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有
【教学目标】
1.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显示《新华文摘》网页截图: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阿根廷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由阿根廷的一支南极探险队发现的这些化石包括部分颅骨、脊背上的部分骨板和其他骨骼。
这些化石好像属于一种新的食草恐龙,具有鸟臀目恐龙的特征。
师:请把这段文字归纳成一句话。
生: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生:恐龙如何在南极生存?
生: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了南极?
……
屏幕显示: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师生齐读屏显内容。
师:让我们随着阿西莫夫的脚步来见证一个伟大学说的证明。
板书课题。
目标导航,有的放矢
1.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朗读,整体感知
1.作者针对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提出了哪些问题?
2.对于这些问题,作者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3.作者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最后证明了什么样的理论?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勾画出关键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之后学生独立思考,经过个别发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三、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读文章,明段意;并层意,括内容;清思路,解主旨。
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逻辑(从现象到本质)
四、研读赏析,精讲点拨
(研读一)作者自己提出“大陆漂移说”时是否百分百的肯定?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假说成立的?
1.根据作者的假说,你来说说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极大陆?(提示:假说推论部分的顺序是什么?)
2.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要求:1.朗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
2.小组合作,碰撞思想火花。
3.班内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学生阅读查找之后,4人小组讨论。
分享展示:
追问:根据作者的假说推论出,南极应该有恐龙化石。
那么南极有恐龙化石吗?
理出文章的思路,屏显:观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用已有知识推理验证→得出结论。
这是一种现代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叫假说演绎法。
百度百科“假说演绎法”词条截图,师生齐读。
教师强调假说演绎法的过程。
显示: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假说,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师生齐读屏显内容。
(研读二)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①作比较。
“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鲜明具体地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②打比方,“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诠释“板块构造”理论时,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③列数字,准确而具体,令人信服。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④举例子,说明具体真切易懂。
为了说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列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我的主题归纳
2.我的技巧借鉴
3.我的拓展延伸
道理提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理解: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他们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
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
)
举例:物理学上的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生物学与医学的发展;考古学的新发现,一次次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各种科学之间都有相通之处,两种不同科学可以利用相通之处联系起来;……
六、情感体验,反思升华
引入阿西莫夫的介绍:阿西莫夫(1920-1992),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他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代表作中《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他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