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生平大事年表岳飞(1103-1141),字鹏举,南宋抗金大将。
北宋崇宁二年(1103)出生【事迹】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时事】前一年的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起用蔡京为相,开始了宋徽宗统治史上灰暗的25年。
后一年的崇宁三年(1104),北宋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
政和三年(1113) 十一岁【事迹】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
【时事】宋徽宗诏求道经于天下,次年置道阶道官二十六等,宋徽宗请法师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
(政和八年)重和元年(1118) 十六岁【事迹】在乡娶妻。
【时事】张邦昌由知洪州改为礼部侍郎。
张浚中进士。
北宋与金约盟攻辽。
重和二年(1119) 十七岁【事迹】生长子岳云。
【时事】宋江造反。
开封大水。
宣和三年(1121) 十九岁【事迹】岳云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能挽弓三百斤的本领。
【时事】方腊起义爆发后,宋徽宗命童贯领兵前去镇压。
临行,徽宗授于童贯遇急事可以他的名义紧急处置的特权。
童贯到达苏州后,看到东南地区受花石纲的因扰,百业凋敝,民怨沸腾,得知是花石纲直接导致了方腊起义,八月方腊在京师被杀。
宣和四年(1122) 二十岁【事迹】首次从军真定,任小队长,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陶俊、贾进和,因功补承信郎。
十二月二十一日父岳和病故,回乡守孝。
【时事】金攻陷辽中京。
宣和六年(1124) 二十二岁【事迹】从军平定,参加了保卫太原的战斗。
【时事】西夏向金称藩。
靖康元年(1126) 二十四岁【事迹】因功被提为偏校,进义副尉。
次子岳雷生于平定军中。
后因丢失“告身”(任命文书)离开部队,十月进相州兵马大元帅赵构军中,带兵奇袭游冠吉倩获胜,一举招降了三百八十名游寇,得到了赵构的赏识,补承信郎。
接着在侍御林大败金兵,杀金军枭将,转保义郎。
在滑州杀败金兵再立战功,迁秉义郎。
【时事】九月金国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在围城二百五十余日后攻陷太原,守将王禀死节。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 二十五岁【事迹】岳飞转入宗泽部,在开德曹州(今山东荷泽)大破金兵,因功转武翼郎。
七月,上奏章《南京上皇帝书》主张北上抗金,不符黄潜善、汪伯彦南撤的主张,被罢官离队。
在回家的路上,碰上了河北招抚使张所招兵再从军,被提拔为“准备将”。
岳飞在参加收复新乡的战斗中,活捉金军千户阿里索,进战太行山,击垮了金军万户王索的反扑,因战功突出转武功郎。
【时事】五月初一宋高宗于南京(今商丘南)重建南宋政权,十月,撤至扬州。
建炎二年(1128) 二十六岁【事迹】春,岳飞离开新乡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
二战竹芦渡,接连克敌取胜,宗泽提拨岳飞为统制官,宗泽器重灵活妙用兵书阵法的岳飞。
宗泽死后,杜充接任宗泽治军,部下王善举兵数万叛乱,岳飞以二千兵力,平叛于南熏门,转武经大夫。
后杜充率部进驻建康(今南京市)。
【时事】七月,宗泽忧愤死,杜充任东京留守,属下义军散去。
十二月,金军得东平、济南。
建炎三年(1129) 二十七岁【事迹】十一月杜充带领三千亲兵北降金兵。
为了保存抗金实力,岳飞带领余部进驻茅山(今句容金坛),在广德取得六战六捷的战绩,升御使下都统制。
【时事】四月,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彦正拥三岁之太赵旉即位,逼高宗赵构退位。
史称苗刘兵变,后旋被张浚平定。
五月,南宋抗战派官员、三十多岁的知枢密院事张浚向宋高宗请求负责西北的抗金事务,并建议另派大臣,协助韩世忠防守淮东;调吕颐浩帮助张浚、刘光世“扈驾来武昌”,使淮东、武昌、川陕连成一线,挡住金兵攻势。
高宗任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以川陕、京西、湖南、湖北为所部,“便宜黜陟”,“于兵民财无所不总”。
建炎四年(1130) 二十八岁【事迹】春,岳飞向宜兴移营,平定了太湖流寇郭吉、戚方,在常州阻击金军,活捉万户一人,取得四战四捷之战功。
岳飞妻刘氏在战乱中失散,岳飞在宜兴另娶李娃为妻,三子岳霖十月十五日生于宜兴唐门。
岳飞在宜兴清水亭一仗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
六月,收复建康,北渡长江,收复泰州、高邮等国土。
宋高宗授岳飞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
【时事】完颜挞攋攻楚州,秦桧随军南下。
韩世忠与金兀术战于黄天荡,打败金兵。
七月金人册封刘豫为伪齐皇帝后,金人把京东、京西等地划归刘齐政权管辖,于是刘齐政权就接管了淮东、淮西、京西即宋金战争的东、中线战场,而金人此时的唯一目标就是攻占陕西、四川。
九月,金大军打算攻破南宋川陕防线,顺长江而下灭亡南宋。
张浚连忙调兵遣将,分五路大军进行抵抗。
宋金双方激战于陕西富平。
激战中,宋将赵哲擅离职守,使指挥失灵,导致宋军全线溃败。
富平之战虽然宋军失利,但却打破了金军的企图。
自建炎四年七月始,川陕战场成为宋金战争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主战场,而中部和东部战场却相对沉寂,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绍兴四年。
绍兴元年(1131) 二十九岁【事迹】岳飞与张俊会师进军洪州(今江西南昌),岳飞在九江战败马进,俘敌八千,因功提升为神武右军都统制,进驻洪州一年。
【时事】吴玠收兵保和尚原,并于五月大败来犯的金军宗弼所部。
那个曾洗劫北宋东京,押走徽钦二帝的金军老帅宗翰在临死前对金军统兵官说,宋人有了张枢密(张浚),你们要绝了南下的念头,能够自保就可以了。
但兀术自恃其能,不以为然,发兵强攻和尚原。
张浚命吴阶选强弓硬驽,轮番凭险射敌,激战三日。
金兵伤数万,被俘万余,兀术也身中两箭,几乎丧命,危急中他刮了胡子改了装束,才狼狈逃走。
和尚原一战,使整个军事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军北逃,南宋政权初步稳定了下来。
八月宋高宗任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
绍兴二年(1132) 三十岁【事迹】二月,岳飞奉命到湖南桂岑平定了游寇曹成军(弟岳翔在收杨再兴时阵亡), 因功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镇守江州。
【时事】正月宋高宗移宫临安。
析两浙路为浙东、浙西路。
十二月,张浚被宋高宗罢宣抚处置使,仍任知枢密事,吴玠兼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
同月辛亥金军再次分三路向陕西宋军大举进攻。
吴玠亲帅诸将大战饶凤关。
后吴玠进检校少保,充利州路、偕成凤州制置使。
绍兴三年(1133) 三十一岁【事迹】春,岳飞奉命到会江西虔吉(今赣县、吉安县)平定了盗寇彭友,时岳家军巳达一万八千人,分守在江州(一万人)虔州(五千人) 广州(三千人)三处。
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镇南军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江南西培路舒蕲州制置使、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江州写下《满江红》词。
【时事】正月,金将完颜杲率军由旬阳攻入金州(治今安康市内),欲进兵洋州。
四月,川陕宣抚使张浚遣统制王浚收复兴元府洋州。
绍兴四年(1134)三十二岁【事迹】五月,岳飞被任命为镇南军承宣使,率军北伐,两个多月,取得了收复郢州(今钟祥县)、隋州(今隋县)、新野、唐州、邓州、襄阳六州郡的胜利,岳飞被晋升为清远军节度使。
九月,金与伪齐大举渡淮南侵,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岳飞部将牛臬在庐州(今合肥)击退金军,兀术会同刘豫渡淮南侵遭惨败。
十一月,张浚再次被起用为知枢密院事。
【时事】二月丙午,知枢密院事张浚自四川至行在临安。
三月,在台谏的攻击下,张浚罢知枢密院事,以提举洞霄宫、福州居住。
二月,金国大举入侵南宋,宗弼(兀术)、撒离喝挟伪齐刘夔领十万铁骑向蜀川门户仙人关(甘肃省徽县东南)进发而来,意在一举攻占仙人关,川陕宣抚处置司都统制吴玠大败金军。
仙人关大捷是宋军变被动为主动的显著性标志和转折,是宋金战争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仙人关大捷宣告了金军自建炎四年开始,集中精锐兵力猛攻宋军西线的东事行动至此彻底破产,金军将领终于认识到吴玠及其所率宋军难以征服。
金人开始调整对宋战争的战略,将作战的重点从西线移到了中、东战场,于是在宋金战争中扮演了四年之久主角的吴玠,开始让位于岳飞。
六月,金军主将宗弼(兀术)才自川陕回燕山府(今北京)。
十一月,抗金名将刘子羽被谪贬。
绍兴五年(1135) 三十三岁【事迹】高宗再次召见岳飞,并封为武昌郡开国侯。
六月,岳飞在张浚督阵下平定了洞庭杨么作乱,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冢军,升检校少保。
四子岳震生于九江。
【时事】二月,张浚升任右相兼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赵鼎为左相),岳飞为荆湖南北路制置使,刘延年为随军转运使,率领号称二十万大军前往镇压杨幺作乱,军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张浚布阵,分兵封锁湘阴、桥口(今湖南湘阴西南湘江西岸)、益阳、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南阳渡等湖区诸要津;令岳飞率军趋鼎、澧(今湖南常德、澧县),自上游袭取杨么、夏诚等寨。
四月,宋徽宗病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至六月,在张浚亲往湖湘督战下,岳飞镇压了杨幺作乱。
随后即诏张浚“暂往江上措置边防”、“西连陇蜀,北洎江淮,既加督护之权,悉在指挥之域”,负起了全面的抗金重任,但主要是领导江淮前线的抗金斗争。
绍兴六年(1136) 三十四岁【事迹】初,由宰相张浚兼任都督诸路军马事,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北伐中原。
张浚命令岳飞进军襄阳,作好直捣中原的准备,任岳飞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
三月十六日,岳飞年近七旬的母亲姚太夫人病逝于鄂州军营。
四月岳飞扶灵上庐山葬母,五月返回军营。
七月底岳飞被任命为河东宣抚、从襄阳北伐,直取中原,不到一个月时间,岳家军先后收复汝州、颖州、卢氏县、商州、虢州、伊阳、长水、业阳等大片失地。
但因得不到高宗的支持,被迫撤军。
岳飞气愤以极,上庐山为母亲守丧。
【时事】正月,张浚视师荆襄,后又被召回朝奏事,张浚即命韩世忠自承(今江苏高邮)、楚以图淮阳(今邳县西南),刘光世进屯合肥,张俊进驻盱眙,以杨沂中作为张俊部的后翼,岳飞进驻襄阳,准备北伐中原,摆出对金进攻的态势,军心振奋。
韩世忠首先自楚州攻淮阳,张俊于五月间进驻盱眙,张浚于六月渡江至淮南视师。
刘光世于七月收复寿春府(今安徽凤台),岳飞于八月攻占蔡州(今河南汝南)、卢氏(今属河南)等地。
宋高宗在张浚的力请下,也于九月初出发前往建康以鼓舞斗志,张浚又赶往镇江督师,伪齐闻讯后发兵分道南犯。
九月、十月间,岳飞入觐,向高宗提议立其养子赵瑗(即宋孝宗)为皇储,又遭高宗呵斥。
十月,刘光世慌忙南逃,张浚乘马奔到采石,并下命有一人渡江者斩,刘光世被迫停止南逃。
数日后,杨存中等大败伪齐军于藕塘(今安徽定远东南),伪齐其他南犯军队也纷纷退回淮北。
绍兴七年(1137) 三十五岁【事迹】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其间曾与高宗作《良马对》,后又扈从高宗至建康。
一日高宗把飞召至“寝阁”,向飞授命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
”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兵马五万余人隶属于飞。
这是朝廷因刘光世在淮上之役希图换防避战,退军当涂几误大事,被剥夺兵柄后作出的措置。
岳飞见部队得到扩充,收复中原有望,心情异常激动,便亲手写成一道《乞出师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