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力作用与河流地貌

外力作用与河流地貌

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难易程度影响聚落的规模
3.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
高原
山区
平原
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的 狭窄河漫滩平原
洪(冲)积扇和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形态 多呈狭长的带状 条带状
团状、带状
密度

较小

地势侧蚀 )作用为主河 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 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 内堆积大量泥沙,这时河 谷发育进入成熟期,发育 成熟期的河谷横剖面为 ( U )型,河谷特点为 ( 宽而浅 )
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谷横剖面的形状
上游 初期
下蚀和溯源侵蚀
中下

中期
成熟期
侧蚀为主(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活动探究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 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 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 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河流上游海拔较高, 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 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 有 可B能地发聚展落成更为有城可市能?发为展什成么为?城市
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 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地势平坦,受生物影 响较大,化学风化为主。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三、岩石性质 1、成分
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 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
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比其它沉积 岩易于风化。 2、岩石的结构 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 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河流侵蚀地貌——瀑布
峰林 溶洞
路南石林 地下暗河
河流堆积地貌
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
——冲积平原
原发育于山前
冲积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 各分布于哪里?
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 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河漫滩平原发育 于河流中下游
洪积—冲积平原
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
特点:以谷口为顶点
沱沱 河
通天 河 玉树

A 沙
扬子江
扬州 镇江
南京

武汉



枝城 江 长
洞庭湖 城陵矶
鄱阳湖
E

宜宾
B
C
D
河流侵蚀作用


③①
①下 蚀: 瀑布逐渐形成 ②溯源侵蚀: 使瀑布跌水不
断向上游后退 ③侧 蚀: 使瀑布展宽
侵蚀类型 下蚀
溯源侵蚀 侧蚀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垂直地面的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 地下水或地 表水丰富, 淤积有肥沃 的土壤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河网密 布,有便捷的内河运 输和海上运输
在热举带例(寒青 雅带藏鲁)高藏平原布原地江地区谷区的地,气甘及布候肃人闷省口热城的潮市分湿(长市寒江与冷中人)下口,游的居平分住原布条各件城不利,
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亚马孙平原地区、西西伯利亚地区。
A
B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凸岸 堆积
凹岸 侵蚀
规律总结
1、凹凸岸的判断:以河流为参照物,河岸凸向 河流者为凸岸
2、河流凹凸岸的应用: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 烈,河床易塌陷且水位深,取水不方便,不安全, 不易开辟为住宅用地,但由于河道较深,流速快, 泥沙不易淤积,宜建港;凸岸反之。
3、当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对河岸的作用相冲突 时,惯性离心力是主导。
1)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峡湾、冰蚀湖等。
2)冰川堆积地貌: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地 貌,如冰碛丘陵等。
冰川侵蚀地貌
珠穆朗玛峰冰斗
U形谷
挪威峡湾
冰碛丘陵东欧平原西北部、波德平原东部地区是典型的冰碛丘陵
海浪作用与地貌
海浪侵蚀地貌
海浪堆积地貌
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
沙丘
风力沉积地貌 黄土高原
冰川作用与地貌
冰川是一条以冰块组成的巨大河流,又称冰河。现在地球陆地表 面有11%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绝大部分被厚 度为1000~3000米的大陆冰盖掩埋,中低纬度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也有不少现代冰川。第四纪冰期时冰川曾波及更广阔的地域,北 美洲、欧洲和亚洲北部当时曾形成连绵的大陆冰盖,中低纬高山 和高原地区冰川也扩大为巨型的山谷冰川和山地冰盖。在古冰川 流行过的和现代冰川发育的地方,地表形态受到深刻的改造,形 成与流水、风、海浪等外营力塑造的地貌完全不同的地貌景观。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 形成高山、盆 (热能) 岩浆活动 地,变得高低
变质作用 不平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 风化,侵蚀,削低高山、填
(太阳辐射 搬运,沉积,平盆地,使地 能和重力能)固结成岩 表趋于平坦
同时作用 内力为主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 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 使地表变的得高低不平
水的冻融
球状风化壳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一、气候条件
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 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 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 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 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二、地形条件
河漫滩 河漫滩
三角洲
结合图示看三角洲 发育在什么位置? 分布:河流入海口 外的海滨地区 特点:从平面上看, 像三角形,顶部指 向上游,底边为其 外缘,三角洲的面 积较大,土层深厚, 水网密布。
三角洲形成的条件分析
入海口处河流泥沙含量的多少
黄河三角洲
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大小 河流入海口潮流作用的强弱
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 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 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 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 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 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 环境。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修筑梯田
云贵高原的梯田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围海造田
福建的围海造田 上海的国际机场
澳门的海上跑马场
风力堆积作用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 丛或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就形 成了沙丘。
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丘在风力 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 田村舍,破坏交通。
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魔鬼城
“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 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戈壁荒漠
风力沉积地貌
坡度小,海岸线平直 滩涂养殖
红树林海岸
红树林和泥沼
热带、亚热带较低纬 度的海岸低洼处
抵御风浪、保护 生物多样性和湿 地
珊瑚岸海岸 珊瑚虫的遗骸 热带浅海 和分泌物
抵御海浪、保护 海岸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冲积平原凭借水源、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 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
2.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风化作用与风化地貌
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物理风化)、化学破坏
(化学风化)、生物生长活动(生物风化)变成松散、 碎屑状沉积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 条件。
物理风化---岩石的热胀冷缩
在沙漠地区尤其明显。因为那里气温白天高达40-50℃,晚上 可降到0℃以下,岩石热胀冷缩,这种胀缩在岩石表部和核部是不 一样的。由于不同矿物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久而久之,岩石出现 了裂隙,由大块变成了小块,由小块变成砂,由砂变为土,石头 就烂掉了。在有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参与的情况下,风化作用进 行得更快,风化的过程和产物也更丰富多彩。
成扇形,冲积扇顶端
到边缘地势渐低;堆
A
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
多个冲积扇联合形成
洪积-冲积平原
B
原因:颗粒大 ,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 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B' A'
山前冲积扇形成(实验)
河漫滩平原
结合图示思考河漫滩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河漫滩平原
分布: 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 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 的滩地,一般分布在中下游 地区。 特点: 河漫滩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 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 河漫滩比较发育,“V”字形河 谷展宽;多个河漫滩联合形成河 漫滩平原。
(深而窄) V型河谷
连续河湾
U型河谷 (宽而浅)
河流侵蚀地貌——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是 科罗拉多河的杰作。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蜿蜒 曲折,大峡谷两岸都是红色的巨岩断层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 了,这是亿万年前的地质沉积物 。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 、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
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
地质作用: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指地球上由于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组成 物质、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 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由自然力引起的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 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就是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表影响 相互关系
外力作用
又叫外营力作用,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 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 (2)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