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高校开设珍珠球体育课程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研究黄琦

黑龙江省高校开设珍珠球体育课程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研究黄琦


表 1 教师对珍珠球运动了解程度结果一览表
是否听 说过 是 否
总计
人数 16 24
100
百分比 (%) 40 60
40
是否了解 珍珠球
非常了解 了解
不了解
人数
1 8 31
百分比 (%) 2.5 20 77.5 100.0
表 2 学生对珍珠球运动了解程度结果一览表
对珍珠球运动了解程度 根本不知道 知道该项目
黄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军事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珍珠球体育课程在黑龙江高校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与分析,针对黑龙江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在黑龙江高校开设珍珠球体育课程的有效建议及措施,为珍珠球体育课程 在黑龙江高校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很了解并参与过 总计
人数
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比 (%)
290
91.8
16
5.06
10
3.16
316
100.0
2.2 场地与器材普及性较差 珍珠球运动比赛场地大小同篮球场地是一样的,长
28m,宽 15m.场地内设水区、限制区、封锁区、隔离区和得分 区.从端线丈量起 0.8ⅹ15m 是得分区,接着是隔离区 0.4ⅹ 15m,再进去是封锁区 1.00ⅹ15m,最后是限制区 0.8ⅹ15m, 中间是水区 22ⅹ15m.而且各场区须用不同颜色显示.在水 区内各方有一罚球点,罚球点的中心距端线内沿 7m,距边线 内沿 7.5m.珍珠球是白色的,比篮球小,比手球大,外壳用皮革 或橡胶制成,圆周长是 54-56cm,重 300-325g;球拍为蛤蚌壳
根据调查发现,现在对于珍珠球教学的教学资料还很 匮乏,由于该项目不是很普及,了解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 相对的指导老师较少,不能担任珍珠球的教学任务.而对篮 球教师配备情况来看,目前黑龙江高校都有篮球运动的专 业教师,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高校篮球场 地比较充足. 2.4 高校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珍珠球场地与篮球场大小一致,可以在篮球场上用不 同颜色的线来进行区分,与篮球场共用,不仅解决了场地问 题,还节省了体育教学资源.器材方面首先球与女子二号手 球大小相同,可以通用,球拍和抄网制作也比较简单,利用 一些简单的器具就可以进行制作,而且珍珠球相对比较随 意,对于器械规格要求不是很高. 3.2 体育教师资源丰富,与篮球有一定相似,专业老师容易 培养
第 28 卷 第 6 期(上) 2012 年 6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 No. 6 Jun. 2012
黑龙江省高校开设珍珠球体育课程
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研究
现在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对于民族 文化的传承也在加大力度,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链接点, 作用就更加的重要. 珍珠球作为民族体育中重要的分支,在 高校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的同时,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来 推动珍珠球运动在我省的开展. 3.1 高校体育资源丰富,珍珠球的场地器材容易完善
- 67 -
形状,长 35cm,最宽部分 25cm;抄网口为圆形,直径 25cm,网 深为 30-35cm.
虽然场地简单,但还是相对较少,并且由于了解并参与 的人相对比较少,所以器材的来源途径很少,而且生产这些 器材的厂家也很缺乏.器材很难买到,这些都制约着珍珠球 运动的发展. 2.3 缺少专业的指导教师
选取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牡丹江师范 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思索高校大一、大二共 350 名大学生 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访谈法 1.2.3 问卷调查法
对四所高校教师发放问卷 40 份,共回收 40 份,回收率 为 100%,对大一、大二学生发放问卷 400 份,回收 324 份, 回收率为 81%,其中有效问卷 316 份,符合该研究的测试要 求. 1.2.4 统计分析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珍珠球运动项目的了解和认识相对匮乏
关键词:黑龙江高校;珍珠球体育课程;制约因素;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2)06- 0067- 02
现阶段在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中,大多数是一些传 统项目,例如篮球、乒乓球等,民族传统项目在高校的开展 情况并不乐观,除武术以外几乎在无其他项目.本文通过对 珍珠球运动的特点以及实践分析,根据我省高校的实际情 况,找出在推广该项目中遇到的难点,并加以解决,从而使 其在我省高校能得到广泛的推广,改变目前我省高校公共 体育课的旧格局,将原有的开课形式进行拓展,丰富大学生 的项目选择,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达到锻炼的目的.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调查研究等多种方法,论证了在我省高 校开展珍珠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其在黑 龙江省高校普及起来,得到大众的认可,进而能在全国产生 一定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珍珠球运动是由满族民间游戏 - 采珍珠发展起来的一 项体育运动项目.随着少数民族运动的发展,珍珠球运动也 不断的壮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珍珠球在少数民族集中 地区如广西等地开展较好,但,由于该项运动的宣传力度和
开发推广不够,在其他少数民族散居地和汉族地区发展较 为缓慢,在全国的普及程度也不是很高,了解此项运动的人 相对较少,更谈不上亲身参与了.对珍珠球运动项目的了解 程度调查发现(如表 1 和表 2):绝大多数教师与学生都不了 解珍珠球运动,说明这项运动对于黑龙江省高校来说,还比 较陌生.
高校有着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也有相当庞大的群体,大 学生作为新生代的开拓者,好奇心与求知欲都比较强烈,而 且更容易去接受新鲜事物.而且高校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 的学生,对于珍珠球的推广有着深远的意义.珍珠球在高校 的推广形式也相对丰富,可以组织比赛,建立俱乐部等很多 形式来进行推广,但根据调查我省高校在这些方面都比较 滞后,不如南方一些高校积极. 3 建议与对策研究 3.1 转变观念,加大对珍珠球运动的推广与宣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