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52例、40例、17例、1例,总有效率为99.09%(109例);对照组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5例、22例、43例、10例,总有效率为90.91%(10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刺;穴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腰痛、大小便功能异常及下肢放射痛等。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由于外科椎间盘摘除术等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大、术后腰痛长期存在等缺点,大多数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而更愿意接受针刺及药物穴位注射治疗。
分析本院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X线及CT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1]。
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
治疗组中男75例,女35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6.2±
2.3)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
3.1±2.1)年;对照组中男72例,女3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5.4±1.1)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8±1.2)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常规取穴,按病变部位取相应背俞穴,包括L3~5夹脊穴、环跳、阳陵泉、委中、阿是穴等。
针刺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均以0.3 mm×50 mm 无菌毫针直刺入穴位1寸,得气后施以捻转补法3~4 min,留针40 min。
药物穴位注射:采用腺苷钴胺注射液1.5 mg、鹿瓜多肽注射液6 ml和0.9%氯化钠4 ml混合液,使用10 ml 针头刺入穴位,常规穴位注射法垂直进入,提插至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后回抽无回血即可注入药物,每穴1 ml,采用夹脊、环跳、秩边和委中、足三里等穴每次选取4~6个穴位,每周1次,交替进行。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同治疗针刺资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配合电针及TDP照射,治疗隔日 1 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 3 个疗程[1]。
1. 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症
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85°为治愈;患者症状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5°为显效;患者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60°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本组对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9.0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中常见一种多发病,中医学认为:该病发生的关键为肾气虚损、受寒湿之邪、筋骨失养,跌扑闪挫等因素,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经脉气血运行失调有关[3]。
对于针刺的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经络辩证理论,主要是通过疏通三条经脉经气,使其达到行气活血舒经止痛之功效。
而穴位注射的治疗是在传统经络理论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针刺的物理刺激和药物被约束在经脉中,并不断向经脉外扩散,加上经络传导作用,改善神经根周围微循环和淋巴循环,减轻炎性水肿、神经根及肌腱组织粘连,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突出髓核的自身免疫刺激,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增强其修复能力,并提高驰缓的韧带,肌肉的兴奋性,改变局部椎体病变及劳损等症状,充分发挥了穴效和药效的叠加效应[4]。
腺苷钴胺对神经髓鞘中脂蛋白的形成非常重要,为完整形成神经鞘脊髓纤维所必须的因素。
夹脊穴等穴位周边布有重要神经及血管,可强化腺苷钴胺局部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
由此改善了因神经病变而引发的运动和感觉症状,缓解了疼痛[5]。
而鹿瓜多肽注射液,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局部血运障碍的恢复,还能直接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6]。
两者相互结合,可达到气血、经脉通畅的效果。
通过本组对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小滨,涂燕芬.针刺结合穴位注射鹿瓜多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福建中医药,2011,42(2):33-34.
[2] 胡芳,何秀堂,毕晓菊,等.针刺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0):63-64.
[3] 赵文学,王建国,王雪,等.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北京中医药,2011,30(9):684-685.
[4] 胡芳,何秀堂,毕晓菊,等.针刺结合水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0):1486-1488.
[5] 彭芬.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医药前沿,2013,3(6):311-312.
[6] 徐伟,王常君. 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慢性腰痛50例临床观察. 河北中医,2010,32(11):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