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突破自我讲课教案

第一章:突破自我讲课教案

第一章:突破自我1、大学人际交流特点及分析1.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p30)1.2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p31)1.3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几大心理特征(1)面子心理: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逊,结果争吵起来。

更有甚者,拳头相向。

从心理学角度讲,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

仿佛谁先道歉就伤了面子,谁在威胁面前低了头,谁就孬种、于是层层升级,以悲剧而告终。

举例:上班时,两个同事的一场误会。

(2)冲动心理: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展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或者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实则也是冲动表现。

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糟。

举例:足球场上的群架。

(3)宽容心理:同学之间坦诚相待、有利于增进彼此友情,减少不必要的磨擦、冲突。

但是,如果你和同学交流时遇到意见分歧,或对方有错误时,你是措辞生硬,还是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委婉地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另外,培养幽默感也有助于把本来紧张的局面缓和得轻松自如;几句俏皮话能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笑话中消逝。

(外国人特别擅长于此)(4)封闭心理: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情感冲动的强度较弱,外露表现不明显,被人误认为封闭。

实际上他们是情感深沉,能帮人一帮到底;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为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所累,始终处于疲倦状态,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涨的热情,只要紧张气氛松弛了,他们的热情一般能很快调动起来;有的则是因为心灵上的创伤所致。

因此对人渐存戒心,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自以为是看破红尘,新的事物,新的活动难以再激起他的热情。

对于心理封闭的同学,最重要是要努力改变自我,自强不息。

大家要以更大的热情关心他(她)、帮助他(她),不能简单予以责备,甚至孤立他(她)。

2、大学生社交障碍、恐惧原因分析据《中国青年报》2008年6月16日报道,近日,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对我国28所高校的74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9%的受调查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更普遍。

2.1社交恐惧倾向的表现3、提高人际交流能力的途径和方法3.1人际交往中七种心态惹人讨厌(1)自卑心理: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

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

(3)猜疑心理: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

例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4)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

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5)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

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6)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

这种贪图财利,沾别人光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例如:高中的一个同学。

(7)冷漠心理: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3.2人际交往三部曲:第一步:人际沟通原则(1)讲出来: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

(2)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这些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

(3)互相尊重: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

(4)绝不口出恶言:恶言伤人,就是所谓的“祸从口出”。

(5)不说不该说的话: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后也会变得更恶劣。

(6)情绪中不要沟通,尤其是不能够做决定:情绪中的沟通常常无好话,既理不清,也讲不明,尤其在情绪中,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开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对峙已久的上司下属……尤其是不能够在情绪中做出情绪性、冲动性的“决定”,这很容易让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后悔!(7)理性的沟通,不理性不要沟通:不理性只有争执的份,不会有结果,更不可能有好结果,所以,这种沟通无济于事。

(8)觉知:不只是沟通才需要觉知,一切都需要。

如果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如不想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我错了”,这就是一种觉知。

(9)承认我错了:承认我错了是沟通的消毒剂,可解冻、改善与转化沟通的问题,就一句:我错了!勾销了多少人的新仇旧恨,化解掉多少年打不开的死结,让人豁然开朗,放下武器,重新面对自己,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甚至于我是谁??在这浩瀚的宇宙洪流里,人最在意的就是??我??,如果有人不尊重我、打压我、欺负我或侮辱我时,即使是亲如父子,都可能反目成仇。

(10)说对不起!:说对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么天大的错误或伤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种软化剂,使事情终有“转圜”的余地,甚至于还可以创造“天堂”。

其实有时候你也真的是大错特错,死不认错就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11)爱:一切都是爱,爱是最伟大的治疗师。

(12)等待转机:如果没有转机,就要等待,当然,不要空等待,成果就会从天下掉下来,还是要你自己去努力,但是努力并不一定会有结果,但若不努力时,你将什么都没有。

(13)耐心:等待唯一不可少的是耐心,有志者事竟成。

3.2人际交往三部曲:第二步: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1)语言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交往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

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就能优化人际交往。

相反,如果不注意语言艺术,往往在无意间就出口伤人,产生矛盾。

A称呼得体。

称呼反映出人们之间心理关系的密切程度。

恰当得体的称呼,使人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气氛;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愤怒,使交往受阻或中断。

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及交往的场合、双方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对方的称呼。

对长辈的称呼要尊敬,对同辈的称呼要亲切、友好,对关系密切的人可直呼其名,对不熟悉的要用全称。

B说话注意礼貌1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清楚、生动、准确、有感染力、逻辑性强,少用土语和方言,切忌平平淡淡、滥用词藻、含含糊糊、干巴枯燥。

2语音、语调、语速要恰当,要根据谈话的内容和场合,采取相应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3讲笑话要注意对象、场合、分寸,以免笑话讲得不得体,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4适度地称赞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赞美自己的优点。

如果我们能够发掘对方的优点,进行赞美,他会很乐意与你多交往。

但是赞美要适度,要有具体内容。

真诚的赞美往往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5避免争论:青年大学生喜欢争论,但争论往往是在互不服输甚至演化成直接的人身攻击或严重的敌意中结束。

因此大学生要尽量避免争论,而要通过讨论、协商的途径解决分歧。

C非语言艺术一般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

掌握和运用好这种交往艺术,对大学生搞好人际交往是不可少的。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像嘴一样会说话”。

2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它们均能表达人的态度和情感。

如眉飞色舞表示内心高兴,怒目圆睁表示愤怒等。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谈话的内容和场合,正确运用非语言艺术,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时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但非语言艺术要运用得恰到好处,不可过于频繁和夸张,以免给人手舞足蹈之感。

D大学生还要学会有效地聆听。

人际关系学者认为“倾听”是维持人际关系的有效法宝,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听他讲话的人,所以,大学生要学会有效地聆听。

在沟通时,作为听者要少讲多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最好不要插话,要等别人讲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尽量表现出聆听的兴趣,听别人讲话时要正视对方,切忌小动作,以免对方认为你不耐烦;力求在对方的角色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对对方表示关心、理解和同情;不要轻易地与对方争论或妄加评论3.2人际交往三部曲:第三步,努力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人际魅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对他人给予的积极和正面评价的倾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并愿意与之交往;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讨厌的人,不愿意和这些人交往。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际上就是人际吸引。

那么,大学生如何增强人际吸引力,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呢?(1).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怎样表现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2)微笑(3)多提别人的名字(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3)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追求美、欣赏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

美的外貌、风度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并且在心理上构成一种精神的酬赏。

所以,大学生应恰当地修饰自己的容貌,扬长避短,注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样式和色彩符合自己的服装,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

同时,大学生应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协调一致,即外秀内慧,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外在美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对他人的吸引会逐渐由外及内,从相貌、仪表转为道德、才能。

(4)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良好的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吸引作用,不良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阻碍作用。

生活中,大家都愿意与性格良好的人交往,没有人愿意与自私、虚伪、狡猾、性情粗暴、心胸狭隘的人打交道。

因此,要不断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注意克服性格上的弱点。

(5)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是促进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与人之间空间位置上越接近,彼此交往的频率就越高,越有助于相互了解,沟通情感、密切关系。

即使两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通过交往,也有可能逐步消除猜疑、误会。

反之,即使两人关系很好,但如果长期不交往,彼此了解减少,其关系也可能逐渐淡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