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试验设计要点

临床试验设计要点


6.篮子试验(异病同治)
--相同靶基因的不用癌症,放进一个篮子进行研 究
FDA加速批准MSD的KEYTRUA疗法用于治疗出现进展以及无替代方案 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不可切 除或转移性实体瘤及儿科患者
-149名MSI-H或dMMR患者的5个不加约束、多组、多中心、单臂临床 试验数据
-90名结直肠癌,其余为14种癌症患者
-每3周1次、每次200mg或每周2次、每次10mg/kg
-ORR:39.6%,CR:11,并且有78%缓解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在149名用药患者中,不管是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或是其他不同的癌症 类型,客观缓解率都是相似的
7.雨伞设计(同病异治)
--把有不同驱动基因的肺癌,如KRAS、EGFR、 ALK等放在一把“雨伞”下研究
者进行配对
4.交叉设计
A药
A药
受试者 随机 洗脱期
B药
B药
5.加载(add-on)/替代
基础治疗+试验药---观察---结果1 加载:受试者 随机
基础治疗+对照------观察---结果2
试验方案(A+B+N)---观察---结果1 替代:受试者 随机
常规方案(A+B+C)---观察---结果2
-SPIRIT
不能一味强调方案就是这么定 不能与法规要求相抵触 不能罔顾诊疗规范和医疗安全 必要时,多沟通
8. 除申办方外,还需要临床专家、统计员专家的通 力合作
应包含:研究对象、干预措施、试验设计等
关键词:受试者、试验药、对照药、基础治疗 (如有)、多中心?、随机?、开放-单盲-双 盲、Ⅱ期-Ⅲ期-随机对照试验
受试者 随机 对照组-----干预1-----结果2
分层随机:分层/亚组分析 --分层因素:重要的预后因素 --分层/亚组分析:例数应足够
3.配对设计 --自身配对:组间差异小 部位左右:多见于皮肤、眼科等局部用药 (缺点:全身反应不好评价) --异体配对:多为回顾性 按重要的预后因素(年龄、性别等)对受试
--第二阶段:继续试验至43例,若总有效例数少于12 例,则该药无效
FDA批准用于吉非替尼(易瑞沙)用于EGFR突变阳性 转移性NSCLC一线治疗
--106例受试者,吉非替尼250mg,每天一次
--主要重点ORR,50%患者肿瘤发生缩小,持续时间平 均6个月
2.随机对照试验(RCT) 试验组-----干预1-----结果1
1. 质量源于设计 -均衡“四方”诉求/权益 -遵照相关要求
2. 遵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 3. 遵守中国GCP/ICH-GCP 4. 遵照相关的指导原则 5. 保障受试者的基本医疗/医疗安全
5. 研读批件/沟通函 6. 特殊设计/特殊情况/方案重大改变等,建议与CDE 沟通 7. 参考:
-FDA-NIH:Clinical Trail Protocol Mode/e-Protocol Writing Tool
--ICH GCP5.23 Multicentre trials --《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指南(试行)》
--ICH E17General Principl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ulticentre Clinical Trial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试验药物的名称及性质 非临床研究现状具有临床意义 剂量、保存以及试验期的描述 保证试验研究在GCP以及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完成 适应人群 相关的研究背景、文献支持
Ⅱ期 初步的治疗作用 安全性 探索Ⅲ期的最佳给药方案 探索最佳受试人群(病种、瘤种、亚群)
Ⅲ期 明确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为上市提供依据
NCI发起的MASTER试验,鳞癌患者按照不同 的生物标志物分为4组,分别给予4中生物标志 物的相应的药物治疗。
8.适应性设计 9.无缝/融合设计 10.事件驱动型设计 11.桥接设计 12.多个新药联用的临床试验 13.真实世界研究 14.多中心临床试验、多区域临床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交叉、析因 --单臂、多阶段设计 --适应性设计
分配比例 比较类型
--差异性、有效性、等效性、非劣效性
1.单臂(没有对照的单组试验)
某药预期有效率40%,若有效率低于20%,则该药无 效
--第一阶段:试验13例,若有效例数低于3例,则终止 试验(可尽早淘汰非有效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