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最新上海中考点击文言文单课配套--2-天时不如地利

2020年最新上海中考点击文言文单课配套--2-天时不如地利

二、天时不如地利
(一)文学知识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是_______时代人,他是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尊称他为“ ”,常把他和孔子以“ ”并称,他和孔子的学说被称为“ ”。

2.《孟子》是所著。

南宋朱熹将《孟子》、、
、并称为“四书”。

“五经”
有、、
、、。

3、作者所提出的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治国之道,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1. 天时( )
不如地利( ),
2. 地利不如( )人和( )
3.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
4.环( )而攻之( )而( )不胜,夫( )环而攻之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委( )而去( )之
7.池( )非( )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 )也
8. 故()曰,域( )民不以( )封疆之界( )
9. 固国( ) 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0.得道()者()多助,寡()助之( )至()
11.亲戚()畔之()
12.天下顺()之
1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同
(四)写出下面两个词语的古今异义:
亲戚:古义()今义()
兵:古义()今义()
(五)翻译下列语句,并体会其句式特点。

1.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6.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六)选择题
1、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组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多处用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用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域民”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D.第四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3、下列用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把城交给他人,去找新地方。

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仁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