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积液护理ppt

胸腔积液护理ppt


(三)疼痛:胸痛,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刺术有关。
措施:缓解胸痛,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 必要时用宽胶布固定胸壁, 以减少胸廓活动幅度,减轻疼痛。
(四)心理护理:
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诚挚的安慰和鼓励, 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 以及抽液的一系列注意事项,机理和优点, 消除顾虑,坚定信心, 使其愉悦的接受配合治疗, 耐心的解释病人突出的各种问题, 消除不安情绪,以取得最佳的配合, 并做好家属工作, 共同配合给予心理支持。
3、抗结核治疗 4、糖皮质激素:应用于 下列情况: ★严重的全身毒性症状 ★大量的胸腔积液 ★广泛的胸膜肥厚 糖皮质激素应在抗结核 治疗的基础上应用 疗程:约4-6周
(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前者一般积液量少,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可吸收, 积液者多应胸腔穿刺抽液,胸水PH<7.2时 应肋间插管闭式引流。 脓胸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足量、体温正常后 持续用药2周以上,联合抗厌氧菌药)、 引流胸腔积液(抽脓,闭式引流,冲洗, 注入抗生素及链激酶)及促使肺复张, 恢复肺功能。
2.正确用药 1)请严格按医生规定的时间、给药途径、方法用药, 若有特殊注意事项,出院前医师会及时向您交待。 2)用药物若有异常反应请及时就诊。
3.饮食与营养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加强营养的摄入,忌烟、酒。 2)胃肠道、肝、胆、胰、溃疡病患者、高脂血症、冠心病、消耗性 疾病及外科手术后的病人, 要注意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搭配, 必要时请咨询营养师或医师。 3)进餐时,室内应整洁,空气清新,食具清洁, 食物的调制要注意色、香、味。用餐提倡分餐制。 4)保持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必要时治疗,口腔或牙齿疾病。 4.自我保健与复查 1)疾病恢复期应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健康,多听轻松愉快的音乐, 适当参加社会活动。阅读有关疾病保健的杂志、书籍 、增加自我保健知识。身体状况允许时, 可适当散步或遵医嘱逐步加大活动量。 2)您康复出院后,应听从医师的指导,定期复查。 若有不适,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一)、结核性胸膜炎
1、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支持、对症。 2、抽液治疗: ★应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或肋间插细管 引流。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 呼吸,防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 使肺功能免受损伤。 ★大量胸液者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 液完全吸收。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 以后每次抽液不应超过1000ml,过快、 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肺水 肿或循环障碍。 ★胸膜反应:停止抽液,平卧,必要时 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抽液后,不注入抗结核药物,但可注 入链激酶防止胸膜粘连。
(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缩窄性心包炎 3、血容量增加 4、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 产生胸腔漏出液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 2、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 风 湿关节炎) 3、胸膜肿瘤(恶性肿瘤转移、间皮瘤) 4、肺梗死、膈下炎症(膈下脓肿、肝脓肿、 急性胰腺炎) 产生胸腔渗出液。
发生在胸膜表面或淋巴管有病变时, 在由细菌性肺炎、结核病或肿瘤引起的 胸膜疾病,胸腔积液为渗出性 中青年患者中,结核病尤为常见。 中老年胸腔积液(尤其是血性胸液) 应慎重考虑恶性病变与恶性肿瘤 (肺癌、 乳腺癌、淋巴瘤 )
漏出液
发生在影响胸膜腔液体形成或吸收的全 身因素改变时胸腔积液可为漏出液。 当心包受累而产生心包积液。 因上腔静脉受阻,使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因恶性肿瘤所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三)、恶性胸腔积液
包括原发病和胸腔积液的治疗。 胸腔积液多为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其胸水生长迅速,常因大量积液压迫引起
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可选择化
学性胸膜固定术,在抽吸胸水或胸腔插管 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化疗药及胸膜粘连剂、 生物免疫调节剂。
五、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1、气 体交换受损 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 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胸腔积液引起的 高热,消耗状态有关。 3、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1、低蛋白血症、肝硬化
2、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
3、粘液性水肿 产生胸腔漏出液。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癌症 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 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五)损伤所致胸腔内出血
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 产生血胸、脓胸、乳糜胸。
渗出液:
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一、概念:
任何原因使得胸腔内液体形成增多 和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腔内液 体异常增多积聚,称为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简称胸水)。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What causes Pleurisy)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漏 出液 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渗 出液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漏出液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渗出 液 损伤 ----血胸、脓胸、乳糜胸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呼吸困难 2、胸痛 3、胸闷、气短(0.3L↓不明显,>0.5L渐明显) 4、原发病的表现(TB、肿瘤、肺炎、心衰、肝脓肿)
(二)、体征(sign)
#少量体液无明显体征 #胸膜摩擦感及闻及胸膜摩擦音 #中至大量胸腔体液 #原发疾病的体征
四、治疗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 全身病症的一部分, 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漏出液常在纠正病因后可吸收。 渗出性胸膜炎的常见病因为结核病、 恶性肿瘤和肺炎。
2).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3).加强营养: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加强营养为胸腔积液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合理调配饮食,进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六)出院指导
1.活动与休息 1)出院后短时间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以免因抵抗力低下而诱发感染。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进行放松训练, 防止睡眠规律紊乱,每日睡眠不少于8小时。
(五)健康指导
1).促使治疗方案的有效执行: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本病的特点及目前的病情, 患者目前采取的是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的治疗, 抗感染抗炎药物为:250ml生理盐水+佐朋2.5g,左克200ml, 为青霉素类及沙星类消炎药物,嘱患者注意其过敏及 其他不良反应,营养支持药物为:漠宜林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此类药物须注意滴塑 ,以免患者出现不适。
1)指导并帮助病人在进餐之前获得休息的机会,以便有充分的精力进餐。 2)就餐时限制液体的入量,以兔胃部过度扩张;同样在饭前和饭后1小时 避免摄取液体。 3)鼓励家属携带病人特别喜好的家庭制做的食品。 4)避免饮咖啡(会降低食欲) 和碳酸盐饮料(导致饱胀感)。 5)限制过量活动,活动量以能 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 以增加食欲为宜,建议患者少食
康复锻炼
病情观察
具体护理措施:
(一)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降温: 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 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行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 2).休息: 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 低热者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同时提供病人合适的环境,如室温适宜、 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
6) 加强病情观察: 观察体温,一般每日测体温4次, 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 改为每日1-2次,并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 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等。 7).健康教育: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监测体温及物理降温的方法; 介绍休息、饮食、饮水的重要性。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胸腔积液引起的高热,消耗状态有关。
4、疼痛 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卧床休息以减轻呼吸困难, 胸水消失后休养2~3个月 3、促进呼吸功能 4、体位:患侧卧位或半卧位
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 1、诊断性穿刺 2、治疗性穿刺 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 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 时,或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 3、脓胸抽脓灌洗或恶性胸腔积注需胸腔内注入 药物者。
5).心理护理:
体温上升期,病人应突然出现发冷、 发抖、面色苍白, 而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 应。护士应经常关心病人, 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病人 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 高热持续期,护士应尽量解除高热 带来的身心不适, 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退热期, 护士应满足病人舒适的心理,注意 清洁卫生。
术中做好病情观察
术后护理:
记录穿刺时间、量及颜色,
以及病人术中状态。
监测病人穿刺后的反应, 有无血胸、气胸、肺水肿 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穿 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体温 升高的现象。及时报告医生。 嘱病人静卧、24小时后方可洗澡,
以免感染。鼓励病人深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缓解胸痛 必要时用 宽胶布固定胸壁, 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 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 的抵抗力。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500- 3000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 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保持清洁与舒适:①加强口腔护理,发 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 口腔粘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 病原体生长、繁殖,易 出现口腔感染,因此应在晨起、餐后、 睡前协助病人漱口,保持 口腔清洁:②加强皮肤护理,退热期往 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 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 的清洁干燥,对于长期持续 高热卧床者,要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