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髌骨脱位
4.髌外侧缘:髂胫束及阔筋膜部 分纤维止于髌骨外缘前面。外侧 髌股韧带自髌骨外缘向后,止于 股骨外侧髁;它不如内侧髌股韧 带明显,但与外侧半月板髌韧带 和骼胫束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比 内侧更为强韧的纤维组织带,于 体表扪之可被确认。外侧半月板 髌韧带起自外侧半月板前外缘, 向前止于髌外侧缘下1/3,比内 侧者发达。
Treatment of Primary Acute Patellar Disloc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Quantitative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Clin J Spor
髌骨(patella),位于膝关节前方,股骨的下端 前面,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头肌腱 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底朝上,尖向下,前面 粗糙,后面为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面相关 节,参与膝关节的构成。可在体表摸到。
人口统计学
共纳入2086例患者,共2134膝,平均年龄为20.3 岁(8〜74岁)。 随访时评估患者的平均时间为69.9个月(0 〜 26 年)。
软骨缺损和软组织损伤
软骨损伤描述了1014项膝关节。 髌骨关节面软骨缺损: 226膝(22.2%) 股骨关节面的软骨缺损:103膝(10.1%) 软组织损伤描述了481个膝关节。 髌股韧带损伤111例(23%)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5例(0.1%) 前十字韧带撕裂3例(0.06%)。
髌骨的解剖及功能
髌骨具有保护膝关节,避免股四头肌腱对股骨髁 软骨面摩擦的功能,有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参 与构成伸膝装置功能;有维持膝关节在半蹲位的 稳定性,防止膝关节过度内收、外展和伸屈活动 的功能,以及有车链作用,增加膝关节回转能力 的功能。
膝关节囊松弛薄弱,不足以将髌骨稳定于股骨上,髌骨的稳定 主要靠肌肉、肌膜、韧带、筋膜等动静力装置增强。列举如下: 1.髌底:股四头肌腱以三个分离层 抵于髌底。1)髌底前部及前面上1/3 有股直肌抵止,其最浅纤维直行或 斜行,越过髌前面,形成一延续的 纤维组织桥,达髌韧带。2)髌底中 部由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肌膜形成 一扁腱膜带,抵于股直肌抵止的后 方。3)髌底后部有股中间肌腱纤维 抵止,关节囊滑膜沿关节面边缘附 着。 2.髌尖:髌韧带起自髌骨下缘及后 面下部,内侧起点比外侧起点低约 1cm。
结果测量
24项研究中11项使用库珠拉评分(Kujula score) 保守治疗组82.4分 VS 手术治疗组87.9分 A组短中期(少于5年) 保守治疗组82.4分 VS 手术治疗组87.9分 B组长期(大于5年) 保守治疗组87.5分 VS 手术治疗组86.6分。
Lysholm评分(4项研究) 保守治疗组86.2分 VS 手术治疗组85.8分
MPFL股骨止点确认
内侧髌股韧带(MPFL)股骨端的起源是基于Schottle点上,Schottle点(星)是股 骨后方皮质的切线前方1 mm(红色线),股骨髁上缘垂线远端2.5毫米(白色线), 和Blumensaat线上后方的近端垂直线(蓝线)。标准尺寸:当股骨内侧髁被认为 是水平距离100%,髌骨上关节缘至股骨髁远端边界是纵向距离 100%,MPFL附着 点位于股骨内侧髁上距离后方40%,远端50%,前方60%的位置(星)。
诊断——影像学
CT 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 CT 扫描可显示髌骨位置异常,观察外侧滑车高度,测量胫骨结节 滑车沟指数(TT-TG),大于20mm为异常。 MRI 成像技术没有离子化射线,也无需使用造影剂。既能观察髌 骨的滑行轨迹, 又能观察软骨本身的病变, 还有助于了解支持带或 髌股韧带损伤的部位,是诊察髌股关节的重要有效手段。其在评 估髌股关节稳定方面优于CT , 但有关该技术的髌股角度关系尚无 标准资料。
• 上述结构中,股四头肌为稳定 髌骨的动力成分,其中股内侧 肌更为重要。因其附于髌骨上 缘和内缘上2/3(股外侧肌仅附 于髌骨上缘),当其收缩时, 有向上内牵引髌骨的作用。它 可视为髌骨的内收肌,对防止 髌骨脱位起重要作用。髌骨关 节面纵峭与股骨凹形滑车面相 对应,可阻止髌骨左右滑动。
• 从完全伸直到接近屈膝20°,髌股韧 带复合体是髌骨主要的稳定结构。此 时没有骨性阻挡,内侧髌股韧带复合 体主要用来限制股四头肌外向的分力。 • 在屈膝20°开始髌骨进入了滑车沟, 此时外侧滑车沟成为阻止髌骨外偏的 静态稳定结构。在接近屈膝60-70° 时滑车提供了稳定性,此时髌骨进入 股骨髁间窝。 • 在滑车发育不良的病例中髌骨不能进 入髁间窝,导致髌骨容易脱位。
内侧修复/叠瓦缝合
失败率30%,与保守治疗大致相同 适应症:初次脱位+可修复的软骨缺损 骨骼成熟患者的失稳定 合并远端力线重建
外侧松解
外侧高压综合征 当过度紧张导致中置髌骨困难时合并进行力线重 建 可能同时增加内侧和外侧髌骨松弛的风险
MPFL重建
适应症:复发性MPFL功能不全和(或)滑车发育不良 股骨端重建偏向近端或前方或过度紧张会导致内侧过度 负载 可能合并股骨远端力线重建
髌骨研磨试验为压迫髌骨的同时,推动其在滑 车沟内向内、外、上、下移动,当髌股关节病 变时,可再现膝部疼痛。
诊断——影像学
X 线正侧位
正位:髌骨形态,外伤后复发性髌骨脱位可有
髌骨内侧缘撕脱骨折,意义不大;
侧位:测量髌骨高度,屈膝30°侧位片测量髌
骨高度
Blumensaat法:正常膝关节髌骨应在骺痕画线 和髁间窝画线之间; Insall-Salvati法:髌腱与髌骨长度比,正常为 0.8~1.2,大于1.2提示高位髌骨,小于0.8低位 髌骨;
3.髌内侧缘:内侧髌股韧 带起自髌骨内侧缘,向后 止于股骨内侧髁,可被动 限制髌骨向外侧移位。内 侧半月板髌韧带起自内侧 半月板前内侧缘,向前止 于髌内侧缘下1/3部。膝 固有筋膜较薄,附着于髌 内侧缘前面。
内侧髌股韧带复合体(MPFL)包括:内侧髌股韧带和内 侧胫股韧带,它是髌股关节主要的被动稳定结构。
Hughston视觉模拟评分(3项研究) 辛辛那提膝关节评分(1项研究)
复发性不稳定性
总再脱位率为32.2%(492/1524) 保守治疗再脱位率39.5%(349/883) 手术治疗再脱位率22.3%(143/641)
手术组复发率(25%)明显低于保守组(36.4%)
(优势比0.53,95 %置信区间0.40-0.70; P<0.00001)。
右膝内侧髌股韧带附着 处(箭头示)Ⅱ度损伤, 伴髌骨半脱位。
左膝髌骨内侧支持带(箭头示) Ⅲ度损伤,轴位MRI T2WI图 示支持带纤维完全断裂,支持 带形态完全模糊不清,断端可 见长T2液体信号影。
保守治疗
建议在屈曲20°时休息和固定膝关节2-3周,以控 制疼痛和靠拢MPFL的两端。 只要疼痛允许,就可以开始负重和运动。 可以使用支具稳定髌骨。 闭链运动和被动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本体感觉。 然而,保守治疗后复发性髌骨不稳定的发生率为 15%-40%。
背景
原发性急性髌骨脱位占所有外伤性膝损伤的3%, 是前十字韧带撕裂后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积血的第 二常见原因。 参与运动活动的20岁以下的青少年均有急性创伤 性髌骨脱位的风险。 髌骨脱位通常是由膝关节扭转运动,突然的侧切 或直接撞击将髌骨撞出关节引起的。 大约93%的外伤性髌骨脱位发生在膝关节的屈曲 和外翻运动期间。
并发症
保守治疗组未报道并发症 手术治疗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5%(29/441) 浅表或深部感染(12) 伤口血肿(9) 深静脉血栓形成(3) 腓神经麻痹(1) 骨关节病(1) 手术敷料皮炎(1) 坐骨神经麻痹(1) 不敏感前皮肤烧伤(1)
结论
手术治疗显著降低再脱位率,并提供更好的短中 期临床结果。 长期随访中,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结果一致。 证据的总体质量很低。 还需要描述可能影响治疗选择的解剖异常和软组 织完整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TT-TG值
TT-TG:Tibial tubercle-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 TT-TG平均为8~10mm的距离,在儿童和成人患者 经CT或MRI测量。 TT-TG≥20mm与髌骨不稳高度相关。
MRI观测指标 髌骨内、外侧支持带损伤部位(内外侧支持带各组 成成分及内侧髌股韧带髌骨点、股骨点) 形态(粗细、扭曲) 信号(等、略高、明显高) 伴随的其他韧带损伤、伴随髌骨的骨软骨改变(主 要指髌骨内后缘骨软骨骨折,髌骨内后与髌骨外 髁前侧面骨挫伤) 伴随的髌骨半脱位或脱位(髌骨外侧半脱位:髌骨 向外侧平移,小关节面超过股骨髁关节面边缘; 髌骨脱位:髌股关节面完全失去联系)
手术治疗
(一)急性髌骨脱位 手术治疗适应症为伴有骨软骨骨折、游离体形成 或关节不匹配者的急性、首次脱位。对于还想从 事高水平体育活动的竞技运动员也可手术治疗。 (二)髌股对线不良及髌骨复发性半脱位 采用了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后髌骨仍反复脱位,应 考虑手术治疗。否则患者可能变得紧张和害怕使 用患膝,且持久反复脱位可使关节严重受损。 约有100多种术式,大致分为5类: ① 松解紧张的 外侧支持带;②伸膝装置的近端重排; ③伸膝装 置的远端重排; ④伸膝装置的近远端联合重排; ⑤髌骨切除并伸膝装置的重排。
复发性脱位的诱发因素
股骨前倾角加大 胫骨向外扭转 胫骨结节外移 高位髌骨 髌骨发育不良 滑车发育不良 外侧支持带紧张
诊断——查体
测量Q角 恐惧试验 髌骨倾斜试验 髌骨活动轨迹检查 髌股关节检查
Q角
Q角:从髂前上棘到髌骨中点连线代表股四头肌牵拉力线,从髌骨中点 到胫骨结节连线与股四头肌牵拉力线相交之角即为Q角。正常Q角男性 为8°~10°,女性为15°±5°。Q角越大,使髌骨外移分力越大。
测量Q角:大于20° 为异常,提示下肢伸 膝装置力线异常。
恐惧试验: 患者放松, 检查者将其膝关节固定于 20°~30°屈曲位, 将髌骨向外推呈半脱位。试 验阳性时患者会突然感到疼痛并对抗髌骨的进 一步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