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上东西方文明比较表及三大宗教比较表

九上东西方文明比较表及三大宗教比较表

地理环境的差异:大河流域和海洋地区。
大河流域的上古Biblioteka 明比较表大河名称主要流域
(国家名称)
主要文明成果
重要影响
尼罗河
古代埃及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质)
东方文明(亚非文明)
西方文明(欧洲文明)
地理位置
大河文明
(大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
海洋文明
(多山靠海,地势崎岖,岛屿密布,海岸曲折)
代表
经济特色
农业或种植业为主。
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频繁。
政治特色
专制集权。
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特点
中国的文明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不具有连续性。
形成两种文明类型的主要原因
洛阳白马寺
基督教
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压迫
公元1世纪上半叶
耶稣
信仰救世主耶稣,死后升入天堂
圣诞节、复活节
巴黎圣母院
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盼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7
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节
麦加清真寺
三大宗教的相同之处
都产生于亚洲;都宣传“忍耐服从”;
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宗教迅速传播的原因
1.宣扬“平等”,死后升入天堂等教义易于人们接受。
2.统治阶级的扶植和利用。
宗教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促进文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推动文艺的繁荣;影响建筑风格。
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其影响至今尚存。
佛教的产生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产生了麻醉民众的消极作用。
黄河(长江)
古代中国
长城、甲骨文、司母戊鼎、丝绸之路…
对世界的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宗教
产生背景
产生时间
地点
创始人
基本教义
经典
有关节日
典型建筑
佛教
种姓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
古印度
众生平等
《大藏经》
浴佛节、成道节、涅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