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溪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花溪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姓名:潘家青学号: 0920020409班级: 091 实习性质社会调查实习地点:贵州省黄平县指导教师:王家洪成绩:黄平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姓名潘家青(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管091)1 前言一、调查时间2011年8月5至8月26日二、调查地点贵州省黄平县三、旅游资源调查目的旅游业是当代全球最大的产业,也是最具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选择旅游。

因此围绕旅游资源发展的需要,为其查明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级别,特点,及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规划和合理利用做好准备,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决策和依据,开辟更新更佳的经济收益渠道。

以黄平县作为旅游地,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要求(1)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2)以本地区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且兰黄平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黄平的旅游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五、调查方法实地考察、网上与图书馆资料查询、人员采访2 调查点状况黄平县旅游资源状况一、黄平县概况“黄平”名称源于旧州,因旧州地平“厥土为黄”而得名,郭子章《郡县释名》又云:“贵州山箐插天,独黄平田壤平夷,颇似江南,故称黄平”。

黄平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奇山秀水应有尽有,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民族风情古朴浓郁。

黄平是苗族革家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堪称天下革家第一县。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贵州东线旅游之亮点,线上之明星。

有“中国洞中漂流绝景”—野洞河,“贵州漂流特级金矿”—飞云大峡谷,贵州“高原明珠”—舞阳湖,“苗疆圣水”—浪洞温泉,有独具明清建筑风格的贵州第一古刹—飞云崖,原始森林——上塘朱家山等。

目前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各方客商看好黄平市场,纷纷前来洽谈其它景点的开发。

黄平旅游大县的格局正在形成。

全县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辖5镇9乡,共243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2%。

二、旅游环境(一)地理概况黄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东经107º35`40"-108º12`48"和北纬26º43`46"- 27º14`30"之间,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凯里市,西连黔南州翁安县、福泉市,北邻遵义地区余庆县。

距省城贵阳196公里,州府凯里54公里。

连接黔东南、黔南、遵义三地州,接壤凯里、台江、施秉、余庆、瓮安、福泉六县市。

黄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15.1℃,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4.7℃。

年平均降雨量1114 .2 mm,平均雨日(≥1.0mm)有178天,全年有83%的降雨量集中在4—10月份。

黄平县自然资源丰富。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使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暖湿润。

云贵高原的地质构造形成了这里山、丘陵、河流、溶洞、峡谷、坝子等地形地貌。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5.42%,保护较好的森林植被中藏有药用野生植物1000余种,较为珍贵的如天麻、灵芝、杜仲、冬虫夏草、射香等200多种。

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娃娃鱼、红腹锦鸡、小灵猫、穿山甲等出没于原始森林朱家山保护区。

黄平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汞、铁、煤、石膏、重晶石、磷、石灰石水泥原料矿、铝钒土、硅、铅、锌、镓、锗、镉等20多种,其中蕴藏量大的有重晶石、汞矿、石膏、石灰石水泥原料矿、铝钒土等。

其中汞的储量为1087.3、万吨,重晶石的储量39.98万吨,铀稀有金属储量为1150吨,铝钒土储量为600万吨。

(二)历史沿革黄平在周秦属且兰故地,汉属牂牁郡,唐开元元年(713),置新兴、韶明二县,隶充州。

宋属播州土司管辖,杨氏世守其地,宋为(杨氏)黄平府立上下三曲二长官司地,隶叙州。

元至元中,黄平蛮叛,播州杨氏将罗季明讨平之,遂有其地。

至元二十八年六月初一日(1291年6月28日),置(罗氏)黄平府属播州军民安抚司。

明洪武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74年12月29日),置黄平安抚司,属播州宣慰司。

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1601年5月30日)改土归流,置遵义、平越二府,改黄平安抚司为黄平州,属平越府。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1687年7月30日)裁并兴隆卫入黄平州,移州治于卫城,旧治称旧州,新治称新州。

嘉庆三年三月七日(1798年4月22日)平越府改为直隶州,黄平州改属镇远府。

民国三年(1914年)一月一日黄平州改为黄平县。

1949年11月10日,黄平县人民政府建立,隶镇远专区。

1956年7月23日,撤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治所移设凯里,黄平县属之。

至今全县辖新州镇、旧州镇、重安镇、谷陇镇、平溪镇5个镇,野洞河乡、黄飘乡、上塘乡、一碗水乡、纸房乡、浪洞乡、翁坪乡、重兴乡、苗陇乡9个乡。

(三)经济状况(1)经济建设黄平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过去因有黄平烟厂等工业企业的有力支撑,黄平县经济发展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1992年县级财政收入达5393万元,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1993年,由于种种原因,黄平烟厂被迫停产。

随后,丝织厂、酒厂、复烤厂、纸箱厂等国有工业企业相继倒闭和破产,黄平经济步入低谷。

1994年县级财政收入只有870万元,财政出现严重赤字。

1998年后,黄平注重培育后续支柱财源,经济得到缓慢复苏,但县内缺乏强大稳固税源的企业,税费贡献率低,经济总量增幅较小。

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2339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67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6.34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028万元。

全县财源结构单一,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是依赖财政以奖代补、转移支付和专项投入的经济县份。

目前,黄平工业基础薄弱,仅涉及冶金、水泥、电力、丝绸等行业,2002年工业生产总产值6222万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5万元。

县政府已明确抓好以矿产品加工为主的开发项目,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黄平森林面积49102.3公顷,牧草地面积418867公顷。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烤烟、太子参、油菜。

200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94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8219万元,林业产值2999万元,牧业产值11337万元,渔业产值385万元。

以退耕还林为依托,以烤烟生产、种桑养蚕、种草养畜为重点,发展生态、观赏、城郊、增值的“农业稳县”战略正在实施。

黄平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十大景点,黄平拥有四个,即飞云崖、重安江、旧州古镇、上舞阳河。

随着飞云崖景区飞云大峡谷景点和重安江景区的野洞河景点的开发和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挖掘利用,以文化研究、山水观光、生态休闲、民族采风的“旅游兴县”战略正在实施,旅游业发展年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拉动了流通、服务等产业发展。

2011年,黄平县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狠抓工业生产调度,破解各种发展难题,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1—9月,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50397万元,与去年同期14506万元相比上升247%;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9660万元,与去年同期2670万元相比上升261%,占增加值年度计划13400万元的72%;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完成40243万元,比去年同期15224万元上升164%。

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214万元,与去年同期13266万元相比上升234%;累计实现税金1568.4万元,与去年同期735.5万元,相比上升113%。

黄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粮食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玉米、红薯、马铃薯,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作物转变为以中药材太子参、甘蔗为主,果树以柑桔为主,多为温州蜜桔,另外有金秋梨、无籽西瓜。

柑桔年产量达10万吨,无籽西瓜年种植超过2万亩,马铃薯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

(2)交通通讯状况建国前,黄平交通陆上有古驿道西达贵阳,北通遵义,水上有清水江和舞阳河航运直达湖南,空中旧州飞机场有飞机往来芷江、贵阳等地,是黔东南水陆、空运十分发达的县份,也是湘黔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解放后,陆上交通优势取代了水运和空运,湘黔公路横穿县境,省道湄黄公路直达遵义通重庆、四川。

周边五县公路畅通黄平。

湘黔铁路、株六复线穿过县内三个乡镇,共28公里,建有4个火车站。

其中谷陇火车站有旅游列车停靠。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820.8公里。

县城至州府凯里50公里,距省会贵阳170公里,距境内火车站谷陇站30公里,现正积极筹备新建距县城10公里的东坡机场,将它建成贵州东线旅游支线机场,为黔东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邮政、电信、联通、移动通讯业务覆盖全县,通电话村数达100%。

农村电视普及率达95%。

全县境内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已并入国家电网。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后,全县有252个行政村通电。

水电设施基本齐全,供给充足。

二、地方特色酸汤鱼——用淘米水在坛子里发酵后,用火煮开,加少量辣、姜、盐、西红柿等,将活鱼取出苦胆后放进火锅煮熟,味道鲜美、可口、健胃,是当今南方北方人都赞赏的苗族名菜之一。

鸡稀饭——将鸡打整干净后,用清水煮半熟时,放半斤或一斤米与鸡同炖,熟后取鸡切成块粘辣吃特别香。

鸡稀饭特别可口,是苗族名菜之一。

腌菜——腌菜制作,将青菜洗净晒干,切细,用糯米饭和少量盐拌匀,放于坛子内加盖,数月开盖味鲜可口,将腌菜与螺、鱼肉等同煮,味道更鲜。

狗肉汤锅——将狗杀死后,用稻草包裹着狗烧掉毛,剖开狗腹取出、肠杂清洗干净,与狗肉一起放铁锅里煮熟,放佐料。

狗肉味鲜皮脆,汤特别香,是接待宾朋的名菜之一。

螺丝鱼——将田螺与鲤鱼一起煮,按照酸汤做法一样烹调,也是苗族的一道名菜。

郭氏牛肉干——历史悠久,主要以鲜黄牛肉配以米酒、蜜糖和20多种品味不同中药精制而成,具有甜、咸、麻、辣等品味,纯香开胃健胃。

旧州郭氏牛肉干曾定为航空食品,远销省内外。

黄平豆腐干——历史悠久,清朝时就很有名气。

用本地黄豆为原料制成豆腐,然后再经过浸泡、烘烤而成。

曾有“蟹黄脂白软嫩香,酒市呼朋细品尝”的诗句赞美。

米酒——用大米或稻谷酿制,酒精度一般只有20度左右,平时自家酿成后装入坛内,节日宾客来至,用于接待佳宾贵客,客醉主人欢。

茶叶----黄平产茶历史悠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