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法国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法国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法国的经贸关系中国与法国的经贸关系【简史】法国在上古时代是高卢的一部分。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征服高卢。

公元五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法国成为独立的国家,拥有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版图。

10世纪末,改名为法兰西王国。

15世纪未、16世纪初,法兰西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1792年8月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48年2月,法国资产阶级再次发动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三年后,拿破仑的侄子发动政变成立第二帝国。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第三共和国成立。

"一战"期间,法国参加协约国,在与同盟国作战中获胜。

"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法国,1940年6月,贝当政府投降,第三共和国覆灭。

1946年第四共和国成立。

1958年9月28日,戴高乐主持制定并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新宪法,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现任总统雅克·希拉克于1995年5月7日当选。

现任政府总理为社会党总书记若斯潘,1997年6月2日被任命。

【自然资源】法国能源自给率为51.6%。

铝土矿、铀矿储量在西欧各国中居第一位,铁、钾盐也相当丰富。

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6%。

【经济状况】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列世界第四位。

1999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4,866亿法郎,增长率为2.9%。

消费物价上涨率为0.5%、失业率为10.6%(1999年底)。

第三产业在法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8%,其就业占就业人口的67.9%。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2%。

钢铁、汽车和建筑业是法国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新兴工业如核能、石油化工、航空、宇航等部门发展较快,技术先进,航空和宇航工业居世界第三位。

法国还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是西欧第一农业大国,其大麦、小麦、玉米、马铃薯、葡萄、牛肉和猪肉的产量均居西欧各国之首。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

法国是世界第四贸易大国和第四出口大国。

法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主要军火出口大国之一。

【基础设施】法国的基础设施完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通讯和交通运输手段。

法国的电力主要来源于核电、火电和水电,1998年净发电量达4,870亿千瓦/时,其中76%为核电。

法国电力公司承担几乎全部电力的生产。

此外,法国在研究和应用太阳能、潮汐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等方面的技术也较先进。

法国电话网络已全部实现数值化,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电话网之一。

移动电话在法国也较发达,移动电话网已覆盖全国居民区的97%,1998年拥有545万移动电话用户。

法国70%以上的进口物资和30%左右的出口货物通过海运,主要海港有:马赛、勒阿弗尔、敦刻尔克。

1997年全国有可通航水道8,500公里,有拖船和驳船2,000条,运载能力为129.3万吨。

1997年铁路线总长近31,821公里,包括14,18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和6,678公里的高速火车专用轨道,并保持着高速火车的时速世界记录(515公里/小时)。

法国的公路网总长度为97.35万公里,居欧盟之冠,其中高速公路8,864公里。

法国机场星罗棋布,国内与国际航线四通八达,与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的约200个城市通航,全世界约300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在法国机场起降。

【重要商品市场容量和竞争状况】法国是一个市场容量较大且竞争十分激烈的买方市场,其进口规模较大,1999年进口额为17,173.54亿法郎。

从进口商品类别来看,由于法国国内能源缺乏,石油等能源产品进口量大,另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也需依靠进口。

目前,中国产品在法国市场上所占比重不断扩大。

根据法国海关的统计,1999年中国出口商品总值占法国进口商品总值的2.8%,中国是法国的第九大供货国。

【居民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爱好】法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服饰比较随意,讲究舒适和突出个性。

在正式的社交场合,对着装的要求较严格。

法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法国菜不仅做起来复杂,强调色、香、味、形,吃起来也很有讲究,从进餐程序、酒与菜的搭配、餐具和酒具的形状乃至服务员上菜倒酒的方式都有严格的规矩。

蜗牛与肥鹅肝是最有特色的法式菜。

法国的葡萄酒、香槟和白兰地(又称干邑)享誉全球。

法国人待人接物十分注意礼节,礼貌用语不离口。

【基本情况】中法经贸关系源远流长。

新中国成立后,法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我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每年一次的经贸混合委员会的召开和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使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双边贸易额由建交前的年平均3,000万美元,逐年递增:60年代年均贸易额为1.1亿美元,70年代3.7亿美元,到了80年代增至14亿美元,90年代超过了40亿美元。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99年中法贸易额为67.05亿美元(欧盟第三),其中我出口29.2亿美元,自法进口37.85亿美元;2000年1至7月中法贸易额为39.84亿美元,其中我出口20.37亿美元,自法进口19.47亿美元。

我对法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有:家电及电子信息产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塑料制品等;自法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飞机、汽车、发电机组、纺织机械等。

1964年中法建交后,两国签署了下列主要经贸文件:(1)《中法海运协定》;(2)《中法发展经济关系和合作的长期协定》;(3)《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4)《关于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的协定》;(5)《中法航空运输协定》等。

【中资企业状况】中国在法国设立经贸机构,始于1980年。

据不完全统计,在法国的中资机构现有70余家,其从事的经济活动大多以贸易活动为主,非贸易投资数量不多。

总的来讲,这些中资企业规模不大,人员较少。

【在华投资合作状况】近年来法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对华投资势头较好。

截至2000年6月,法在华直接投资项目1650,个,协议投资额53.58亿美元,实际投入39.41亿美元,在欧盟国家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英国和德国,其中绝大部分为生产性企业。

中法之间建立的合资(作)企业主要有:天津王朝酿酒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天津阿尔斯通水电设备公司及大连西太平洋炼油厂等。

【发展经贸业务的建议】1.法国是欧洲联盟的成员国,是高度一体化的"欧洲合众国"大市场中的一部分。

因此,在开拓法国市场时必须要有欧洲整体市场的全局观念,以此为出发点来考虑在法国投资设点,建立销售网,并从欧盟的反倾销法和竞争法来考虑制定在法国的销售发展战略,从欧盟的技术法规和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来考虑研究和开发新产品,不应把法国市场作为一个孤立的市场来看待。

2.法国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市场经济国家,凡是依法注册的公司都可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

所以,我国公司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在法国市场上打开销路,必须选择好进入市场的渠道,选择好自己的贸易对象。

我国出口的原料性商品应尽可能与工业用户直接成交,或同负责直接向工业企业供应原材料的专业进口商打交道;规格较多、市场稳定的商品,可通过我外贸公司的分拨仓库,用供应现货的方式直接向用户或零售公司批发,也可和综合性的进口兼批发商合作;档次高和价格昂贵的商品,应争取与大百货公司和专业商店建立直接的供货关系,以保持高档商品的身价;对质量有保证的中档日用消费品和商品,应争取与连锁超市、大众商店、邮售公司的采购部门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

要特别防止一些进口商将我中高档商品转卖给廉价商店和摆地摊的小贩。

3.去法国招商前应做好准备,出发前两个月应对招商项目进行精选。

根据法国产业的特点和事先掌握的情况,对本地区的招商项目进行排队精选,选择国内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数量15个左右为宜。

编写好中法文或中英文的项目详细介绍,提前1个月左右的时间寄到我驻法使馆经商处,以便我经商处有较充分的时间向法国有关企业介绍项目,使法方对项目有兴趣的企业也有所准备。

在人员精干的招商小组抵法后,双方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商谈,使招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4.国内公司去法国进行直接投资,经营进出口贸易以外的服务业或生产性企业,需要谨慎从事,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

要研究投资环境(包括周围的环境)、法国的各种法律制度、行政法规,寻找律师咨询,并应书面征求我大使馆经商处的意见。

可行性研究应在完全客观公正的条件下进行。

要避免因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走过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与法规】法国作为欧盟的成员国之一,必须同其他成员国一样遵循欧盟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而且,受欧盟共同贸易政策的约束,不能单独与第三国签订贸易协定。

法国政府对对外贸易的管理,主要是通过颁布法律、法令和对进出口商的通告进行,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

在当前世界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法国在标榜自由贸易的同时,实行鼓励出口和对某些产品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政策。

另外,在不违背欧盟的共同外贸法规的前提下,法国政府也制定一些重要的外贸方针政策,有些要由国家元首或政府的最高首脑过问并确定。

并且法国还设有一个从属于总理府的由外交部经济司、经济财政部对外经济关系司及工业部、农业部、装备部等专业部门有关负责人组成的部际委员会,负责研究、审定外贸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

各项外贸政策及法规的实施由各有关部门负责。

法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并不正式制定外贸进出口计划,但有关部门对每年的外贸进出口都作预测。

经济财政部下属的对外经济关系司、国家经济研究与统计局以及各大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金融货币、对外贸易等各项指标都分别进行预测,政府根据各部门对市场的预测和当时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情况,对某些产品的进出口进行干预,予以鼓励或限制。

法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乃至全方位的经济政策,无一不是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因此,法国的外贸政策虽遵循欧盟共同政策的大框架,但也无不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则。

【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对外贸易在法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1999 年,法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上升至35,585.5亿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9%。

其中进口17,173.54亿法郎,出口18,411.96亿法郎,顺差1,238.43亿法郎。

在世界贸易大国的次序序上位居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1999年法国的十大主要贸易伙伴是: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美国、比利时-卢森堡经济联盟、荷兰、瑞士、日本和中国。

【主要进出口大类商品】法国的主要进口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矿产品、热带农产品、机器与运输设备、日用消费品;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车、航空航天设备、化工产品、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农业食品和军事设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