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1ppt课件
分离工程
教师:何寿林
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地位:专业基础课 ■前期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重点: 1.基本概念的理解
2.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 3.对设计、分析能力的训练 4.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应掌握:
◆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 ◆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 ◆强化、改进操作途径 ◆对新分离技术有一定了解
上述原因促使:
传统分离过程不断改进和发展 例:反应精馏;吸附;… 新分离方法不断出现和实现工业化应用 例:膜分离;热扩散;色层分离;…
返回
1.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一类:机械分离
特点:被分离物为非均相 简单的将混合物分开 如:过滤、沉降…
化工原 理内容
二类:传质分离 包含: 平衡分离过程;速率控制分离 特点:被分离物为均相
优点:集原分离过程之所长,避其所短。 适用于: 特殊物系的分离。 ◆萃取结晶(加和结晶) 分离:①挥发度相近的组分。
②无机盐生产(优点:节能)
溶剂可萃取出部分水。
◆吸附蒸馏
气一液一固三相分离过程
吸附分离优点 :
分离因子高,产品浓度高,能耗低。
缺点:吸附剂用量大 ,收率低。 ——形成互补
◆电泳分离
不同蛋白质在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中,其溶解度不 同,在电场作用下,这些带电的溶胶离子在介质中的 泳动速度不同,实现不同蛋白质的分离。
微孔过滤(MF):
目的:溶液脱离子,气体脱离子
进料
颗粒、纤维
(液体和气体)
溶剂、水、 气体
推动力:压力差(~100kPa) 传递机理:筛分 膜类型:多孔膜
超滤(UF):
目的:溶液脱大分子,大分子溶液脱小分子,大 分子分级。
进料
胶体大分子
溶剂、水
推动力:压力差(100~1000kPa) 传递机理:筛分 膜类型:非对称性膜
返回
1.3.3 过程的集成
一、传统分离过程的集成
合理组合传统分离过程,扬长避短,达 到高效、低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共沸精馏与萃取集成
环己烷 +苯
环己烷+丙 酮共沸物
环己烷 丙酮+水
丙酮
水
丙酮
纯苯
水
优点:无污染
二、传统分离过程与膜分离的集成
将膜技术应用到传统分离过程中 ◆渗透蒸发
用来分离挥发性液体混合物,恒沸、近沸点物系。 ◆蒸汽渗透 例:发酵液脱水制无水乙醇
V
吸
相态 介: 理: 用:
收 蒸
L或V
MSA :
气体或 液体
液体吸收 剂(MSA );加入
挥发度( 蒸汽压) 有较大差
由催化裂化 装置主蒸塔 顶产物中回
出
热量(
别
收乙烷及较
L
ESA)
轻的烃。
萃
取
MSA
或 共
L或V
沸
精
馏
原料
相态 L:
汽、液 或汽液 L 混合物
液体溶剂( MSA)或塔 釜加热(
ESA)
反渗透(RO):
目的:溶剂脱溶质,含小分子溶质溶液浓缩。
进料
溶质、盐 溶剂、水
推动力:压力差(1000~10000kPa) 传递机理: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溶解、扩散模型 膜类型:非对称性膜或复合膜
渗析(D):
目的:大分子溶质溶液脱小分子,小分子溶质溶
液脱大分子。
进 料
扩散
净化液 接受液
液
推动力:浓度差
闭路循环系统:
将过程所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回收和
循环使用。
产品
原
料
1
1
1
废
物 2
废
物 2
排除
2
1—单元过程;2—处理
实现分离与再循环系统使废物最小化的方法: ●废物直接再循环
例:废水
●进料提纯
例:氧化反应采用纯氧
●除去分离过程中加入的附加物质
例:共沸剂、萃取剂
●附加分离与再循环系统
例:分离废物中的有效物,循环使用
1.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 类和特征
1.2.1 平衡分离过程 1.2.2 速率分离过程
返回
1.2.1 平衡分离过程
混合物 分离设备
产品
分离媒介
分离媒介:能量、物质、压力 平衡分离过程——借助分离媒介,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
成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 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配。
水与醇形成二元共沸物,共沸点:78.15℃, x=0.894(mol)
三、膜过程的集成 优点:取长补短 例:分离悬浮液为高固体含量物料
将超滤、反渗透、渗透蒸馏组合在一起。 返回
膜类型:离子交换膜
热扩散:
顶瓶
温度 梯度
底瓶
热线 冷壁
原理:
先建立稳定的温度梯度, 气体中较轻的组分向热线 方向飘逸,再建立稳定的 浓度梯度,热线附近的气 体由于密度较小流向上顶 瓶;冷管壁附近的气体由 于密度较大向下底瓶流动。
速率分离过程特点:
■节能 ■环保优势 ■新的方法
返回
1.3.分离过程的集成化
例2:二甲苯生产
放
混合二甲苯 循环混合二甲苯
3
H2
空
轻烃类 非芳烃
苯和甲苯 芳烃
H2
乙二醇
12
45
9
3 H2
678
10 11 13
石脑油 进料
12
重芳烃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和邻二甲 苯
1-重整反应器;2、13-汽液分离器;3-压缩机;4-脱丁烷塔;5-萃取塔 6-再生塔;7-甲苯塔;8-二甲苯回收塔;9-冷却器;10-结晶器; 11-异构化反应器;12-熔融塔
与化工分离过程密切相关的有:
●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有效利用率、 回收利用率、循环利用率;
●开发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善生产操作条 件,以控制和消除污染;
●采用生产装置的闭路循环技术;
●处理生产中的副产物和废物,使之减少和消除 对环境的危害;
●研究、开发和采用低物耗、低能耗、高效率的 “三废”治理技术。
乙
烯
循环乙烯
放 空
水
水
放 空水
氢
12
C 2H 4H 20 C 2H 5OH
345 6 7
乙
醛
水
93% 产品
8 9 10
废水
废水
1-固定床催化反应器;2-分凝器;3、5、9-吸收塔;4-闪蒸塔;6-粗馏塔; 7-催化加氢反应器;8-脱轻组分塔;10-产品塔
涉及分离过程:吸收:3、5、9; 精馏:6、8、10;闪蒸:4
● 原料:石脑油 沸程120~230K
●加氢重整后得到:轻油 非芳烃 苯 甲 二甲苯 高级芳烃目的产物为 对二甲苯
● 特点: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沸点℃ 熔点℃
144.411 ﹣25.173
139.104 ﹣47.872
138.351 13.263
● 涉及到分离过程:精馏:4、7、8 萃取:5、6 结晶:10
目的产 物
总 结:
● 原料的净化与粗分
● 反应产物的提纯
● 药物的精制和提纯
● 精选金属的提取
● 食品除水、除毒、病毒分离、同 位数分离
● 三废处理
返回
1.1.2 分离过程在清洁工艺中的 地位与作用
清洁工艺:生产工艺和防治污染有机的结 合,将污染物减少或消灭在工艺过程中。
——面向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重大课题。
控制释放
将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以一定形式与膜 结构相结合,使这些活性物质只能以一定速度通 过扩散等方式释放到环境中。
膜生物传感器 由生物催化剂酶或微生物与合成膜及电极转
换装置组成,模仿生物膜对化学物质的识别能力 制成,为酶膜传感器和微生物传感器 。
返回
1.3.2分离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
复合分离过程
被溶解的组分与吸收剂中的活性组分发生反应 ,增加传质推动力。
化学萃取——化学反应与萃取相结合
溶质与萃取剂反应。如:络合反应;水解;聚合
反应(催化)精馏——化学反应与精馏相结合
例:酯化、皂化、酯交换、胺化、水解…
膜反应器——优良分离性能与催化反应相结合
例:利用多孔陶瓷膜催化反应器,进行丁烯脱氢 制丁二烯。丙烷脱氢制丙烯。
传递机理:筛分、微孔膜内的受阻扩散
透过物:小分子溶质或较小的溶质
截留物:截留﹥0.02um离子、截留血液﹥0.005um离子 膜类型:非对称性膜或离子交换膜
电渗析(ED):
目的:溶液脱小离子,小离子溶质的浓缩、小离
子的分级。
浓电解质
产品
+
-
极
极
阴离子交换膜
进料
阳离子交换膜
推动力:电化学势
传递机理:反离子经离子交换膜的迁移
目的:实现清洁工艺 使物料能量消耗最小;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
1.3.1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 1.3.2分离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 1.3.3 过程的集成
返回
1.3.1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
目的:
改善不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因数, 减少设备、操作费用、节约资源和能 源。
化学吸收——化学反应与吸收相结合
平衡分离过程的分离单元操作
原料 分离媒 分离原 工业应
闪
相态: 介: 理: 用:
蒸
减压 挥发度( 海水淡化生
液体
蒸汽压) 产纯水;吸 有较大差 收液的解吸
别
。
原料 分离媒介:
石油裂解气
精
相态: 热量,有时 汽、液 用机械功
的深冷分离 ;苯、甲苯
馏
或汽液 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