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旅游中外民俗-中国中南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旅游中外民俗-中国中南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土家族饮食
土家人喜欢酸辣菜肴,喜欢饮酒。 腌熏腊肉是土家族最有特色的风味 菜。土家族还擅做糯米粑粑、甜酒、 团馓等。
土家族民居
土家族的房屋一般 靠山或近水,成老 虎坐山形状。多数 人住的是干栏屋; 有的是半边厢房的 立柱悬成吊脚楼。
土家族传统节日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土家族 的传统节日有“土家年”、“四月八”、 “六月六”等。其中土家年最为隆重, 俗称过“赶年”,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 天过年相传跟土家族祖先为了抗击外来 侵略,提前吃年饭以出征迎战有关。
壮族工艺品
壮锦是壮族的传统 纺织工艺品
铜鼓是中国青铜文 化中的一株奇葩。
花山崖壁画
2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创作的 “花山崖壁 画”是极为珍贵的人文景观,世所罕见。
壮族禁忌
壮族人禁忌较多。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 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 灶台。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 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 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礼物,做孩子的干 爹、干妈。壮族是稻作民族,以蛙为民族守护 神,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 吃蛙肉。
其中以过苗年 最为隆重。
苗族游艺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
苗族的“飞歌”高亢 嘹亮,极富感染力; 舞蹈有芦笙舞Leabharlann 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
舞最为普遍。
苗族工艺
苗族蜡染、银饰、刺 绣、挑花、织锦等工 艺非常精致美观,有 很高的艺术水平。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 拜,近代以来,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 教。
土家族工艺
土家锦(西兰卡普) 布是土家族妇女独特 的织锦工艺品,仅织 锦图案就达数百种。
土家族文化艺术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绚丽 多彩。土家族擅长舞蹈, 传统舞蹈有摆手舞、跳 丧、八宝铜铃舞等。其 中摆手舞影响最广,是 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 传统歌舞形式。土家族 戏剧“茅古斯”模拟远 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 事情节,并通过舞蹈、 道白来表达内容,从形 式到内容,都别具一格。
苗族
苗族人口约894.01万,主要聚居在贵州、云 南、湖南、广西等省区。相传,苗族起源于 5000多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 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由于苗 族地域分布广泛,服饰和习俗差异较大,故被 世人称为“红苗”、“白苗”、“黑苗”、 “长裙苗”、“高坡苗”、“水边苗”等,不 下数十种。
壮族民居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 壮族的传统民居是干栏 式木楼,木楼上面住人, 下面圈牲畜。屋内的生 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 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壮族游艺民俗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 被誉为“歌仙”的刘三 姐,就是壮族民间歌手 的典型代表。每逢农闲、 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 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 活动,壮族人称之为 “歌圩”。 “歌圩”还 是娱乐和青年男女社交 恋爱的场所,在三月三 歌节上,要举行搭彩棚、 摆歌台、抛绣球、碰红 蛋、择佳偶、放花炮等 活动。
壮族饮食
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 主食。 壮族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壮 族人在三月三吃色彩鲜艳的五色饭;每到春节和端午 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 究
典型食品: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 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 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土家族
土家族 土家族人口约8023.81.万人,主要分布在湖
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的丛山之中。 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土家族没有本民族
文字。 土家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是他们的
主要副业。 土家族信奉多神,崇拜土王(祖先神)。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的服饰布料多为自纺 自织的土布。男装为对襟短 衫,钉上七对、九对、十一 对不等量的扣子;穿白布围 脚和青、蓝布的大筒裤,在 膝至踝上缠“布裹脚”;爱 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 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 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 裤,头缠圈形的墨青丝帕或 布帕。
7 中南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壮族、苗族、瑶 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中南地区 部分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历史、生 产方式、工艺美术、宗教与世俗信仰等 特点,熟悉其在衣、食、住、节庆、礼 仪、游艺等方面习惯和禁忌。
6.1壮族
【导入案例】 三月三歌墟
壮族民族概况
壮族人口约1617.88万,是我国人口最多的 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 族历史悠久,在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中国 东南沿海就居住着“百越”族群,壮族就是由 “百越”的一支发展形成的。
苗族饮食
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苗族喜食 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 汤鱼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拦路 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 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苗族待客的 饮料为苗族油茶。
苗族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 苗年 四月八 龙舟节 吃新节 赶秋节等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20世纪
50年代创制了拉丁拼音文字。壮族信仰多神,
崇拜祖先。佛教、道教对壮族影响也很大。
壮族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 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 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 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 间系精致的围裙,穿绣花鞋, 戴耳环、手镯和项圈;小伙 子多穿无领右大襟和对襟两 种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包头巾,穿布鞋。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1956年制定了苗 文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苗族民居
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 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 结构。建筑在山区的吊 脚楼,一般分为两层, 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 畜或堆放杂物。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 丽。苗族妇女的服装堪称中 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 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 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百褶裙是苗族女装的一大特 色,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 天性,素有“花衣银装赛天 仙”的美称。苗族男子的装 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 短衣或右衽长衫,小腿上缠 裹绑腿,头缠青色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