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1)
三、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
中国从 1994 年正式联入互联网,1995 年出现互联网商 用服务,起步虽然较 晚,但发展极其迅速。 以 1994 年为 界,分为起步建设与普及应用两个阶段。 1.起步建设阶段 2.普及发展阶段
第二节 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这一次的“新媒体”孕育出独特 的内涵。 不仅相对于 “ 旧媒体” 诞生出丰富多彩的 新型媒体形态,更革命性地重塑了现有传播生态环 境, 颠覆了大众传播的既有线性传播特征,全面、深远地影 响了整个社会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成为与“ 传统媒 体” 明显不同的“ 新媒体” 。
“新媒体冶将媒体的功能不断拓展,从最初的网络邮件、 新闻组到门户式 新闻网站、传统新闻信息推送,发展到 运用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管理商务工作、 处理海量数据、 进行地理定位等。
第四节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网络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几大关键性技术的产 生。 从早期的光导 纤维(optical fiber)、电脑技术 (computer technology)、多媒体(multimedia)、数字 化技术(digital technology)、互联网(Internet) 等发展 到现在的流媒体技术 (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 IPTV 技术、WAP 平台技术、海量存储技术等。 新技 术的发展,
二、 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 Web1. 0 到 Web3. 0
• Web 1. 0 时代沿袭了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模式,以早 期门户网站 Yahoo! 为代表,是 一个用户完全被动接受 信息的时代
• Web2. 0 将互动传播提升到重要位置,以博 客、微博、 在线流媒体为代表,开启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
一、 互联网的起源
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The US Defense Department’s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1969 年与美国一些大学共同开发的 军 用计算机网络 ARPAnet,又称“阿帕网”。
二、 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赵)
第一节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Internet 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它有三方面的含义: •在逻辑上由一个以国际 互联协议( IP) 及其延伸的协 议为基础的全球唯一的地址空间连接起来; •能够支 持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 TCP / IP) ,或其他 IP 兼容协议的通信; •公开或不公开地提供利用通信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高级 信息服务。
•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即 2G,the Second Generation 的缩写)起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是 目前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 3G,the Third Generation 的缩写),也称 IMT2000, 其基本特征是以宽带 CDMA 技术为主,通过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支持语音 和多 媒体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
二、 交互性
•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传者和受者的严格界限,传 播方式由单向线性 传播发展到双向甚至多向交流
• 新媒体的交互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传播的方向上,还体 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 程的改变带来了信息控制力的变 化。
• 交互性还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 •
三、 超时空
• 新媒体具有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能够轻 易做到即 时传播。
• 新媒体利用全球互联的网络系统和 通信卫星技术,突 破了地理区域的局限,具有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 限性。
第三节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人类信息传播需求的增 加,各 类新媒体不断涌现。 新媒体的“新冶,不仅表现在技术 层面上,也表现在媒 介形式和传播模式上;既有一些媒 体是崭新的存在,如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 等,也有 一些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嫁接新技术发展而成,如 电子报纸、数字 广播、IPTV 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种 类繁多的新媒体,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 进行分类。
• Web3. 0 在大数 据时代的背景下,创建出综合化的服 务平台,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信 息服务,走 向智能网络和智能应用的层次。
三、 移动化:移动通信技术从 1G 到 3G
•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即1G,the First Generation 的 缩写)于20 世纪80 年代 初提出
一、 数字化
第一,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数字化特征拓展了传输 手段、接收终端和 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第二,数字化的新媒体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 间的壁垒,使得同一 内容具有了多介质传播的可能,大大 增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联性, 传播呈现出 立体化、全景式的特点,媒介融合得以可能。 第三,数字化技术为海量信息传播提供基础。
一、 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
图、文、声、像通过转 化为统一的电子计算机能识别 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 传送、传播、还原,使得所有的媒体都摆脱了自身传统 的信息传送方式,信息交互 水平大大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大大提高。 基于现有数据进行“预测”成为大数据的核心所在 “数据化”将数字化技术向前推进,从关注信息技术到 关注信息本身,大数 据时代存在无限可能。
冷战结束后,互联网逐渐从军事、科研转向商业应用,经 历了几个重要的快 速发展阶段。 •1983 年,TCP / IP 协议———从主机 到主机的传输控制 协定(TCP),以及网络之间的协定(IP)———成为美国互 联网 的标准通信协议。 •20 世纪 90 年代后,互联网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商 业化实用服务阶段,迅速走向世界。 •万维网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加速器。
一、 按硬件设备终端来分
(一) 以计算机为终端 (二) 以手机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终端 (三) 以数字电视机为终端
二、 按应用(软件)属性来分
(一) Web1. 0 时代的互联网应用 (二) Web 2. 0 时期的互联网应用
三、 按经营性质来分
(一) 营利性新媒体 (二) 非营利性新媒体
四、 按应用功能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