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1解析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1解析

xx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xx位于东经114°47′36″-115°″6′24″,北纬27°2′18″-27°17′36″,处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居赣江西岸,xx东邻青原区,南、西连xx县,北界与xx水接埌。

全区总面积 424.9平方公里,2.地质地貌xx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区境内中南部以平原为主,约占16%;东、西部和北部以丘陵和低岗为主,约占84%;全区有耕地 16.3万亩,其中水田 14.9 万亩,水面 4.5万亩,其中可养水面 1 万亩。

区内自然库塘众多。

平均高程为70.6米。

最高点是赣江边的螺子山,高程为142.1米;至赣江沿岸一带地势最低xx境内水溪较密,江河溪流相连,湿地生态环境良好。

3.土壤xx境内土壤类型主要分为水稻土、、丘陵红壤、紫色土三大土类,分别占土壤面积的23.4%、60.9%、15.6%其中,全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6 %,在全省属中等水平。

4.气候全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

四季更替分明,春夏多雨,伏秋常旱,春秋短而夏冬长。

年平均气温介于18.3℃之间。

夏季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5℃,冬季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2℃。

极端最高温40.2℃,极端最低温-8.0℃。

年降雪期约5天,积雪厚度约5-15cm。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85天。

历年平均日照1814.5小时。

年均相对湿度为78%,以2-6月相对湿度最大,7-8月相对湿度最小。

全区年均降水量1560毫米。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0-2月降水量少,历年平均5个月仅359.1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3.0%;3-6月降水量相对集中,4个月降水777.9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6-9月降水量为301.9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1%。

5.水文xx地处赣江中游,属于赣江流域。

境内河溪多,库塘密布,由6条主要河流、与池塘等水体生态系统组成:有赣江、禾河、泸水、桐江、螺湖水、后河等6条江河流,其中禾河、泸水、桐江、螺湖水、后河5条江河齐汇入赣江。

表1.1xx总水资源表单位:亿m3年度总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年降水量2008 4.56 373 0.83 5.742009 3.19 2.58 0.61 5.242010 7.13 5.77 1.36 8.156.动、植物概况xx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植被类型属于针叶(马尾松)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1) 植物资源xx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700余种,隶属于200余科、300余属;其中,木本植物有386种,隶属56科226属,,草本植物100余种。

如银杏、荷藕、芦苇及各种花卉苗木、茶叶、桃、梨等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xx造林绿化树种分布48科98属165种,其中乔木120种,灌木49种,藤本10余种;其中,合欢、乌桕、柳、银杏、女贞、松柏、桃、水杉、池衫、香樟、枫杨、无患子、枫香等较常见,映山红、木芙蓉、竹类较具特色。

其中,xx水生植物10余种,分。

主要经济植物有芦苇、莆、莲、芡、苔草等。

有菹草、苦草、金鱼藻、水车前、等沉水植物。

(2) 动物资源xx有鸟类15种、爬行类8种、哺乳动物5种,两栖类动物7种,鱼类49种。

全区已知有鸟类15种,主要有獐鸡、鸿雁、斑鸠、白鹭、草鹭、牛背鹭、普通翠鸟、花田鸡、中华锦鸡等。

xx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共有鱼类12科49种。

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鱼、鲫鱼、白鲢、鳙鱼、鳊鱼、鲇鱼、翘嘴鱖鱼、塘鳢、鳡鱼、鲶鱼、乌鳢、草鱼、乌鱼、塘醴等。

两栖类动物有虎纹蛙、青蛙、蟾蜍、黑斑侧蛙、乌龟、鳖等;爬行类主要有眼镜蛇、王锦蛇、乌梢蛇、菜花蛇等;哺乳类动物有黄鼬、狗獾、兔、田鼠等。

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1.行政区划、人口、民族xx地处江西省中部,于2000年8月由原县级xx市撤市设区成立,是xx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区总面积42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9平方公里。

辖5个乡镇、6个街道,89个行政村、33个城市社区、3个农村社区,聚居汉、苗、回、畲、土家等21个民族,总人口33.1388万,其中城镇人口21万人。

xx人口以汉族为主,汉族占总数的99.2%。

表1.2xx常住人口单位:人地区2008年2009年总人口总人口男女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全区327859 331388 169149 51.04 162239 48.96古南34855 34987 18430 52.68 16557 47.32永叔31392 30450 15223 49.99 15227 50.01文山30251 30359 14977 49.33 15382 50.67习溪桥36199 36294 18028 49.67 18266 50.33北门61576 63194 31488 49.83 31706 50.17白塘16159 16702 8251 49.40 8451 50.60禾埠乡16473 16829 8532 50.70 8297 49.30樟山镇22769 23116 12182 52.70 10934 47.30兴桥镇24894 25293 13380 52.90 11912 47.10长塘镇36167 36596 19329 52.82 17267 47.182.经济发展及工、农业生产情况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43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4.6%。

其中,一产增加值5.65亿元,增长7.2%;二产增加值15.3亿元,增长13.6%;三产增加值25.48亿元,增长15.3%。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70元,比上年增长15.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258元,增长15.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7亿元。

第二章调查内容与方法第一节调查的范围、内容1.调查范围根据《江西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的规定,此次对全市内面积大于8hm2(含8hm2)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河流湿地进行了全面调查。

2 调查分类根据湿地的重要性、调查内容的不同,本次调查分为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

一般调查是指对xx内所有符合调查范围要求的湿地斑块进行面积、湿地型、分布、植被类型、主要优势植物和保护管理状况等内容的调查。

重点调查是指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湿地进行的详细调查:(一)已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二)已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三)已建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四)已建立的湿地公园中的湿地;(五)面积≥10000hm2的其它湿地;(六)区内其他具有特殊保护意义的湿地。

表2.1 xx重点(省定)调查湿地名录编号重点调查湿地列入原因5 赣江余家河段具保护意义湿地24 赣江白鹭洲具有特殊保护意义湿地26 赣江xx州段具有特殊保护意义湿地36 赣江官陇段具有保护意义湿地40 赣江文石段具有保护意义湿地10 岔路口村沙洲具有保护意义湿地58 庐陵文化湿地公园具有特殊保护意义湿地3 调查内容(一)一般调查主要调查:湿地斑块名称、湿地斑块序号、所属湿地区名称、湿地区编码、湿地型、湿地面积、湿地分布、平均海拔、所属流域、河流湿地的河流级别、植被类型及面积、水源补给状况、土地所有权、主要优势植物中、湿地斑块区划因子、保护管理状况等16项内容。

(二)重点调查除一般调查所列内容外,还调查了下列5个方面内容:(1)自然环境要素:主要调查了包括主要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泥炭厚度(沼泽湿地)、年平均气温和变化范围、≥0℃的年均积温、≥10℃的年均积温、年平均降水量和变化范围、年平均蒸发量和变化范围等9个项目内容。

(2)湿地水环境要素:包括水文要素、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具体调查的内容包括①湿地水文:水源补给状况、流出状况、积水状况、水位(丰水位、平水位和枯水位)、蓄水量、水深(最大水深、平均水深);②地表水水质:pH值及pH分级、矿化度及分级、透明度及等级、营养物(总氮、总磷)、营养状况分级、化学需氧量(COD)、主要污染因子、水质级别;③地下水水质:pH值及pH分级、矿化度及分级、水质级别。

(3)湿地野生动物:调查了湿地内重要陆生和水生湿地脊椎动物的种类、分布及生境状况,包括水鸟、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以及该重点调查湿地内占优势或数量很大的某些无脊椎动物,如贝类、虾类、蟹类等。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①水鸟调查:湿地名称、调查地点、地理坐标、海拔、调查日期、调查起止时间、天气状况、鸟类名称、数量、小生境类型。

②兽类调查:湿地名称、调查地点、地理坐标、海拔、调查日期、调查起止时间、天气状况、调查方法、兽类名称、观察物(实体、痕迹)、数量(推算数量)、小生境。

③两栖及爬行动物调查:湿地名称、调查地点、地理坐标、调查日期、调查起止时间、天气状况、样方编号、样方大小、动物名称、数量、小生境。

④鱼类及贝类虾类调查:调查项目同两栖及爬行动物调查。

(4)湿地植物群落和植被:进行了乔木层或灌木层调查,草本、蕨类层或苔藓层调查、群落优势植物调查,湿地植被调查,湿地植被利用和破坏情况调查。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①乔木层或灌木层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调查单元编号、群落类型、生态梯度因子、等级、样方编号、主林层、样方基本地理因子(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积水状况、矿化度、土壤状况、腐殖质层厚度、主林层主要物候特征(开花期、结实期、最高生物量时期、生活史、生活力)、样方面积、郁闭度、植物名称、平均冠幅、平均高度、平均胸径、株数;②草本、蕨类层或苔藓层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调查单元编号、群落类型、生态梯度因子、等级、样方编号、主林层、样方基本地理因子(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积水状况、矿化度、土壤状况、腐殖质层厚度、主林层主要物候特征(开花期、结实期、最高生物量时期、生活史、生活力)、样方面积、植物名称、平均盖度、平均高度、株数;③群落优势植物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调查单元编号、群落类型、是否湖和类型群落、生态梯度因子、等级、样方编号、主林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蕨类层或苔藓层)、植被覆盖率、乔木层的优势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灌木层的优势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草本或蕨类层的优势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苔藓层的优势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

④湿地植被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面积、植被类型、群系、调查单元总数、分布范围、湿地植被总面积、植被覆盖率、调查样方总数、土壤类型、植物名录(中文学名、拉丁学名、科名、属名、保护等级);⑤湿地植被利用和破坏情况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植被类型、利用价值方面(生态、经济、社会、科研方面的价值)、破坏情况(人为破坏、工业污染、破坏面积、面积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