯那么远干什么?”
庄子说:“万物各有用途。
你何不把这棵大树重在虚寂的乡土和广漠的旷野之上?它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不会受到外物的侵害。
这样,你就可以在树旁自由徘徊,也可以在树下随意躺卧。
怎么能说它没有用呢?”
听了庄子一番高论,惠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
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
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