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逆向思维的实例研究

逆向思维的实例研究

逆向思维的实例研究【摘要】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逆向思维,在介绍逆向思维的特点、类型、应用和优势时引用和分析了大量实例,以便于读者理解。

最终得出结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能出奇制胜。

关键词逆向思维;反向思维;实例研究;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例如“司马光砸缸”,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一、逆向思维的背景说明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

个人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全面人才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逆向思维法,不是一种培训或自我培训的技法,而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或发明方法,然而要挖掘人才能力,有必要了解这一方法。

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一方法,可能取得惊人的效果。

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反向之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两种形式。

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正向思维是指沿着人们的习惯性思考路线去思考,而反向思维则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路线去思维。

正反向思维起源于事物的方向性,客观世界存在着互为逆向的事物,由于事物的正反向,才产生思维的正反向,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人们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即采用正向思维,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然而,实践中也有很多事例,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反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这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是思维方式。

二、逆向思维的类型简介逆向思维方式一般分为四类:结构逆向思维、功能逆向思维、状态逆向思维、因果逆向思维。

1.结构逆向思维其是指从已有事物的逆向结构形式中去设想,以寻求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

一般可以从事物的结构位置、结构材料以及结构类型进行逆向思维。

在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双尖绣花针”,发明者是武汉市义烈巷小学的学生王帆,他把针孔的位置设计到中间,两端加工成针尖,从而使绣花的速度提高近一半。

这是一个结构逆向思维的典型实例。

2.功能逆向思维其是指从原有事物相反功能方面去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思维方法。

谈到功能逆向思维,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这么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3M公司的一个职员无意中发现,原来废弃的纸张经过一定的处理可以成为粘贴纸,从而为公司创造了巨额的利润。

3.状态逆向思维其是指人们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逆向方面来认识事物,引发创造发明的思维方法。

过去木匠用锯和刨来加工木头,都是木头不动工具动(实际上是人动)。

这样做,人的体力消耗较大。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人们从工具不动、木头动的角度出发,设计发明了电创,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工艺水平,减轻了劳动量。

这里从木头静与动加工状态的改变,就可知它是与状态逆向思维的内容紧密相联的。

4.因果逆向思维其是指从已有的事物的因果关系中,变因为果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

在电的发明史上,从奥斯特的电能生磁到法拉第的磁能生电,它们之间就有着因果逆向思维的联系。

其他如爱迪生发现送话器听筒音膜有规律的振动到他发明留声机,近代的无线电广播的播放与接收,录像机的发明与摄像机的发明,这些都属于因果逆向思维的成果。

可见,因果逆向思维也是进行发明的有效方法。

三、逆向思维的特点1.普遍性逆向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

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下、左与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

不论那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2.批判性逆向是与正向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

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

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3.新颖性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

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

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

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逆向思维的趣味应用有一道趣味题是这样的: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可能我们琢磨了很久还找不到答案。

那么,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一个边长适当的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来了。

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

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

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

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

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

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据说,逆向思维可以使人年轻。

每个人都要走向明年,明年会比今年大一岁,所以今年比明年年轻一岁。

对于老年人,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让人越活越年轻;对于年轻人,则可以珍惜时间,更加努力。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

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

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

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在创造发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

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

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

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

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传统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压碎冰块的,因此它的头部都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而且设计得十分笨重,转向非常不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侧向漂来的流水。

前苏联的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变向下压冰为向上推冰,即让破冰船潜入水下,依靠浮力从冰下向上破冰。

新的破冰船设计得非常灵巧,不仅节约了许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动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为提高。

遇到较坚厚的冰层,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前进,破冰效果非常好。

这种破冰船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由我国发明家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电机”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中国高新科技杯金奖,并受到联合国TIPS组织的关注。

1996年,丹麦某大公司曾想以300万元人民币买断其专利,可见其发明价值之巨大。

说到“两向旋转发电机”的发明,也应归功于逆向思维。

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发电机共同的构造是各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定子不动,转子转动。

而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电机”定子也转动,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提高了四倍。

苏卫星说,我来个逆向思维,让定子也“旋转起来”。

这是他得以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对创造发明思想的一大贡献。

五、逆向思维的优势下面,我们不妨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逆向思维的优势。

1.优势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

例1:关于给网球充气。

网球与足球篮球不一样,足球蓝球有打气孔,可以用打气针头充气。

网球没有打气孔,漏气后球就软了、瘪了。

如何给瘪了的网球充气呢?专业人士首先分析了网球为什么会漏气?气从哪里漏到哪里?我们知道,网球内部气体压强高,外部大气压强低,气体就会从压强高的地方往压强低的地方扩散,也就是从网球内部往外部漏气,最后网球内外压强—致了,就没有足够的弹性了。

怎么让球内压强增加呢?运用逆向思维,专业人士考虑让气体从球外往球内扩散。

怎么做呢?那就是把软了的网球放进一个钢筒中,往钢筒内打气,使钢筒内气体的压强远远大于网球内部的压强,这时高压钢筒内的气体就会往网球内“漏气”,经过一定的时间,网球便会硬起来了。

让气体从外向里漏的逆向思维让没有打气孔的网球同样可以实现充气。

很显然,通过逆向思维,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2.优势二:逆向思维会使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

例2:有两个人一起出差,其中一个人逛街时看到大街上有一老妇在卖一只黑色的铁猫。

这只铁猫的眼睛很漂亮,经仔细观察,他发现铁猫眼睛是宝石做成的。

于是他不动声色对老妇说:“能不能只卖一双眼珠”。

老妇起初不同意,但他愿意花整只铁猫的价格。

老妇便把猫眼珠取出来卖给了他。

他回到旅馆,欣喜若狂地对同伴们说,我捡了一个大便宜。

用了很少钱买了两颗宝石。

同伴问了前因后果,问他那个卖铁猫的老妇还在不在?他说那个老妇正等着有人买她的那只少了眼珠的铁猫。

同伴便取了钱寻找那个老妇去了,一会儿,他把铁猫抱了回来。

他分析这只铁猫肯定价值不菲。

于是用锤子往铁猫身上敲,铁屑掉落后发现铁猫的内质竟然是用黄金铸成的。

买走铁猫玉眼的人是按正常思维走的,铁猫的玉眼很值钱,取走便是。

但同伴却通过逆向思维断定:既然猫的眼睛是宝石做的,那么它的身体肯定不会是铁。

正是这种逆向思维使同伴摒弃了铁猫的表象,发现了猫的黄金内质。

3.优势三:逆向思维会使你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

例3:有一位赶马车的脚夫,驱赶着一匹马,拉着一平板车煤要上一个坡。

无奈路长、坡陡、马懒,马拉着车上了整个坡的三分之一就再也不愿意前进了,任其脚夫抽打,马只是原地打转。

脚夫这时招呼同行马车停下,从同伴处借来两匹马相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