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世界自由贸易区经验(1)

鉴世界自由贸易区经验(1)

鉴世界自由贸易区经验 探索中国保税区转型升级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的深度解读
设立的背景
在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中,贸易体系有 WTO(世界贸易组 织),金融体系有 IMF(国际货币基金体系),但受阻于多哈回合 服务贸易的国别分歧,投资体系至今尚无具有广泛性和约束力的全 球投资协定。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在国际经贸活动中 多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以美国 为主导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双边投资协定212年范本 (BIT 2012)”正日益引领全球贸易新规则。在美国主导推动的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 伙伴协议(TTIP)”新自由贸易协定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 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跨越两大洋的全球多边投资协定(BIT)正 逐渐重塑国际贸易、投资、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征
经济自由区所谓的自由,更多意义上是 指在特定区域内贸易、物流和关税的自由, 核心是通过放松管制,加快货物进出、人 员往来、资金流动、信息传递。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征
1、自由区的功能定位综合发展
各国、各地区自由贸易区从设区之初,就明确该国政 治管辖下,处在关境之外,受海关治外法权保护,无贸易限制 的关税豁免区域,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具有“境内关外” 性质的特殊区域。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功能是进出口 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商业或工业性简单加工、商品展 示及金融、货运等服务贸易功能。区域功能范围较宽,加 工、物流一般是主业,同时金融、保险、商贸、中介等第 三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上成效显著。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征
2、自由区的管理和法制保障健全完备
各国、地区都是先立法后设区,以严密的法律法规保障 自由贸易区健康发展。除国家立法外,所在地方政府还制 定了相应的条例规章,规范自由贸易区的各种活动,使管理 者和投资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03年,台湾分别颁布 了《自由贸易区设置管理条例》、《自由贸易港区货物通 关管理办法》等法律和操作规则。正是由于相对完备、有 效的法制环境,遵循信赖、简化和服务的原则,自由贸易 区才体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和便捷,管理手段实现了灵活、 高效,显现了较强的生命力。
欧洲自由贸易区发展概况和特点
3、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 1959年,为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爱尔兰政府决定成立香农自由空 港开发公司负责推进当地航空业的发展。1960年,香农开发公司围绕香农 机场进行深层开发,在紧邻香农国际机场的地方建立了世界上最早以从事出 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以其免税优惠和低成本优势吸引外国特别是美国 企业的投资。香农自由贸易区占地600英亩,拥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基础设施, 航空运输、陆运与海运交通极为便利;周边高校科研力量雄厚,有着良好的 科研与实业相结合的传统;区内提供优惠的鼓励投资的税收、融资、财政等 方面经济支持,有着健全高效的配套服务业。目前,区内有110家外商投资 企业,雇员总数约7,500人,年出口额约25亿欧元,主要有航空运输、租赁及 相关服务企业、信息通讯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设计和组装企业、 国际金融及财务服务企业、国际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企业及制药、电子及机械 设备等制造业企业,包括通用电气公司、西屋公司、富士通等跨国公司。
解释 (Free Trade Are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国家或地区或单独关税区组成的区内取 消关税和其他非关税限制,区外实行保护 贸易的特殊经济区域或经济集团。如北美 自由贸易区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 哥)、东盟自由贸易区(包括东盟10国) 等。
解释
欧洲自由贸易区发展概况和特点
1、德国汉堡自由港 汉堡自由港依托汉堡港而建立,由一条被称为“关 界围墙”(长23.5公里,高3米)的金属栅栏与其他港 区隔开,进出自由港的陆上通道关卡有25个,海路通 道关卡有12个。汉堡自由港面积约16.2平方公里,拥 有180多万平方米储存区,建有160万平方米的集装箱 中心,并设有火车站。外国货物从水上进出区自由, 有的须申报,有的不须申报,均不征关税;外汇交易 均不作限制,方便企业间贸易活动
亚洲自由贸易区发展概况和特点 韩国:
马山出口加工区是韩国于70年成立的 外国人专用出口加工区,总面积79万平方 米,是韩国国家级工业区。三十多年来, 出口自由区实践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建立出口商品基地”的建区宗旨,被世界 加工贸易协会评为成功范例。近年来,韩 国通过试点,将仁川、釜山•镇海、光阳等 三地划为经济自由区。
韩国
1、釜山地区 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位于在建中的釜山新港周围,包括釜山市江西区以 及庆尚南道镇海市各一部分,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自由区分为新港湾•物流• 流通区、商务居住区、海洋运动娱乐休闲区、专业教育•R&D区、知识产业区 等5个区,区域之间互相联合。新港湾总面积为324万平方米,采用官民合资 的形式投资,总投资额达76亿美元,到2011年为止建成30个泊位。CSX、三 星、韩进等公司进行了投资。港湾腹地工业园总面积为93万平方米,总投资 额达4.6亿美元,鼓励对物流、仓储、组装加工、包装设施等进行投资。釜山 科学产业园总面积为65万平方米,鼓励对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新材料、 IT、R&D等领域进行投资,其中外国人专用园区总面积为9.2万平方米。同时, 机械、电子、专业教育、R&D区623万平方米,物流、流通、休闲娱乐区656 万平方米,尖端零部件•材料区388万平方米。自由区税收7年减100%,之后 3年减50%。租用期为50年,每年按照土地价格1%为基准、政府还对土地收 购费及建筑物租用费的各30%、50%进行2年补贴。此外还有雇佣补助金、 教育训练补助金、顾问费用等资金方面的支援。
自由贸易区的解释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 为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 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 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 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 组织。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 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 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 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
台湾
近年来,设置自由贸易港区(简称自由港区)是台湾建设亚太地 区营运中心的第一大策略。自由港区要求设置在国际港口或空港附近, 通过简化贸易管理和海关监管程序,促进货物自由流通,扩大港区深 加工增值业务,提高货物中转集散能力。按照台湾有关部门的预测, 自由港区计划实施后,平均每年可分别为台湾带来新增出口和新增产 值1200多亿元新台币,新增进口880多亿元新台币,可累计创造近17 万人次就业机会。自由贸易港区按照境内关外的观念设计,区内货物、 设备免税,可以从事零组件组装等较深层次之加工,弹性放宽国际商 务人士(包含大陆人士)申请入境签证之程序,提供展览、贸易活动机 能,雇用外劳人数可以达到40%。按照台湾有关方面的规划,第一批 纳入自由港区的有“一空四海”五大区域,规划总面积10.869平方公 里,2005年底,所有的自由贸易港区进入全面招商营运。
设立的背景
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 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 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 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
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
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 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 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
韩国
2、仁川地区 2003年8月仁川市被政府指定为自由经济区,以吸引国外投资和 促进跨国商业发展。仁川自由经济区由松岛、永宗和青萝三个地区组 成,规划开发面积2万公顷,计划投资125亿美元。自由经济区将在 2020年前分两期开发,将创造484万个新就业岗位,国内生产总值年 增长达到1个百分点,成为韩国向东北亚中心起飞的平台。将松岛地 区建成国际商务和高新技术中心,包括国际业务区的知识信息产业区 和尖端生物产业区,还有未来型住宅区,引进国际商业中心、IT、BT、 有关R&D的世界企业,成为尖端知识产业的产地;把仁川机场所在的 永宗地区开发为航空和国际物流中心;青萝地区辟为国际金融和旅游 中心,设有超高层国际金融中心和为外国人工作和居住区,全面的体 育设施及花卉区、各种公园等,将建设成世界最美丽的新城市。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征
3、自由区的管理机构权威性强 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自由贸易区区 内实行统一管理,效率高,授权上大体相近,都是港区合 一,成立经联邦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自 由贸易区的整体事务,投资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有权审 批项目立项。特别是着眼于自由贸易区与城市功能的相互 促进,开发区域面积大,一般都超出中国的特殊监管区域, 有利于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带动了周边城市经济发展。
台湾自由贸易区发展概况
兼具自由贸易区特点的出口加工区制度蓬勃发展,是台湾外向型 经济成功转型的标志之一。1965年1月台湾公布“出口加工区设置管 理条例”,先后成立高雄、台中、楠梓加工出口区。台湾出口加工区 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备,收费标准低于其它地区。在税收方面,投 资企业进口自用机器设备、原料、半成品等免征进口税,产品出口免 征出口税;营业后头5年免除营业税、商品税和企业所得税,5年后的 企业所得税也只课18%;利用再投资,其数额低于年所得额的25%时, 免征所得税。为从整体上调整加工出口区的功能,以高科技、高附加 值产业为发展导向,进行扩区转型规划,1997年以来,台湾在高雄、 台中港区及其附近区域,相继成立中港园区、成功物流园区、临广园 区等以海空联运为主的仓储转运区,吸引生产厂商将关键性零组件、 半成品汇流至专区内组装,经由仓储转运、制造业前后道工序作业, 将产品行销到世界各地,并带动关联性产业活动,成为集海、空航运、 金融、商品与人力流通、科技开发及产业综合的运作型态。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