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为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好防震救灾准备,以便在接到地震预报,地震发生后高效有序地做好地震应急,有条不紊地进行防震和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1编制目的地震是威胁人民财产安全的社会性自然灾害,灾害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1.2工作原则(1)快速反应原则,地震就是“命令”。

各级、各部门都无一例外地根据有关防震救灾应急预案作出反应,立即投入防震救灾工作。

(2)就地就近开展自救互救的原则。

分秒必争地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生产设施,以最快的速度铺开抢险救灾工作。

(3)主动配合的原则。

应急救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各单位不仅要独立地完成好本职工作任务,而且还要求遇到情况,相互间主动配合、支援,提高抗震救灾的整体效能。

1.3地震分类破坏性地震,按其造成破坏程度可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和特大严重破坏性地震。

2应急策划(1)领导组成员迅速到位,根据上级通知,紧急实施应急预案。

(2)根据灾区的信息反馈及时确定救灾的重点地区。

(3)成立震区前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成员,并立即奔赴现场指挥救灾。

(4)指挥协调各专业防救组的行动。

(5)传达上级领导的决策意见,向上传递震区和各专业防救组反馈信息。

3组织机构与职责总指挥:矿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矿长助理成员:通安部全体成员机电部全体成员技术部全体成员调度室全估成员综合全体成员机掘队全体成员机运队全体成员医务所全体成员职责:(1)组织实施本预案,全面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掌握地震动态,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2)召开防震救灾会议,布置和检查防震减灾工作。

(3)督促检查各单位地震防灾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落实情况。

(4)按上级指示发布临震预报。

(5)决定群众外宿避震的时间和围。

(6)检查各防救组的工作。

(7)承办防震救灾总指挥部议定的各类事项。

4应急准备4.1物资准备(1)制定预案中的有关实施细则。

(2)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和熟食制品。

(3)储备一定数量的生活急需品(包括帐篷、铁钉、电筒、电池、蜡烛、灯具、御寒物品等)。

(4)做好钢材、木材、水泥、油毡、麻袋、平板玻璃等应急物资的筹集工作。

储备一定数量的燃料用油。

(5)对仓库、车库进行检查维修。

4.2应急防措施(1)制定预案中的有关实施细则。

(2)充分发挥矿山救护队和的作用,组织矿的抢险救护队伍。

(3)准备必要的抢险救灾机械和工具。

(4)确定人员疏散办法和疏散地点。

4.3通信保障(1)制定应急预案中有关的实施细则。

(2)检修加固通往各部门的现有通信线路。

(3)准备通讯设备和线路的抢修材料和工具。

(4)组织一支训练有素随时能赶赴震区进行抢修的队伍。

(5)准备一定数量对讲机。

4.4交通运输(1)制定预案中的有关实施细则。

(2)准备主干公路的抢修材料和机具。

(3)准备一定数量的交通车辆供指挥部调遣使用。

(4)制定震后交通管制条例及铁路运输方案。

4.5医疗卫生(1)制定预案中的有关实施细则。

(2)医院组织一支有医、护、卫各类人员参加的医疗救护队,进行各种创伤救护技能训练。

(3)准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用具。

(4)做好救护车辆的维修和保养。

(5)制定伤员接纳、转运、医护方案。

4.6宣传教育(1)制定预案中的有关实施细则。

(2)宣传地震和防震的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防能力。

(3)平息地震谣传,稳定群众情绪。

4.7治安保卫(4)制定预案中的有关实施细则。

(5)制定临时特别治安管理条例。

(6)确定重点保护区和保护对象。

4.8教育、培训与演练4.4.1宣传教育(1)作为应急准备的一项容,应对公众进行日常教育,尤其是位于重大危险源周边的人群。

(2)应急指挥部要利用现有的宣传栏、广播等向全矿职工公布应急预案的主要应急措施、应急报警。

大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鼓励职工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应急行动中,让每位职工都懂得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基本常识。

4.8.2培训(1)培训人员围主要包括应急指挥部全体成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使每位成员都能胜任应急救灾工作。

(2)培训容包括: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

4.8.3演练(1)演练是对应急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应以多种形式应急演练,包括桌面演习和实战模拟演习。

通过演练使应急人员熟悉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同时,应对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2)矿专职救护队作为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要经常不间断地进行救灾演习。

指挥部要组织各救灾组所有成员进行救灾演习,要求每年至少演习一次。

5.应急响应5.1 应急启动程序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为进一步做到防患于未然,尽量降低和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以及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正确指导进行事故的救援活动,特制定如下应急措施。

5.2危险报警(汇报)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检查事故部位,并立即向班组长或上级有关领导报告。

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或119报警。

矿调度室工作人员在接(听)到现场人员或事故单位“重特大事故”汇报后,要做好事故的详细记录,并按照本预案的要求通知相关领导和部门,按照指挥部指令进行统一调度指挥。

5.3接警记录程序5.4发生事故的通知程序调度室值班矿领导 应急救援中心总指挥 应急救援中心副总指挥 应急救援中心成员5.5应急响应流程5.6指挥与控制现场指挥部设置:指挥部根据现场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

现场总指挥:由总指挥根据事故类型指派分管矿领导担任。

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通知本部门成员。

现场指挥部下设专业抢险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和预备机动组。

事故发生后,按照指挥部指示,各相关部室和救援单位应召集足够人员,调集抢险救援装备器材物资迅速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各自职责分工开展抢险救护工作,并由现场指挥长指定各组长单位。

6、应急恢复6.1现场恢复(1)发放救济粮或食物。

(2)继续完善简易防震棚。

(3)继续调运食盐、煤炭、炊具、蜡烛等急需物资,分发到户。

(4)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在继续抢救被埋人员的同时,应抢救国家重要物资。

6.2重要工程的抢险修复(1)抢修通讯线路和设备,使其恢复正常。

(2)损坏严重的公路、然后再组织修复。

(3)抢修供电工程。

6.3加强灾区医疗卫生防疫工作(1)继续抢救和治疗伤员,及时补充供应各类药品、器械,做好伤病员的护送工作。

(2)加强水源、厕所、垃圾等管理,防止食物中毒。

加强防疫工作,严格控制各类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

(3)修复当地医院。

6.4、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矿领导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恢复生产。

制定灾区重建规划,并付诸实施。

7.预案管理与评审7.1预案管理7.1.1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组长: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安全副总成员:技术部、调度室、通风部、采供组、机电部、机掘队、等部门负责人。

7.1.2基本应急救援预案由安全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修改及更新;7.1.3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预案由各分口及分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修改及更新。

7.1.4为了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应根据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和其它有关预案编制的指南,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对所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先进行部审查,再报请总公司预案编制小组进行审议,按会审意见修改后,由煤矿负责人签署发布,并报总公司相关部门备案。

7.1.5由通安部负责建立综合预案和井下预案的修改记录,包括修改日期、已修改的页码、签名等。

7.1.6由通安部负责建立综合预案和井下预案的发放记录,并组织及时对已发放的预案进行更新7.1.7由调度室负责建立各专项预案的修改记录,包括修改日期、已修改的页码、签名等。

7.1.8由调度室负责建立各专项预案的发放记录,并组织及时对已发放的预案进行更新7.1.9应急救援预案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评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7.2预案的批准、发布7.2.1应急救援预案在编制完毕后由安全矿长、安全副总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预审。

7.2.3应急救援预案从下发之日起执行,同时原预案废止。

7.2.4由矿办公室负责各种预案的打印和印刷;由对口责任单位进行发放。

7.3评审和改进7.3.1应急预案的评审是对计划的评估和修订,在制定计划和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共同参与。

7.3.2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做出管理规定,并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7.3.3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

7.3.4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

这些修改应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