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脑丸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安脑丸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安脑丸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目的:分析安脑丸合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80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脑丸治疗。

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及认知功能。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控制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MOC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

治疗组对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抽象能力、延迟记忆力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患者认知功能有部分改善作用。

安脑丸联合丙戊酸钠,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对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癫痫是各种病因作用于脑,使脑细胞过度放电而出现的发作性短暂性的脑功能异常,是神经疾病里的高发病[1]。

癫痫部分性发作又叫局灶性癫痫发作,它是大脑局部脑细胞出现异常放电,然后致痫灶迅速向周围扩散,产生一系列相应脑区的功能异常,甚至发展为癫痫全身性大发作[2]。

根据其发作过程中有无意识障碍,可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

癫痫是一个发作性疾病,其病程呈发作-间歇-发作的形式,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为了控制癫痫,需长期应用一线抗癫痫药物,由于大多一线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癲痫发作过程中造成的脑部缺氧损害,使许多患者都伴有认知能力上的障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癫痫的同时,需重视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以安脑丸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既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同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80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纳入标准:(1)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标准,确诊为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其可伴有或者不伴有继发全身性发作)[3];(2)病程超过3个月并且未正规治疗的癫痫患者,或已停药半年以上的患者;(3)在6个月内至少发作2次;(4)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继发于某些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脑器质性病变(颅内占位病变、颅脑外伤等)的患者;(2)有药物成瘾史、滥用药物史或酗酒的患者;(3)子痫患者及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4)有肝肾功能损害者。

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4~56岁,平均(32.51±10.28)岁;发病年龄10~43岁,平均(24.2±6.48)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6.08±2.60)年。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两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商品名:德巴金,生产厂家: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10595]。

起始剂量2次/d,口服0.25 g/次;3 d后药物加量至口服0.375 g/次;1周后达到维持剂量口服0.5 g/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脑丸(生产厂家:哈尔滨蒲公英药业有限公司,3 g/丸,批号:Z23021691)口服,2次/d,1丸/次。

两组的观察周期为6个月,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做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1)疗效评价:以患者入组前6个月内的癫痫发作次数(≥2次)为基线,将各组6个月治疗期内的癫痫发作频率分别与基线期比较,分为控制:临床无发作(100%);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99%;无效:临床发作频率减少不足50%。

总有效=控制+有效。

(2)认知功能评价: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作记录[4]。

量表满分30分,≥26分为正常,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MOCA总分为(28.41±0.16)分,对照组MOCA总分为(26.67±0.55)分,两组MOC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抽象能力、延迟记忆力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开始时出现恶心1例,继续服药1周后症状消失;头晕、嗜睡2例,服药1个月左右,症状缓解。

治疗组1例患者服药初期因不能耐受中药气味,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嘱患者多次少量频服,逐渐适应,1周后症状消失;嗜睡1例,服药1个月左右,症状缓解。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癫痫民间称为“羊癫风”,据调查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10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

经统计,目前中国癫痫患者约有900万,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活动性癫痫患者,数量约有600万左右,同时每年存在约40万的新增病例。

在中国,癫痫已跃居神经科的第二大常见病,患者数量仅次于头痛患者。

癫痫,作为一个多发的疾病,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癫痫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还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癫痫是一种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治愈的疾病,长期的癫痫困扰让患者逐渐失去了信心,有些甚至放弃了治疗,继而导致病情加重,癫痫的危害是很大的,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因此,癫痫不仅对家庭,乃至对整个社会来说,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寻求高效副作用小的治疗之路,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丙戊酸钠为传统广谱的一线抗癫痫药物,它具体的抗痫机理目前尚未明确。

实验过程中可见它能增加GABA的合成和减少GABA的降解,从而提升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浓度,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而抑制发作。

通过电生理实验,发现丙戊酸钠可产生与苯妥英相似的抑制Na+通道的作用,从而发挥抗癫痫作用,对于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征有明确的疗效[5-9]。

口服丙戊酸钠能迅速被肠道所吸收,约4 h左右能使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其生物利用度接近100%,丙戊酸钠的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 μg/mL。

血药浓度>120 μg/mL时可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随着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增加,外周血丙戊酸有效成分增高,进而使其在脑组织里的含量增高。

研究表明,脑脊液的丙戊酸浓度约为血浆中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半衰期约为10 h。

丙戊酸钠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以及脑组织、肝、肾、肠等脏器内。

体内的丙戊酸钠大部分由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大部分由肾脏排出,少量随粪便排出及由呼吸道呼出。

因此,丙戊酸钠的治疗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至于每个患者每日所需的治疗剂量,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公斤体重及年龄来定[10-11],并且需要顾及到该药通过肝脏代谢所带来的肝功能损害。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应该根据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反应来制定丙戊酸钠的治疗剂量:当病情不能控制需要增加药物剂量时,或者因为有明显副作用发生需要减药甚至停药时,除做好病情监测外,还要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已报道有效范围为40~100 mg/L(300~700 μmol/L)。

目前普遍接受的初始口服治疗方案:在单一使用丙戊酸钠的患者,每2~3天间隔增加药物剂量,1周内达到最佳剂量;已使用其它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加用丙戊酸钠就需缓慢,在2周内达到最佳剂量,其它抗癫痫药物逐渐减少至停用。

本次研究通过规则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再一次证实:丙戊酸钠对部分性发作癫痫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0.0%,是对该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但医学界对丙戊酸钠的长期使用是否会影响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长期存在着学术争论。

Stores等[12]团队通过研究证实:服用丙戊酸钠一年的儿童癫痫患者,其注意力不集中及协调运动能力有一定的降低。

陶钧宇等[13]则通过研究认为: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的操作智商具有负面影响,但是对癫痫患者语言和全面智商影响不明显。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丙戊酸钠不会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反而还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14]。

经过本研究可见,单独应用丙戊酸钠对部分性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的视空间/执行能力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对患者延迟记忆力和定向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其他认知指标则影响不大。

因此,规则合理的使用丙戊酸钠,总体上能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

对于癫痫的治疗,博大精深的祖国中医早有研究,癫痫一证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15],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为熄风、活血、化痰通窍。

祖国中医在治疗癫痫方面流传着很多名方。

中医学者认为安脑丸在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重新组方[16],方中含有牛黄、猪胆粉,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豁痰开窍之功效;所含的水牛角粉能清营凉血、解毒镇惊,上述三者合用共为君药。

方中含有的石膏、黄连、黄芩、栀子能清热泻火,解毒除烦;含有的冰片、郁金能芳香辟秽、通窍开闭;内含的雄黄能解毒豁痰,上述七者共为臣药。

还有朱砂、珍珠母、赭石、珍珠等成分能平肝潜阳、镇心安神;加上薄荷脑有疏肝解郁、清利头目的作用。

诸药合用,共奏豁痰开窍、醒脑安神、镇痉熄风、清热解毒的功效。

赖天宝等[17-18]研究证实,安脑丸能减少tMCAOl/R脑梗死大鼠的梗死区周围神经元凋亡数量,使其神经功能的损害得到改善。

本研究治疗组在丙戊酸钠联合安脑丸治疗后,疗效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钠的对照组,而且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价中,除了语言及定向力外,在其他各项认知功能评价指标中,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合理规则应用丙戊酸钠的基础上联合安脑丸一起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通过得出数据并作统计分析,最终证明了,上述两药联用比单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更加有效,并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既控制了癫痫发作,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综合治疗为我国治疗痫证的临床特色,许多中医学者认为中医辨证治疗可增强西药疗效[19-20],而且其副作用小,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疾病的痊愈,有比较理想的社会经济价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袁巍.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2):99-100.[2]秦兵,段現来.解读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和术语委员会对发作和癫痫分类框架术语及概念修订的最新报告(2010)[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2):109-114.[3]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8.[4] Nasreddine Z S,Phillips N A,Bédirian V,et al.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a brief screening tool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J Am Geriatr Soc,2005,53(4):695-699.[5]曹利,戴艳萍,李军,等.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5(8):114-115.[6]刘松.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47-49.[7]李健,沈鑫.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德巴金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6,6(35):135-136.[8]邱文娟,胡小伟,张正春.癫痫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0):101-105.[9]路蝉伊,刘立雄,张云峰.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8):876-880.[10]张威.拉莫三嗪、德巴金和维生素B6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2):692-695.[11]董丽妍,陈辰.德巴金在胶质瘤术后癫痫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9):125-126.[12] Stores G,Williams P L,Styles E,et al.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sodium valproate and carbamazepine in epilepsy[J].Arch Dis Child,1992,67(11):1330-1337.[13]陶钧宇,胡华强.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对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1,30(10):1314-1315.[14]周波,周东,肖军,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和托吡酯单药对新诊断部分癫痫患者额叶相关认知功能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4,19(5):389-392.[15]刘占兵.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特发性癫痫7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59-60.[16]罗洪民,陆品刚,李雄文,等.安脑丸联合治疗难治性癫痫66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2):105-106.[17]赖天宝,宋艳玲,余光,等.电针结合安脑丸对脑梗死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1):20.[18]罗洪民,陆品刚,李雄文.安脑丸联合治疗难治性癫痫66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2):105-106.[19]李骊,宋秀娥,程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现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l0,5(4):363-365.[20]张顺宵,蔡丽,刘毅.癫痫病伴发抑郁症的中西医诊治[J].吉林中医药,2016,(1):31-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