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简史

古代文学简史

一、先秦文学(1)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

(2)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山海经》保存神话最多。

(3)卜辞是我国最早的散文。

(4)诗歌(《诗经》)和散文(“楚辞”)是先秦文学作品的主要样式。

(5)《尚书》是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六经”之一。

(6)《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7)《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8)《春秋》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开创了编年的体例。

“春秋笔法”(9)《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创国别史之体。

以记言为主。

(10)《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

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1)“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

(12)《论语》语录体散文,文辞简约、意味隽永、具有含蓄典雅的艺术风格。

(13)《老子》(《道德经》)被誉为“五千精妙”。

“道”为核心、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14)《庄子》(《南华真经》)先秦诸子散文之冠,“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意出尘外的构思、超群绝俗的想象、美妙奇幻的意境、汪洋恣肆的文风、恢诡谲怪的形象。

(15)《孟子》: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②注意巧妙运用论辩方法;③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

(16)荀子《赋》:荀子是以“赋”名篇的第一人,历来被视为赋体的始祖之一。

“赋祖”(17)《韩非子》中的寓言:和氏献璧、老马识途、远水不救近火、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18)《吕氏春秋》中的寓言:网开三面、掩耳盗铃、荆人遗弓。

(19)《列子》中的寓言: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扁鹊换心、高山流水、歧路亡羊。

(20)《晏子春秋》“传记之祖”,我国第一部以记叙一人为中心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

(21)[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第一个为“楚辞”作注释。

(22)《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

二、汉代文学(1)贾谊(贾生、贾长沙)《过秦论》“西汉鸿文”(鲁迅),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吊屈原赋》、《鵩鸟赋》。

(2)枚乘《七发》汉代散体大赋的奠基之作。

(3)刘向《七略》(与其子刘歆合著)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

(4)刘安《淮南子》(《淮南鸿烈》)。

(5)司马迁《史记》的纪传体例,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统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互见法”(6)班固《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7)汉代散体赋(狭义的汉赋):是一种含有诗、骚、散文等文体因素的综合性文体。

散体赋初具规模之作:宋玉《高唐赋》;奠基之作:枚乘《七发》;成熟阶段: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8)王褒《洞箫赋》咏物名篇,开启了描写音乐的先河。

(9)班固《两都赋》(《西都赋》、《东都赋》)开启了创作京都大赋的先河;(写了最早的无言赋)张衡《二京赋》(《西京赋》、《东京赋》)都城大赋绝响。

(写了最早的起眼诗)汉大赋最后一位作家(10)散体赋的艺术特征(狭义的汉赋):①从描绘内容和描绘手法看,散体赋在时空两方面都倾向于深宏博大,力求建立一个极富时间感和空间感的对象整体;②类型化倾向,如咏物赋、宫殿赋;③用字造语的怪异、重沓,同偏旁字的连绵堆砌,以致后人有“字林”、“字窟”之称。

④铺陈辞藻。

(11)张衡《归田赋》汉大赋最后一位作家、抒情赋第一位作家。

赵壹《刺世疾邪赋》汉末最后一位作家。

(1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13)东汉文人五言诗最早的作品:班固《咏史》(14)汉末《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五言之《诗经》”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文章的祖师爷”(鲁迅)慷慨悲凉、雄健沉郁“史诗”“汉末实录”(2)曹丕《燕歌行》“开千古妙境”是我国诗史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

提出“文以气为主”。

(3)曹植《白马篇》“建安之杰”(钟嵘)(4)王粲“七子之冠冕”《七哀诗》《登楼赋》(与曹植《洛神赋》并为双美)(5)阮籍《咏怀》八十二首,首创五古抒情组诗体例。

(6)潘岳《悼亡诗》开悼亡诗的先河。

“两潘”:潘岳、潘尼;“潘陆”潘岳、陆机。

(7)陆机《文赋》“太康之英”(钟嵘)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对文心的研究,正是从陆机开始。

(8)左思《三都赋》“洛阳纸贵”在魏晋南北朝遂成为京都大赋的绝响。

“左思风力”(9)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①物我浑融的意象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②用语质直中有工致、平淡中有奇奥、声韵浑成、气格兼胜。

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感士不遇赋》、《闲情赋》。

(10)谢灵运中国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11)“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颜谢”:颜延之、谢灵运(12)鲍照(七言歌行的创制者)《拟行路难》《拟古》(13)永明体:受声律学的影响,齐梁诗坛出现了时号“永明体”的新体诗。

新体诗更自觉讲求声韵和对偶,风格亦大抵清怨而工丽。

齐梁时代,新诗体的代表人物有:谢朓、王融、阴铿、何逊(“何阴”),其中尤以谢朓最为著名。

谢朓世称“小谢”“齐梁首杰”(14)“宫体诗”“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

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宫体诗的内容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亦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的特点。

萧氏父子、徐擒徐陵父子、虞肩虞信父子是宫体诗的代表人物。

(15)徐陵编选《玉台新咏》是文选而外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文流丽轻艳,与虞信齐名,号位“徐虞体”。

(16)虞信《哀江南赋》“集六朝文学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

”虞信拓开了南北朝文学的全新境界,虞信诗集六朝文学大成,开唐诗繁荣先声。

(17)北朝三部名著: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颜之推《颜氏家训》。

(18)南北朝民歌的双璧: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西洲曲》;北朝唯一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19)“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20)魏晋南北朝文论: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萧统《文选序》。

四、隋唐五代文学(1)“隋朝成就最高的诗人”薛道衡《昔昔盐》、《人日思归》。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文学思想是唐代诗文革新理论的先声。

①反对绮靡的文风,追求刚健的骨气;②在理论上强调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在创作上侧重于文学的抒情感发作用,追求壮美的审美境界。

四杰诗歌的贡献:①拓宽前人题材;②转变初唐诗风;③完善律绝,发展歌行。

(3)“王孟”:孟浩然: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禅”“清淡之宗”(4)王昌龄“七绝圣手”“诗家夫(天)子王江宁”(5)“李杜”李白“诗仙”飘逸、清新;杜甫“诗圣”“诗史”沉郁顿挫。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6)“元白诗派”/“元轻白俗”元稹、白居易“以俗为奇”(7)“韩柳”: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首。

柳宗元:“永州八记”,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8)韩孟诗派:中唐后期,诗坛出现韩愈、孟郊开创的奇崛诗派。

其成员李贺、贾岛、姚合等,大都出身贫寒、仕途坎坷,性格狷介,或苦吟,或抒发愤世嫉俗之情,而异于元白诗派的侧重写实。

艺术上他们不就俗从易,而追求奇崛硬险,力矫平弱纤巧的大历诗风。

(9)“郊寒岛瘦”:苏轼对孟郊贾岛诗风的评价。

孟郊:中唐诗人苦吟之风,由孟郊始倡,诗风凄苦冷涩奇崛;贾岛:以“苦吟”著称,诗风:奇险瘦硬。

(10)刘禹锡:“诗豪”,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诗歌雄豪苍劲。

(11)“皮陆”皮日休、陆龟蒙,晚唐讽刺小品的代表作家。

(12)温庭筠花间词派的鼻祖,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是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作者,是近体诗向文人词过渡的完成者,树立了“词是艳科”的藩篱,风格的“秾丽香软”定下了词“以婉约为宗”的基调。

(13)《花间集》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花间词派”(14)李煜“宋词的开上鼻祖”“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便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意境。

五、宋代文学(1)柳永:第一个专以词名的词人。

发展慢词,从此词从小令时代过渡到慢令结合的时代。

(2)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诗话》开诗话类著作先河。

词与晏殊并称“欧晏”,“穷而后工”(3)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荆公自己写照之最显著”:《明妃曲》(4)苏轼: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以诗为文”;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北宋诗的最高成就;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以诗为词”。

风格:豪放旷达(5)黄庭坚:宋代最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首。

宋诗最杰出的代表。

“以故为新”“点铁成金”“换骨夺胎”。

(6)李清照:两宋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词论》诗词分畛,词“别是一家”。

“易安体”当行本色的“婉约正宗”:①易安词善于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结合起来;②易安词还善于将清新朴素与精美雅洁的风格结合在一起。

(7)辛弃疾、陆游代表了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辛词豪放悲壮。

(8)宋代诗话:初期起:欧阳修《六一诗话》;成熟期:严羽《沧浪诗话》(宋诗话的最高水平)六、元代文学(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2)关汉卿《窦娥冤》我国戏剧史上第一位享誉中外的伟大戏剧家。

(3)郑光祖《倩女离魂》(倩女、王文举)(4)白朴《梧桐雨》(唐明皇、杨贵妃)《墙头马上》(5)马致远《汉宫秋》(王昭君)“古今群英之首”文采派代表。

(6)王实甫《西厢记》(张生、崔莺莺、红娘)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7)纪君祥《赵氏孤儿》(8)高明《琵琶记》“南戏之祖”(9)“四大南戏”/“四大传奇”“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七、明代文学(1)唐宋派:归有光“明文第一”。

(2)“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

(4)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

(5)吴承恩《西游记》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

(6)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明代四大奇书”(7)明代戏剧:徐渭《四声猿》“明曲第一”;“三大传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8)汤显祖:明代最伟大的戏剧家。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杜丽娘、柳梦梅)《南柯记》《邯郸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