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层析试纸包被技术简介试纸生产使用的硝酸纤维素膜有两类,一种是免疫渗滤产品用的,按孔径选择一般采用 0.45um-1.2um 的膜,与分子生物学中用的印迹转移膜一样。
WhatmarSchleicher &Schuell 的膜属于纯采用100%勺纯硝酸纤维素,蛋白结合能力较高。
另一类 即免疫层析用膜,一般按侧向流动速度来划分,常用的范围一般在120-180秒/4cm 。
目前市场上的硝酸 纤维素膜材以带塑料底衬 为主,也有部分的膜不带 底衬。
不带底衬的膜需注 意膜面的正反面,其光滑 度有适当差别。
鉴于流动封闭技 术的普及,C/T 线的包被 目前流行先将膜粘贴在塑 料支持底板上,然后直接 将塑料板放入仪器上进行 划线操作,干燥后进行其 他部分的贴板组装,这种 划膜工艺可简称为划板。
但部分产品的工艺要求先直接在膜上划好 C/T 线,然后用特定配方的溶液将膜 进行浸泡封闭处理,干燥后再贴膜及其他部分材料,这种划膜工艺可简称为划 膜。
在结合物溶液(胶体金)的包被上,较多的用户倾向于用气动喷头进 行定量操作。
在科研及研发项目中,往往喷一条线或几条线就够用了,因此在 单维往复平台上一次喷一条线也可接受。
鉴于胶体金膜切条宽度一般在 3--7mm,不方便一条条依次地在移动平台上固定和取放。
因此在批量生产过程 中,一般建议采用成片的胶体金垫,用三维平台往复来回地间隔喷线,一次即 可喷出二三十条。
此后将喷好的金干燥再裁切成过程中一般有三种 溶液的包被处理,即 质控溶液,检测溶 液,和结合物溶液(胶体金)。
质控和 检测溶液就是C/T 线上包被的溶液。
在免疫层 析试纸硝酸纤维素 膜表面进行C/T 线的包被,是试纸生产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免疫诊断试剂中満加杆-«» ,-样品凉动方向 样品峑 段测號T 用桂鱗c 狈水*M+ 展析膜"C 硝酸幷犁未醍) PVCtt^条,这样的操作会效率高,适合规模生产。
在某些免疫层析试纸产品生产工艺中,层析膜材或样品垫膜材需要用特定溶液进行整平面包被,要求效果均匀,如层析膜和样品垫的特定封闭处理。
而一般的浸泡或铺金工艺满足不了要求。
这时可用气动喷头叠加喷线成面。
通过对溶液量和气体压力的调节,往往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划线/喷金/喷线/喷点技术划膜笔采用PEEK 材质的 中空纤维管,属于接触式成 线方式。
相比其问世前的不 锈钢针管和拉伸玻璃纤维 管而言,该纤维管具有优良 的韧性和恰到好处的柔软 度,划膜笔头与膜面接触的 端面经过特细砂纸打磨,以全不会损伤微孔膜结构。
纤维管内孔直径为0.23mm ,试剂溶液内的正常溶质不可能堵塞该纤维管,同时液体流出时没有积累压力,管道内的溶液随高精度泵的推动即时流出,使 高精度泵的恒稳液流得到完美表现。
该划膜笔的PEEK 管材在刚面世的2000年即被Biodot 公司选用为Frontline ,延用至今,可见其性能的完美。
但膜面划线效果并不唯一取决于泵和划膜笔头。
溶液均匀匀速地划于膜面后, 如膜的亲水性不均匀,溶液润湿扩散效果不好,形成的线条也就不会整齐均匀。
在某些不选用硝酸 纤维素类膜而选用其他材质(如特细玻璃纤维,其表面不够平滑细腻)的试纸产品中,划 膜笔的溶液无法均匀稳定的传递到膜材的各个纤维,其成线完全靠溶液在纤维间的被动扩 散,效果也就不如人意了。
气动喷头层析试纸中的结合物(胶体金)材质一般采用玻璃纤 维、聚酯纤维、特种层析纸或无 纺布。
鉴于这些材质的纤维网间 隙大,纤维分布不够均匀,因此 将结合物(胶体金)溶液通过恒定压力的气体雾化后喷射在膜材 的纤维网内,使溶液一次性主动 扩散在特定的面积范围内,其效 果远优于将溶液直接喷射或划膜 笔头划在该类材质表面。
鉴于溶液通过高精度泵 恒定推进,气体压力恒稳控制,因此其喷射的溶 液线很均匀,溶液量可控制调节,效果也容易重 复。
在一般的夹心法试纸中,结合物(胶体金) 经常通过将整条或整片膜材放入溶液中浸泡或通过特定的工艺进行溶液平铺,然后将膜材干燥。
当有溶液在膜材上流动时,干燥后的膜材平面上结合物(胶 划膜笔Air Sprayer 定伸展长度和角度划线时完体金)往往分布不均匀。
而在竞争法的产品中,试纸条上结合物的量直接关系到cutoff值,因此竞争法产品更需要用气动喷头进行结合物(胶体金)的均匀喷线。
气动喷头主要部件为中心的溶液不锈钢管与压缩气管。
溶液通过高精度步进泵从不锈钢管中均匀稳定地流出,迅即被四周的恒压流动气体雾化,直接喷射出喷孔,气体和液体完全同步流动,不会有任何脱尾或大点现象。
气动喷头体积小巧精致,直径约8mm可以将多个喷头并排进行喷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电磁阀喷射头在高精度泵的配合下,喷射头通过对特种电磁阀的开闭控制调节塑料管内溶液压力,在特定压力下开阀,液体即喷射成线或成滴。
层析试纸生产溶液喷射成线,与划膜笔头成线的差异不在于液体的量有差异,而在于溶液在膜空隙中扩散的速度有差异,前者主动扩散,后者被动扩散。
当层析膜材质性能稳定时,这方面并不导致免疫反应信号的差异。
Biodot将电磁阀的高频震荡开关与高精度步进泵的同步程序控制形成的喷射技术申请了专利。
但该技术的致命缺陷是电磁阀及喷嘴经常出现不可预见的堵塞或散射现象。
同时其垄断性的电磁阀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有客户开始直接将电磁阀拆下,直接接上划膜笔,可得到稳定的划线效果。
金标公司提供成套的划膜笔及支架进行由喷线至划线的改造。
划膜/喷线/喷点/喷金仪器简介金标公司提供三种溶液包被平台:平台移动式、带连续式、划膜笔移动式。
移动式平台平台移动式共有三种产品,即HM3O10HM3O30 HM3230是目前市场上使用量最大的品种。
平台式仪器能适应多种试纸包被工艺,如划膜工艺(直接在NC膜上划线),划板工艺(在贴膜的底板上划线),喷金工艺,封闭工艺(对样品垫及膜均匀喷涂)等。
新建立免疫层析试纸条研发生产平台的客户,如果没有以往的成熟经验确认后续规模生产只需要特定单一的工艺流程,建议最好采购这类平台式仪器,以适应后续生产研发中不同产品不同工艺的需要。
该系列仪器可配制多达六个单联泵,或多个8联泵。
具体请咨询。
输送带式平台输送带式平台目前品种为HM8000主要适合划板操作,即先贴膜后划线的工艺。
它能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单人操作时正常可达到800-1000大板/小时(按膜长度约300米/小时)的速度。
出于省人工,提高效率的目的,欧美厂家较偏爱卷式划膜仪器,卷式仪器的速度一般也就300米/小时,而划膜后往往还是由手工进行贴膜。
而达到同样速度的HM8000则要求先贴膜,后划板。
此外卷式划膜仪器的购置费用很大,维护费用也偏高。
同时这种仪器生产时需要上卷卸卷,划膜完收卷前需要临时的干燥处理,收卷后还需要进一步干燥。
收卷后干燥一般要求用真空工艺,如果用一般的烘干工艺,则需要将卷膜人工松散开来,费工费力。
相比较HM800Q更加没有优势。
划膜喷金模块金标公司特殊设计了划膜/喷金/喷线模块。
当平台同时配置划膜喷金头时,该模块可同时安装四根划膜笔头,一个气动喷头。
划膜笔头和气动喷头的高度可独立调整,避免在喷金模式时划线笔头的高度不够而与平台面的工件如磁压条等发生碰撞,或在划线模式时喷金头与平台上工件碰撞。
四个划线笔头的间隔距离可通过外插的钥匙头带动微型丝杆进行无级调节。
划线笔头的旋转角度可适当调节。
此外根据需要可调节不锈钢夹头间隙,划线笔在孔隙中能自由抽动,以调整划线笔头的探伸长度,确保笔头对硝酸纤维素膜的适当压力,保证层析膜表面溶液成线的效果。
该模块可用来将Biodot的电磁阀喷射头改造为划膜笔。
金标公司开发了多种机型的切刀。
所有切刀的刀具都采用特种耐磨的合金钢材料,采用面磨剪切方式,刀片间隙可调。
机器的送料系统经过特殊改进设计,改用了特殊耐磨的特种塑胶材料和送料传动电机,能保证良好的斩切精度。
大部分机械部件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保证了质量和装配精度。
公司购买了高精度数控磨床,长期提供刀具平面修磨服务。
作者:发布日期:(2009-05-10) 浏览次数:0次胶体金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
近年已在各种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在临床使用的免疫印迹技术几乎都使用其标记。
同时在流式、电镜、免疫、分子生物学以至生物芯片中都可能例用到。
1971年Faulk和Taytor将胶体金引人免疫化学,此后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在生物医学各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是免疫层析法(immu no chromatogra-phy) 和快速免疫金渗滤法(Dot-immuogold filtratio n assay DIGFA)用于检测HBsAg、HCG和抗双链DNA抗体等,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和无污染等优点。
(一)基本原理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
胶体金是由氯金酸(HAuCb)在还原剂如柠檬酸钠、鞣酸、抗坏血酸、白磷、硼氢化钠等作用下,聚合成为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称为胶体金。
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
胶体金除了与蛋白质结合以外,还可以与许多其它生物大分子结合,如SPA PHA ConA等。
根据胶体金的一些物理性状,如高电子密度、颗粒大小、形状及颜色反应,加上结合物的免疫和生物学特性,因而使胶体金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二)胶体金的制备胶体金的制备一般采用还原法,根据不同的还原剂可以制备大小不同的胶体金颗粒。
常用来制备胶体金颗粒的方法如下:1.枸橼酸三钠还原法(1)10nm胶体金粒的制备:取0.01 % HAuCb水溶液100ml,加入1 %枸橼酸三钠水溶液3ml, 加热煮沸30min,冷却至4C,溶液呈红色。
(2)15nm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取0.01 % HAuCb水溶液100ml,加入1 %枸橼酸三钠水溶液2ml,加热煮沸15min〜30min,直至颜色变红。
冷却后加入0.1Mol/L K 2CG0.5ml,混匀即可。
(3)15nm 18nm〜20nm 30nm或50nm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取0.01 % HAuCb水溶液100ml,加热煮沸。
根据需要迅速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4ml、2.5ml 、1ml 或0.75ml ,继续煮沸约5min,岀现橙红色。
这样制成的胶体金颗粒则分别为15nm、18〜20nm、30nm和50nmo金溶胶颗粒的直径和制备时加入的柠檬酸三钠量是密切相关的,保持其他条件恒定,仅改变加入的柠檬酸三钠量,可制得不同颜色的金溶胶,也就是不同粒径的金溶胶,见表表1 100 ml 氯金酸中柠檬酸三钠的加入量对金溶胶粒径的影响2.鞣酸-枸橼酸钠还原法用此混合还原剂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金溶胶A液:1% HAuCh水溶液1ml加入79ml双馏水中混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