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2020春季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20年月日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1.古诗三首【课时目标】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板书设计】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时目标】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课时目标】1.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4个生字。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课件出示25)(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

(板书:梅黄一日日晴)(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

(而且)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4.在齐诵本诗。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板书设计】三衢道中(宋)曾几梅黄——日日晴溪—泛、山—行不减——添2.燕子【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燕子,了解春天的特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2 燕子外形、赶来、飞行、停歇【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姿态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2 燕子外形:羽毛翅膀尾巴(静)赶来: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春光(静)3.荷花【课时目标】1.认识“挨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3荷花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板书设计】3 荷花闻到花香:一……就……赶紧跑观赏花姿荷叶: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幻化荷花:翩翩起舞4* 昆虫备忘录【板书设计】4 昆虫备忘录蜻蜓、苍蝇复眼视觉灵瓢虫硬翅上有小圆点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力气大尖头绿蚂蚱动作:咯咯作响外形:膜翅漂亮的桃红色土蚂蚱外形: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动作:吐褐色口水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能在交流过程中看到的景物说清楚,对于印象深刻的,能说得具体些。

教学难点:会聆听同学的发言,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歌唱春天。

1.读一读。

课件展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2.唱一唱。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春天的歌曲(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3.说一说。

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二、畅所欲言,感受春天1.是啊!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春天的美图,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言把看的说出来呢?(课件出示春天的美图)2.学生畅所欲言把看到的说出来。

说话示例:(1)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开了……(2)春天来了,小溪里的水解冻了……(3)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设计意图:出示不同地方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春天,为后面“春天去哪玩”铺垫材料。

】3、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如何让把话语说生动、具体(如,运用不同的修辞,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设计意图:教会孩子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把把看到的景物说清楚,还要说具体说生动。

】三、小组合作,描绘春天春天在你们的口中变得如此的多姿多彩,这么美好的季节,若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想不想出去玩?你想去哪玩呢?1.学生回答2.小组合作课件出示交流要求(1)想去哪里玩?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2)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认真倾听也是一种美德)。

(3)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总结把组里的意见,并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回顾小结,增强感受春天里,有阳光,有小鸟,有花香……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共同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吧!板书设计:春天去哪儿玩颜色形态视觉听觉嗅觉按一定顺序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

举一反三,实践运用:1.“识字加油站”都是形声字,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和这一板块中的生字有着相同偏旁的汉字。

2.“词句段运用”可以让学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交流平台1.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2.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设计意图:品读优美语句,尤其是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既能让学生掌握品读语句的方法,又能深刻体会祖国语言的美妙之处。

】识字加油站1.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注意“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

“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3.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根据偏旁对汉字进行归类,既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识记形声字的规律。

】词句段运用1. 能区分形近词的意思。

2. 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3.从课文片段中提取写作方法并加以实践。

【设计意图:认识形近词,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这些词语。

从具体文字中提取方法,体现学习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日积月累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这首词,并熟读成诵。

2.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图画,加深对整首词的理解,感受词中所描写的江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正确识记形声字。

习得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

学生搜集“扌、纟、贝”这三个偏旁的生字,搜集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熟读精思品佳句1.自学预习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2.检查自学成果教师指名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文字。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花骨朵儿”,其中“骨”读为(ɡū),整个词应读出儿化韵。

“顺顺溜溜”的“溜”读为“li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面快速回顾本单元优美语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将这三段文字读通,读熟,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3.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这句话。

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2)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学生读得越出色,说明他的想象越丰富,感受越深刻。

学生读完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边想象画面边读书。

【设计意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只要学生的描述做到了细致,生动,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读懂了这段文字,当学生能做到带着自己感受读文本的时候,他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运用方法尝试自学(1)引导学生运用“边想象画面边读书”这一新掌握的方法,自学“交流平台”的后两段文字。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3)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画面:这朵荷花马上要绽开了,花骨朵儿已经包不住花瓣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