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感觉器官-李英博

第九章感觉器官-李英博


(二)换能作用( transducer function ) 定义:感受器将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 刺激能量转换为相应传入神经的AP, 这种能量转换称为换能作用。
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传入神经末梢 感受器电位 (receptor potential): 感受细胞
特点: ①无“全或无”现象 ②电紧张形式扩布 ③可以总和
不同重量的触压刺激在单一传入纤维上引起的冲动频率的改变
(四)适应(adaptation)现象 恒定强度刺激仍在持续作用,而传入神经纤维上AP 频率开始下降,称为适应现象。
慢适应感受器: 意义:有利于机体对某些功能进行长期持续的调节和 监测;保护作用。
快适应感受器: 意义:有利于接受新的刺激
第二节 视觉器官
AB(物体的大小)300mm Bn(物体到节点距离)6000mm
ab(物象的大小) nb(节点到视网膜的距离)15mm
(三) 眼的调节(visual accommodation)
当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的物体时眼的折 光系统要发生一系列变化来增加折光力以 看清近物,这称眼的调节。
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双眼会聚
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视远物时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模糊形象,近 点后移,配带凸透镜。
老光:随年龄增大,晶状体弹性减弱,视近物能力下降,近点后移。
散光:角膜不成正球面。使进入眼内光线不能全聚焦在视网膜上,而形 成物体变形和模糊, 配带圆柱透镜。
二、 视网膜的感光换能功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色素细胞层:含色素颗粒和 VitA,对感光细胞起营养和保 护作用 感光细胞层:光感受细胞。 分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
(二) 简化眼(reduced eye) 定义:和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但更
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
简化眼参数:前后径20mm 折射率为1.333 曲率半径5mm
简化眼及其成像情况
n为节点,AnB和anb是两个相似三角形;如果物距为已知,就可由物体 大小算出物像大小,也可算出两三角形对顶角(既视角)的大小
晶状体的调节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放松
晶状体变凸
折射能力
视近物时需增加屈光度看清 物体的功能由晶状体弹性极 限决定 老年人晶状体弹性下降,老 光眼
睫状肌舒张 悬韧带拉紧 晶状体扁平 曲率半径大
折光力小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放松 晶状体变凸 曲率半径小
折光力大
近点(near point )
眼作充分调节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取决于 晶状体变凸的最大程度。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弹性愈好,调节能力越强。 近点随年龄增大而移远。 8岁: 8.6cm 20岁:10.4cm 60岁:83.3cm
2. 瞳孔的调节
1)瞳孔近反射: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伴随眼球视轴会聚而发生 的瞳孔缩小。 2)瞳孔对光反射:
定义:瞳孔大小随照射光线强弱而发生变化
特点:效应具有双侧性
生理 对光敏感度高,感弱光,无 特点 色觉,分辨力差。
(仅能看清物质的粗略轮廓)
依据
视网膜上 的分布
周边
突触联系
聚合式(主),可 以将弱刺激总和。
感光色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意义: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反射过程:
光刺激
视网膜 视N
换元 双侧中脑顶盖前核 双侧动眼神经核
动眼N
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
3. 眼球会聚 视近物时,眼球内收和视轴向鼻侧靠拢的现象 意义:成像在双侧对称位置上,产生单一清晰的 物体形象。
(四)折光异常
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视远物时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模糊形象,近 点前移,配带凹透镜。
3、视觉器官。眼的折光系统和成象原理。简化眼。视近物 的调节反射。视网膜的感光机能: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特征, 二元学说。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紫红质的光化学 反应。视锥系统的感光换能和色觉,三原色学说。视敏度 和视野,明适应与暗适应,双眼视觉。
4、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的感音换能作 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行波学说。
难点
视网膜的两类感光换能功能。内耳的功能。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感受器:分布在体表或各种组织内部的能够感受体 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由感受细胞、与之相连的神经组织及其 有关的附属结构所构成的器官合称感觉器官。
头部的眼、耳、嗅、味、前庭等感觉器官称 特殊感觉器官。
感受器的分类
(三)编码(coding)作用
感受器在换能时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 信息,转移到了AP的序列中,这就是感受器的 编码功能。
1. 刺激性质的编码:取决于St.的性质、特定感受 器感受、特定传入通路及传入冲动到达皮层的 特定部位编码
2. 刺激强度的编码:通过改变传入冲动频率的高 低和传入纤维数目的多少编码
分布部位:外感受器、内感受器 刺激性质:机械、化学、光、湿度感受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定义:感受器最敏感(感受阈值最小)的
刺激形式,称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视网膜光感受细胞 —— 380~760nm的电磁波
耳蜗毛细胞
—— 20~2万Hz的机械振动
双极细胞层:信息传递系统
神经细胞层:会聚成视神经
中央凹 盲点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系统
视椎细胞:
分布:中央
功能:接受强光刺激,形 成明视觉和色觉,并能看 清物体表面细节和轮廓, 有强的空间分辨能力。
视杆细胞:
分布:周边
功能:对光的敏感度高, 能接受弱光刺激,形成暗 视觉。
视杆系统 (晚光觉系统)
适宜刺激: 370-740nm
可见光
眼的折光系统(附属结构) 折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系统(视网膜) 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视N AP
视觉中枢→视觉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有四个折光率不同的物质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 璃体)
有四个曲率半径不同的折 射面(角膜前后面、晶状体 前后面)
第九章 感觉器官(sense organ)
E-mail:
了解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前庭器 官的适宜刺激和反射。
掌握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视觉和听觉的感 受原理。
主要内容
1、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2、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编码作用, 适应现象和感受器敏感性的调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