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讲义稿ppt
❖ 虽不脱林黛玉诗词那种清新雅丽的韵味,但它 们又蕴含着不屈的豪气,抒写着叛逆的抱负, 显示了与其他篇章不同的个性特征。”
三、营造小说意境,推动情节发展
❖ 《红楼梦》是一部卓绝的小说,但同时又 是一首耐人寻味、咀嚼不尽的长诗。因为 《红楼梦》是高度诗化的小说,有着浓郁 的诗的氛围和深广的意境。
❖ 而且这些优美的诗词曲赋自然地熔化在小 说的人物、情节、主旨之中,贯穿在全书 庞大复杂的艺术结构中,与叙事的散文完 美地结合,成为全书结构的粘合剂与故事 情节、人物性格命运发展变化的推进器。
广陵怀古
蝉噪雅栖转眼过, 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 惹得纷纷口舌多。
❖ 其余五首依次写了桃叶、王昭君、杨贵妃、 红娘、杜丽娘五个女性。这五首与黛玉的 《五美吟》(分别写西施、虞姬、明妃、 绿珠、红拂五位古代美女),虽在内容、 措词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借古喻今、 怀古伤今,故在表情、立意、言志上有异 曲同工之妙。
❖ 李纨以为“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宝钗的身 分是什么?是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淑女。
❖ “淡极始知花更艳”,她衣着打扮“不见奢华, 惟觉淡雅”,在不媚不艳,不惊不俗中透露出 一种天然的妩媚风流。
❖ 总之,宝钗无论咏海棠,讽螃蟹,还是状 柳絮,吟明月,她的诗构思奇妙,意境深 邃,典雅浑厚,常常令人倾倒。更令人钦 佩的是,诗的口吻、韵致、风格恰如其人, 读其诗便知即其人。
❖ 在文字上借用屈原的《离骚》,将古人寓政治 于香草美人的传统加以发展,以此指奸诛侫, 讥刺时政,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满腔愤慨 。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绝句
❖ 薛宝琴出身皇商富豪之家,早年随父经商云游 大江南北,到过四山五岳,见多识广,加之情 场失意和岌岌可危的世道,每况愈下的家境, 便感怀寄兴,吊古伤今,一气呵成写下了十首 怀古绝句。诗中涉及五男五女十个历史人物及 其相关的史事,并非事事有据。《赤壁怀古》 《交趾怀古》《钟山怀古》《淮阴怀古》《广 陵怀古》,这五首分别写到了曹操、马援、周 颙、韩信、隋炀帝,通过对他们历史功过的褒 贬,委婉地批评了不合理的现实。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辛苦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 这首曲是唱王熙凤的。《聪明误》,是知 进不知退,聪明反被聪明误之意。
❖ 凤姐是荣府内实际上的第一号当权人物。 她是最有才干,也是最贪得无厌的一个。 在“弄权铁槛寺”一回里,她对老尼静虚 说:“你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 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 就行。”为了三千银子,她略施一点小手 段,就害死了张金哥和长安守备的儿子。 此外还有贾瑞、鲍二家的、尤二姐等人都 先后死在她手里。
❖ 《五美吟》既有对古代旷世才色五位女子身世 遭际、爱情婚姻的反思与同情,也有诗人悼古 伤今、感叹人生无常、红颜薄命情绪的流露, 也有对她们操守气节、品格美貌的礼赞与歌颂, 还有对传统伦理道德、封建制度的不满和斥责, 而蕴藏于诗中的最重要、最值得珍视的,是诗 人对酿成这些红颜女子人生不幸和爱情婚姻悲 剧的环境、制度的拷问与谴责。
宝钗的《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首诗不仅生动传神,而且妙在小题大做,借 题发挥,蕴籍深刻。“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 春秋空黑黄。” 表面上是咏蟹、描绘蟹的特性, 实则是以蟹喻人,讽刺斥责那些横行无忌、心 机诡秘、善于伪装的政客官吏、政治赌徒的不 轨行径。同时也有善意的警戒劝告。
❖ 曹雪芹为书中不同人物代拟的韵文,都是 他们个性的写照。这些韵文合乎书中人物 各自的身分、生活经历、思想性格、秉性 气质和文学素养,令读者坚信这些诗词韵 文就是书中人物自己所作的,丝毫没有作 者代拟的痕迹。
二、借题发挥褒贬是非,以古讽今伤时骂世
❖ 曹雪芹的卓绝英明之处则在于,往往借人 物之口或是通过代拟诗词韵文,借题发挥, 以古讽今,抨击时政与邪恶。正像很多论 者早已指出的,薛宝钗以封建淑女的温柔 敦厚为书中的人物和不少的读者赞誉,然 而在她看似“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诗 词曲文中,也棉里藏针,笔带讽刺、揶揄, 有时竟十分尖刻、狠毒。
❖ 《葬花吟》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哀音愁思的千古 绝唱,也是作者借以刻画黛玉艺术形象,表现其 性格特点的杰作和重要的艺术手段。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最能代表黛玉个性的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薛宝钗是作者分外钟爱并精心刻画的人物。
作为皇商巨贾的千金闺秀,她美冠群芳, 天质聪颖,博学多才,不仅诗才与林黛玉 难分伯仲,而且擅绘画,善家政。她同林 黛玉和大观园中其他聪明伶俐、美丽清纯 的少女们相比,显著的特点是聪明乖巧,性 格内敛,温柔敦厚,典雅娴淑,行为豁达, 随分从时,世故圆滑,富有心计,善解人 意,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宝钗:临江仙•柳絮词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题帕三绝句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 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 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 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
❖ 这是全书中唯一一组表达宝黛爱情的情诗。但它与 才子佳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情诗艳赋是绝然不同 的。它在小说中的作用联系宝玉挨打的情节来看, 既表明宝黛的关系不同于任何人,也显示出黛玉与 宝钗、湘云、袭人对宝玉态度的迥然有别,说明了 宝黛的相互同情、理解、支持,也表明他们的爱情 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基础上的,是封建 叛逆的同盟军。
《红楼梦》诗词韵文的 艺术特色及其功能
胡明宝
《红楼梦》是一部“文备众体”、韵散相 间的伟大小说,又是一首耐人寻味、咀嚼 不尽的长诗。《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融汇 了大量的诗词曲赋等韵文,这些诗词韵文 是作者为作品中的人物代拟的,是刻画典 型形象、预示人物结局的艺术手段。这些 诗词韵文具有高度的个性化、情感化色彩, 作者通过人物的诗歌创作和题咏、制谜等 活动,借题发挥、伤时骂世,丰富小说情 节、营造作品意境,预示与概括人物命运, 深化小说主旨,突出典型人物性格特征, 丰富和发展故事情节都有重要的功能与作 用。
❖ 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 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 了。”她是贾家这座大厦的顶梁柱,同时又是 这座大厦的蛀虫;她照管着贾家的“长明灯”, 又恨不得一口喝干灯里的油。
赤壁怀古
❖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
❖ 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
❖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 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不管她自己是否 有意去争取,她都是胜利者。然而宝玉一心只在 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红楼梦十二支曲》
❖ 在《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的基础上作进 一步的充实、注释和生发,侧重于对人物 身世命运归宿的暗示和点评,其中倾注了 曹雪芹爱憎褒贬的情感。十二支曲,曲曲 格调悲怆。尽管曹雪芹对其笔下的人物有 着鲜明的爱憎感情,但是他没有“爱之欲 其生,恶之欲其死”,而是超出了自己的 阶级立场和偏见,按照现实生活发展的必 然逻辑把他心爱的人物,个个描写为“不 配有好命运的人”,让他们以悲剧作结。
❖ 贾宝玉的《姽婳词》褒贬、爱憎十分鲜明,讽 刺、批判极为大胆。它热情歌颂、赞美了林四 娘的英雄气概和捐躯为国的英勇事迹:“号令 秦姬驱赵女,艳李侬桃临战场。绣鞍有泪春愁 重,铁甲无声夜气凉。胜负自然难料定,誓盟 生死报前王。”在层层铺垫、历述林四娘勇武 英豪之后,词中写道:“天子惊慌恨失守,此 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 四娘?”作者将批判的锋芒直指至高无上、君 临天下的“天子”和满朝文武,暴露、嘲讽他 们的昏庸腐朽和外强中干的本质。
❖ 宝玉的《芙蓉女儿诔》是《红楼梦》全部诗词 韵文中最长的一篇。也是作者文学才华发挥得 最充分最畅快的一篇。作者借用了楚辞的体例 语言,运用最美好的词语,对“心比天高,身 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加以热情歌 颂,同时也毫不掩饰自己对惯用伎俩陷害别人 的邪恶势力的痛恨。这篇诔文明诔晴雯,暗诔 黛玉。这篇诔文还有更深刻的蕴涵。
一、代拟性格化的诗词, 凸现典型人物个性
❖ 全书出场人物达五百余人,上至皇妃显贵、巨 贾政要,下至村妪奴婢、僧侣尼姑,三数九流, 形形色色,无所不包。如此众多的人物在曹雪 芹的笔下,个个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 《红楼梦》脍炙人口的女性人物中,论其诗情 才华,鼎足而立的是林黛玉、嶭宝钗、史湘云
❖ 林黛玉是一个富有才华,具有诗人气质,浸润 着诗情个性特征的闺中少女,在大观园十二钗 中,她的诗才独领风骚。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