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
一、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称霸原因:
政治方面 对外政策 优越自然条件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打起了 “尊王攘夷”的旗号,顺应民 心。 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经济富庶;
2、齐桓公完成霸业的标志
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
晋文公是
怎样称霸的?
看
1. 重耳流亡
2)弱小诸侯国被兼并,促进国家的统一进程。
3) 强大的诸侯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加速了 民族融合。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
1、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赵 晋 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 楚、秦、燕
魏
2、七雄(名称,位置)
韩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燕 燕 赵 齐
秦 秦
楚
魏 韩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消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学习测评 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B )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天子 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3.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B ) A.葵丘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4.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 域较大的国家
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 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1.军队、刑法 2.礼仪教化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 立的?
前770 公元前
周平王 年,周平王 洛邑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东 周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 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五霸
你知道“春秋五霸”吗? 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燕 赵
齐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
秦
楚
魏 韩
张仪画像 张仪是连横主张的代表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合 纵 合 众 弱 以 攻 一 强
:
:
小讨论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积极: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图
说
史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晋文公成为霸主
• 重用贤能 • 发展生产 • 训练军队 • 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的中原霸主地位。
城濮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有关楚庄王的
成语故事你知 道吗?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探究:春秋争霸战争带了什么社会影响?
1)长期残酷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严重的 灾难。
本课学过的 成语有哪些?
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远交近攻 朝秦暮 社 会
奴隶社会瓦解
(前770--前476)
由统一走向分裂 由分裂走向统一
封建社会形成
(前475--前221)
燕 赵 秦 魏 韩 楚
填 一 填
齐
想一想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与春 秋时 期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著名 的战例? 提示: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明显扩大,战 争目的也由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 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 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 著名战例: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
孙庞斗智:桂陵之战
春秋五霸
晋文公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宋襄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一、是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表现在诸侯不
听天子命令,政令征伐自诸侯出。 二、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天
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国 国君,春秋时 期的第一个霸 主。
齐桓公为什么 能首先称霸?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秦赵)
“纸上谈 兵” 廉颇
赵括
长平之战形势图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合 纵 合 众 势 以 攻 一 强
秦
为什么 六国合 纵抗秦 不能成 功?
苏秦画像
苏秦是合纵主张的代表
:
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失败的原因:
1、秦用贿赂、威胁以及“连横”策略等手 段 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2、五国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