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 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变化及人机配合情况是否良好 。
❖ 根据病情及患者的适应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呼吸 机显示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适时 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情况。
无创呼吸机的调整—压力
IPAP:相当于压力支持通气PSV EPAP:相当于呼气末正压PEEP
整个治疗过程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 随时调整通气参数。最终以达到缓解气促, 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和改善动脉血 气为目标。
无创呼吸机的调整—IPAP
范围:5—40cmH2O 初设:8--10cmH2O,逐渐升高。
S模式:Spontaneous自主呼吸模式
患者能自主呼吸或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 气,病人自主控制呼吸频率和吸呼比/吸 气时间。
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T模式:Timed时间控制模式
病人无自主呼吸或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 送气,呼吸机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 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的病 人
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机动护士培训: 无创机械通气
综合ICU:齐娟兵 2018年9月14日
❖ 无创通气的定义 ❖ 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的区别 ❖ 无创通气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无创呼吸机操作及参数调节 ❖ 无创通气的疗效判定 ❖ 无创通气的注意事项 ❖ 操作流程
无创机械通气的定义
❖ 广义:指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 系列方法的总称,包括体外负压通气、经鼻 面罩正压通气、胸壁振荡及膈肌起搏等。
❖ 狭义:指通过鼻面罩或口鼻面罩与患者相连 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方法。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一)
连接方式
创伤性 方便性 机器大小 控制模式
有创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不方便
笨重
压力控制 容量控制
无创通气 面罩 鼻罩
无 方便 轻巧 压力控制 新一代无创呼吸机 模式性质正在改善
无创机械通气的优点
1.减少气管插管及其合并症 2.减少患者的痛苦(不适) 3.无需用镇静剂 4.正常吞咽、进食 5.患者可进行正常交流 6.生理性咳嗽 7.保留上气道加温、湿化和过滤功能 8.可以使用不同的通气模式、间歇使用、容 易脱机
无创机械通气的禁忌症—绝对禁忌症
1.心跳呼吸停止 2.昏迷:但PaCO2升高引起的可试用 3.自主呼吸微弱,随时可能呼吸停止者 4.误吸可能性高:如颅内高压 5.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6.面部创伤/术后/畸形:无法佩戴面罩 7.不合作
无创通气的注意事项
❖ 5.对于连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隔 4 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5-30 分钟,休息期间建议鼻导管 吸氧。
❖ 6.漏气会影响疗效,因此消除漏气非常重要。口部漏气 :如果使用口鼻面罩,治疗期间尽量保持嘴部闭合。口 部漏气会导致疗效降低。如果口部漏气问题不能解决, 则可以使用鼻面罩或使用下颚带。佩戴良好且舒适时, 呼吸机的疗效最好。
无创机械通气的禁忌症—相对禁忌症
1.气道分泌物多,排痰障碍 2.严重感染 3.严重呼吸衰竭:PaO2<45mmHg
PH <7.20 4.上腹部术后 5.严重肥胖 6.上气道机械性阻塞:如肺癌 7.精神紧张,难以配合
患者心理及上机前教育
1.消除心理紧张、恐惧、幽闭综合征 2.正确的连接方式 3.合适的参数设置,逐渐增高压力 4.合适的面罩 5.恰当的松紧度
根据不同疾病及患者依从性来确定,也可以直接 达到目标压力
有益之处
不良反应
潮气量增加
心排血量降低
PaO2上升
腹胀明显
PaCO2下降
不适
心率减慢
心率加快
无创呼吸机的调整—EPAP
范围:4—25cmH2O 初设:4--8cmH2O
作用:保持呼气时肺泡开放,促进氧合。
有益之处 PaO2上升 PaCO2下降
讲述治疗的作用和目的(缓解症状,帮助康复); 连接和拆除的方法,选用鼻罩或其他连接方法,参观 上机患者或可先戴上鼻/面罩,不连接呼吸机,连接 低流量氧气适应约5—10分钟后,再连接呼吸机。
试用和适应连接方法
1.体位:半卧位;
2.轻症的患者可先试用鼻罩、鼻枕或接口 器;
3.比较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多数需用面罩;
不良反应 心排血量降低 不适感
疗效判断
治疗有效者 临床表现:气促改善、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频率 减慢、SaO2增加,心率减慢等。 动脉血气(治疗1—2h后复查):PaCO2下降> 16%,PH>7.断
治疗失败的标准 临床表现:神志恶化或烦躁不安;不能清除分泌 物;无法耐受连接方法;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氧 合功能恶化;CO2储留加重。 动脉血气(治疗1—2h后复查):PaCO2下降< 16%,PH<7.30, PaO2≤40mmHg。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二)
通气模式
通气容量 触发灵敏度 漏气补偿 流量(L/min)
有创通气 A/C SIMV CPAP
有保证 低 弱 低
无创通气
S S/T T CPAP 无保证 高 强大 高(40-60)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三)
报警设置 镇定剂 痰液清除 患者配合 入睡后气道阻塞
有创通气 多 常规使用 容易 要求低 无
4.老年或无牙的患者口腔支撑能力较差, 主张用面罩。佩戴的过程本身对患者的舒 适性和耐受性有影响。建议在吸氧状态下 将面罩或接口器连接。
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S:自主呼吸模式 T:时间控制模式 S/T: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 APCV:辅助压力控制模式
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 抬高床头30—45°。 ❖ 规范洗手,戴口罩。 ❖ 将呼吸机移至患者床旁,添加灭菌注射用水于湿化罐内
(水位线)。打开电源,检查呼吸机性能是否良好,管 路有无漏气。连接吸氧装置,将吸氧管连接至呼吸机面 罩上。
无创通气的操作流程
❖ 连接面罩、四头带,与患者佩戴完好。打开电源开关, 调节呼吸机参数( IPAP:5—40cmH2O , EPAP:4— 25cmH2O ),调节氧流量5L/分。引导患者配合呼吸机 做呼吸运动。
无创通气的注意事项
❖ 1.每次使用前将适量(水位线)蒸馏水或者纯净水倒入 湿化器内 ,使气体湿化后再进入气道,以防呼吸道干燥 和气道感染。定时检查湿化管内水量,及时补充,防止 湿化水用尽至管路内干燥造成患者的不适感,以及痰液 无法及时排除造成意外。
❖ 2.每次使用无创呼吸机之前,要先检查呼吸机的管道有 无破损漏气,呼气口是否通畅,如果呼气口堵塞或部分 堵塞可能导致患者窒息,必须引起重视。使用过程中要 定时检查管路内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时,及时倒掉冷 凝杯中的积水,避免患者发生呛咳及误吸等危险。
❖ 10.开始治疗参数不可设置过高,整个治疗过程并非固 定不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通气参数。
无创通气的操作流程
准备用物: 治疗车、呼吸机、呼吸机管道一套、清洁治疗盘、一次 性鼻导管、灭菌注射用水、吸氧装置一套,必要时备配 电盘。
无创通气的操作流程
❖ 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及腕带信息,评 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清醒患者说明目 的、方法,取得配合。
ST模式:Spontaneous/ Timed自主呼吸/时 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小于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 周期时,为S模式;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大于后 备通气频率时,为T模式。 使用最普通,用于各种病人。
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 病人有较强的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 均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的压力,帮助病 人打开气道。 主要用于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症、自主呼吸较强、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 的病人。
无创通气的注意事项
❖ 3.先开机后带面罩,这样开机空吹,会使机器计算的机 线严重飘移,发挥呼吸机的漏气补偿功能,漏气补偿量 大,远超实际漏气量,患者感到气流大,比较冲不能耐 受,是导致初使无创呼吸机失败的重要原因,正确的使 用:先戴好面罩,连接呼吸机管路后再马上开机送气。
❖ 4. 根据患者面部的形状大小以及肥胖程度选择面罩。戴 上面罩之前,使面部保持清洁干燥,除去面部过多的油 脂,这有助于更好地佩戴面罩且能延长面罩垫的寿命。 固定面罩时避免压着眼睛和耳廓,头带的松紧度以可放 入两指为宜。使用呼吸面罩佩戴过久会使患者的面部皮 肤发红甚至出现压力性损伤。对于无创面罩机械通气的 患者,我科采用新的模型泡沫敷料进行减压保护皮肤。
无创通气的注意事项
❖ 7.保证有效的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无创 呼吸前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咳痰,尽量采取有效的排痰 措施。痰液粘稠者可通过雾化吸入,加强口咽、鼻咽部 的湿化或者叩背等方式使其排除。
❖ 8.使用鼻面罩过程中,尽量避免张嘴呼吸,以免引起口 干、胃肠胀气。
❖ 9.湿化罐里有水时请勿移动机器,如需移动,需关闭电 源,取出湿化罐,避免主机进水。
无创通气 少 有条件使用 较困难 必须配合 可有
无创通气的适应症
❖ 慢阻肺和并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早期、中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 心源性肺水肿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重症肌无力 运动神经元疾病 ❖ 胸廓畸形导致呼吸衰竭 ❖ 肺间质性疾病 ❖ 自身免疫缺陷导致的呼吸衰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