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提取物化学与工艺学》参考文献目录1.安鑫南, 林产化学工艺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2.范自强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83~873.顾永康.香料、香精、化妆品,1986(4):11~204.陈愈强, 香料、香精、化妆品,1993(4):9~165.粟子安. 中国松脂的化学组成.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3(增刊:33~40)6.粟子安等. 松香自动氧化变色的研究.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学会论文集,1986:40~437.日本木材学会誌,1974(7):342;1974(12):600;1975(2):1018.程芝等. 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9.南京林业大学.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0.南京林业大学.林特产品化学及加工利用.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厂,199411.鲁洁昌.松脂采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12.刘茉娥,陈次林,新型分离技术基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13.廖传华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工艺开发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4.刘成梅等.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李仲训等. 促进湿地松采脂割面愈合方法——浅中沟采脂工艺研究. 林产化工通讯.1994(5):3~616.李齐贤. 松脂加工工艺.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17.刘星. 世界采脂技术综合评述.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3,13(增刊):19~2418.柴文淼译. 铁盐对松香颜色的影响. 林化科技通讯,1982(2):56~6019.赵子雄译. 单宁对松脂颜色的影响.林化科技通讯,1982(2):56~5820.杨如春. 脂松香颜色发青原因分析. 林化科技通讯,1997(5):32~3421.王阿法等. 一种新型高效脂液澄清设备. 林产化工通讯,1997(3):14~1822.陈清松等. 斜孔塔板在松脂连续蒸馏上的应用研究.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学会论文集,Ⅻ.61~6223.唐传核.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4.伍忠萌. 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5.张宗和. 五棓子加工及利用.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26.贺近恪,李启基. 林产化学工业全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27.王延告等,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8.中国林科院情报所主编.国外栲胶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29.孙达旺.植物单宁化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30.邱姆巴洛夫下K.植物鞣质化学基础.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6031.石他特F著.制革化学及制革工艺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832.南京林学院编.树木提炼物工艺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6133.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林产化学工业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年34.魏庆元.皮革鞣制化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935.天津大学.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136.中国科学院植研所.中国经济植物志上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6137.中国科学院植研所.国产鞣料植物简明图谱.北京:轻工出版社 195938.肖尊琰.怎样检验植物鞣料.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5939.肖尊琰.栲胶原料的采集和简易加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940.肖尊琰.栲胶.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41.赖永祺. 五倍子丰产技术.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42.机械工程手册编委会.机械工程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943.化工设计院.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胶带输送机,197544.基础化学工程编写组.基础化学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845.华东化工学院编.化工过程及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146.华东化工学院编.化工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147.柯尔森.J.M等.化工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048.张北何等编写.栲胶生产技术问答.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49.上海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50.苏元复.化工图算集(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5551.大连工学院化工机械系.蒸发设备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052.天津大学.化工传递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53.苏元复等.化工真图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5554.雷柯夫 M.B.喷雾干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5855.上海轻工业设计院.干燥技术进展第四分册喷雾干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56.孙达旺.栲胶生产工艺学.北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57.林秀兰.栲胶生产设计参考资料.福建:福建林学院,197958.Paturan J.M.By-products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120~12859.Paul H. Ajdrich,Greenville Del.U.S.Patent 3966654.(1976)60.刘钟栋.食品添加剂原理及应用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61.赵国玺.表面活性剂物料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62.S.Paul,Surface Coatings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hn Wiley & Sones,New York,(1985)63.钢竹安.香料生产基本知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5964.刘树文译.香料化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65.张文德. 植物鞣质化学及鞣料.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66.贺近恪. 黑荆树及其利用.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67.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8.周维书等.银杏叶及其制剂.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69.何坚等.香料化学与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70.金琦. 香料生产工艺学.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71.范成有. 香料及其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72.龙康候等. 萜类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73.Pinder A R. 萜类化学. 刘鋳晋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74.黄有识. 芳香油化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75.陈騊声. 林产化工与产品.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76.宋启煌. 精细化工工艺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77.孙宝国、何坚. 香料概论——香料、调配、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78.焦启源. 芳香植物及其利用(上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79.林进能等. 天然食用香料生产与应用.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80.杨庆贤. 天然樟脑生产过程与设计.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81.陈煜强等.香料产品开发与利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2.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辞典.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3.李淑秀.中国树木提取物化学与利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1986,298~30584.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85.山德尔曼(德)著.天然树脂、松节油和木浆浮油化学和工艺学.王定选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86.李民栋.松脂和脂松香高沸点中性物组成分离分析方法综述.北京:林产化工通讯,1992,(6):29~3187.杨东海编译.松香再加工及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72~7988.周维纯等.松针叶维生素粉生产技术研究.林产化工通讯,1993,(5):689.周维纯等.连续式松针叶维生素分生产工艺研究.林产化工通讯,1994,28(6):890.王金秋等.粉状松针膏饲料添加剂在制备与贮存过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的研究. 林产化工通讯,1989,5:1491.周维纯等.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萃取新工艺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1993,13(2):15992.周维纯等.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稳定性的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1996.16(2):3993.周维纯等.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质量的研究.林产化工通讯,1992,3:1594.周维纯等.针叶维生素原浓缩物和针叶叶绿素铜钠制备工艺研究.林产化工通讯,1995,29(4):795.廖传华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工艺开发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6.唐传核主编.《植物生物活性物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7.贾之慎等.《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食品科学,1990,11:198.凌关庭等. 食品添加剂手册(上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99.何达崇等. 茶多酚(POT)对油梨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3):103100.陈为均对.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4,6(2):74 101.葛宜掌对. 茶叶天然咖啡因提取方法进展. 精细化工,1996,13(2):55102.秦玉楠. 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 精细化工,1993, 2:37103.汪东风对. 茶叶多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1):63 104.李军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多酚的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3):42 105.陈冲等.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精细化工,1997,14(6):19 106.杨义芳等.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概况.江西药学,1996,4:7107.杨义芳等.银杏叶及其制剂的开发应用近况.中成药,1995,17(11):40108.张卫明等.江苏银杏资源调查研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1:1109.张卫明等.银杏叶黄酮干浸膏的制备工艺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1:27110.丁建国.吸附剂吸附-解吸法提取银杏苦内酯.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1:30111.张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12.割米达夫著,杨本文译.植物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13.方允中,郑荣粱.自由基生物学的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4.赵宝路.氧自由基和天然抗氧化剂.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5.金饮汉.微波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