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浪潮理论及动因
自19世纪末开始在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家兴起并购以来,已先后经历了
五次大的浪潮,使得企业并购一直是西方学术界注重的重点1。
每次并
购浪潮中,企业的并购动因各不相同。
西方经济学者通过对并购浪潮
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并购浪潮理论,通过企业的并购行为与其他经济因
素相结合来解释并购浪潮的发生。
主要包括新古典综合理论、协同效
应理论、托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并购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和实行调整的一种手段。
西方学
者经过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也是企业并购的驱动因素之一,认为随着
机构持股比重的增加以及资本市场的进展使得企业的并购的防碍减少,这些因素都为企业实行并购提供了有利因素。
新古典综合理论主要包
括规模经济理论、追求市场力假说及税赋效应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认
为企业通过并购其他企业来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从而降低自己的
生产成本,获得经济利益。
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原因在于通过横向并
购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如使用新的技术、新的分工与协作等等。
通过纵向并购实现企业相关人员的综合利用、营销成本的节约、
融资成本的节约等途径来实现。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能使
得资源向该企业集中,使企业获得市场份额,提升了市场集中度从而
获得了相对应的市场势力,以此来提升产品价格,获得垄断利润。
同
时企业的并购能够实现企业跨地区经营,突破本地市场规模的限制占
据另一市场地区达到垄断的目的。
税负效应理论认为猎取税负减免是
企业实行并购的重要动因,一些亏损的企业因为亏损能够在若干年内
补充,所以有一些大的企业想并购一些亏损企业以此达到减少纳税的
目的。
同时该理论还认为通过实行并购还能够为资金充裕的企业找到
出路。
该理论认为并购后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大于两个企业分产出之和。
其主
要体现在治理的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经营的协同效应等。
治理
的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当两个企业治理水平有差异时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将会表现出治理水平的综合大于两个单个企业治理水平之和。
该
理论认为企业的这种并购本质就是治理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已。
财务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企业能够通过并购实现税收节约和外部融资成本的节约。
当两个企业实现并购之后能够在一定水准上带来税收上的节约;同时企业规模变大,企业就获得了更好的融资条件,在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成本能够降低,以此来获得更好的进展条件。
经营的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企业并购的效应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实现的。
实现规模经济其前提条件是该行业中存有规模经济,并且开始时企业在规模经济之下,所以通过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从而降低成本,获得经济利益。
而范围经济效应则是两个生产不同产品企业通过之间的并购来实现机器设备的充分利用、经营人员和工人的合理分工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该理论认为作为企业的治理者与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之间存有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存有着企业的经营者为自己谋利益而损害企业所有者利益的问题。
主要包括自大理论、代理理论等。
自大理论从企业的治理者角度做出解释,认为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肯能会高估自己的实力,对未来的经营预期过于乐观,很可能会做出企业出现亏损时候还实行并购的错误决策,该理论对企业的过度并购实行了解释。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治理者才能在人力资本方面往往有一定的专用性,并且他们的收入也依靠公司经营方面,如果经过并购能够让企业规模变大,这意味着治理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晋升更高的职位以及更好的名誉等。
该理论在一定水准上说明了为什么一些企业会选择并购没有收益甚至收益为负的情形。
自1937年科思《企业的性质》发表之后引起了经济学的一场革命,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交易费用对企业行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市场和企业都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替代。
当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费用大于在市场上交易的费用时候,企业选择在内部交易。
对于一些大的企业其通过并购能够减少在市场上的交易环节,降低交易费用。
自科思之后威廉姆森又从资产的专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角度对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实行了研究,认为通过纵向一体化能够幸免企业的
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交易费用,提升经济效率。
交易费用理论能够用
来解释企业纵向并购行为的发生。
五、企业并购浪潮动因
企业并购浪潮最早发生在19世纪末,在这次并购浪潮中主要是横向
并购为主,企业实行并购的动因主要是扩大生产规模,利用新的技术
来降低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竞争对手,提升了市场集中度,企业获得市场势力,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这次并购浪潮中企业为
获得垄断利润、规模经济是主要的原因。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
纪初,主要并购方式是以纵向并购为主,其并购目的是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获得垄断利润。
同时通过纵向并购克服了一些
进入壁垒,进入到了新的产业。
所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降低交易成
本同时获得垄断利润是这个时期的这个时期企业实行并购的主要动因。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这个时期,
企业之间的并购多以混合并购为主,多是一些没有业务关联企业的并购,商业、金融部门和制造业部门之间实行并购为主。
这个时期企业
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实现范围经济,实行多样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70年代到1980年末期,这个时期的并购的
特定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并存。
并购的特点是出现了小
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主要是为了获得某项生产技术和人才,以适
合竞争的需要。
与前几次并购浪潮分析能够看出此次并购动因更加多
元化。
第五次并购浪潮从1990年到现在。
这个时期的并购特点主要是
一是以跨国公司的并购为主,二是并购主要集中在大的规模以上企业,另外就是多样化并购,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并存。
与其他时期不同的
是因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改变对企业并购影响巨大。
所以此次并购浪潮的动因主要是政府规制政策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促
动作用。
六、结束语
随着资本市场的进展和中国对外经济的开放,中国企业也开始通过并
购来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自己的经营绩效,所以通过对西方主
流并购理论的梳理和并购动因的研究希望能解释国内企业的一些并购活动。
企业并购浪潮理论及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