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全国卷下水作文2017高考全国卷下水作文【编者按】和往年一样,伴随高考语文考试的结束,全民写作文的网络狂欢开始。
高考作文年年都是舆论热点,原因有三:一是在高考科目中,唯有语文,特别是作文,是大众都能理解且议论的;二是文学梦、作家梦在很多上一辈人的人生梦想中曾至高无上,写作至今仍是诸多中国人之所爱,有一次命题作文的机会,何乐而不为?三是,当今网络原住民很多疏于文字,引起成年人的忧虑,所以达成共识,珍惜每一次全民写作的机会,好让孩子们热爱阅读、学会写作。
这也是我们每年邀请中国青年报的优秀编辑记者同写高考作文的考虑之一,希望年轻的学子能借此感受到如何文以载道,学会享受文字的妙趣。
今年成长版选择了高考作文的全国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要求7位编辑记者跟广大考生一起写作文(为避免重复,文中省略副标题)。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如何在1000字的有限空间内施展才华,张扬个性吧。
【高考真题】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与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水作文】张坤:高考颂张国:人生考验中,高考是最轻松的那个曹林:全民的高考脑残粉心态曹竞:天地本无路行处即大道从玉华:最难的高考卷是高考本身冯雪梅:我摘不了星星,只记得老爸的名言陈彤:拼颜值拼爹还是拼分高考颂张坤今天高考,对于不少考生和家长来说未必是欢乐颂,对于社会话题,特别是媒体来说,却可以说是欢乐颂。
屏几乎刷爆了相关新闻、信息,有那些年一起走过的高考路,有作为过来人的N个提示,有社会上升通道能像高考那样公平的期待,有脱离不了这条解题思路的剖析……说实话,这些天多数考生的,已被缴械,不少学校周围的屏蔽系统也在启动!所以圈里来去的高考欢乐颂,大都是过来人的情感记忆分享,甜酸苦辣、五味杂陈,无论淡淡的忧伤还是隐隐的自豪,都不过是成长旅途的一段故事,颂歌起处,往事并不如烟。
当年的高考对我来说,是一个隐秘的忧伤故事。
难怪每个过来人,都喜欢有点自恋自残式的回忆,都不过是想重品一下那个滋味。
我是在一个很偏僻的农村读高中的。
记得是考后一个中午,集中在宿舍算预估分填志愿时,突然发现因过于紧张、粗心,历史试卷居然有一张20分的单独夹页卷没做,我就交卷了。
脑袋嗡地一响,便冲出校门,漫无目的地乱走,眼泪止不住地流。
不知不觉走进一片油菜地里,蹲在田间,纠结着怎么向含辛茹苦、满怀期待的父母交待。
直到天黑以后,我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宿舍,却被迎面而来的一同学当胸一捶:你一个下午哪里去了?学校都炸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找你,还到后面池塘里用竹竿捞了半天!在被班主任胡老师狗血喷头一顿痛骂后,我怀着对老师、同学们的感谢、感动和内疚,第二天一早就匆匆提前离开学校,连铺盖都是母亲随后取的。
好在我的父母很开明。
他们都是家庭成分不好,当年从省城附近下放到这个偏远县乡村的知识分子。
父亲慈爱地说:当年也没想过你还能参加高考,有高考,就有希望,不行明年再来。
在泪流满面中,平生第一次父母放我出远门——去庐山放飞了一回心情。
等满面红光地回到家,我却意外收到了还不错的录取通知书,虽非名校,却倍加惜爱,自此将这段小历史珍藏于心。
遗憾和惭愧的是,自从那一年提前回家,我再也没有跨进过高中母校的大门。
前几年专门去看望当年骂我的那位班主任胡老师。
他桃李满天下,已记不清当年的我了,我和另一个同学陪伴了他一个下午。
又过了一年,他就去世了。
其实人生成长之路,所谓的成败得失、恩怨情仇,每一笔、每一段,都是最宝贵的财富,都是追求做个明白人、老实人、放心人的一个过程。
孟子当年不就说过吗,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如果当年能放心,不紧张、不粗心、不焦虑,或许……其实没有或许,都不过是一个自我磨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家庭、国家的命运总是紧紧在一起,1977年邓小平面对恢复高考招生改革中,大笔一挥,划掉了全部成分论条款,只留两条:一看本人表现,二择优录取。
就这几笔,让千千万万像我这样成分不好的家庭放下心来。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无论高考的过去、现在、未来如何奏响多元协奏曲,我宁愿一直高唱着高考颂——因为,这是人生向上的欢乐颂,总有一种希望叫高考!(为中国青年报社社长、总编辑)人生考验中,高考是最轻松的那个张国我至今无法理解那些试图通过一场考试改变命运的人。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华发早生,眼镜是瓶底子,皱纹比陈景润还要深邃,以夜间最晚回到宿舍和凌晨最早离开宿舍为荣,熄灯后也要打着手电筒夜读。
那是高考大省的一所乡镇中学,老师们挂在嘴边的一个学习榜样是,上几届一个学生,毕业时被发现床下满满都是电池。
遗憾的是,我那同学是考试的信徒,但成绩单并不垂青于他。
我们从没交流过高考改变命运的话题。
过去40年里这场考试一再被神化,改变命运是关于它最神奇的说法。
要知道高考是为高等学校选拔生源,而不是魔法学校。
高考的确如魔法般改变过很多人的命运,但40年来,魔法效应一直在递减。
40年前恢复高考之所以影响中国,是因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科教秩序,高考标志着一个庞大系统的重启和复位。
高考不是破天荒的改革,只不过是向正常轨道的回归。
高考对中国的深刻改变,在于它送走了依靠出身或领导批准才能上学的时代,终结了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使一个国家追求真知、唯才是举。
而这,才是点石成金的手指。
此后多年,高考改变命运只是一种修辞,一种寄托,一种对知识的信心,一种万千家庭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的口号。
关于高考我一直好奇,阅卷老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或眼光去鉴别作文,一篇作文59分与60分的区别到底在哪儿,以及字写得好看会不会得分——我的每一位高中老师都在强调要把字写得好看一些,包括数学老师。
通过高考我倒是认识了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和我那所乡镇中学经历的,实际是两种高考。
差别就像床底堆满的电池和华丽的学科论文之间那么大。
我的同学中只有少数能够达到本科线。
而在我就读的初中,甚至只有个位数的学生考上了高中。
命运有时在高考前就已决定了。
我知道这才是我们要去改变的事情——发展中国,改变它的不平衡,让每个孩子有相对平等的人生机会。
这也是整个国家恢复高考的初心。
因此,我对高考有很多期待。
期待它不再一考定终身,期待它结束文理分科,还期待它恢复出厂设置:唯才是举、公平竞争。
至于我自己,我相信读书一定是有用的,但永远都不相信高考改变命运。
它有时只是一种托辞。
常有不如意者说,自己当初高考发挥失利,否则就将如何如何。
一位女明星对媒体大谈自己当初差一分去清华,根据其进一步的描述来推算,她差的那一分约等于别人的200分。
差一分去清华的传说总有市场:人们倾向于把不如意归咎于高考失利,为自己不够努力或不够好运找个台阶。
将命运寄托在一场考试上,有点自轻自贱了。
如果薄薄的几张试卷就承载着人生大考,那人生未免欠缺一些厚度。
人生只有一次,考试可以一再重来。
何况,恢复高考后最早那批命运多舛、上过山下过乡的考生,已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在人生所有的考验中,高考也许是最轻松的了。
(为中国青年报记者部副主任)天地本无路行处即大道曹竞又是一年初夏时,5月忙升温,6月唱情怀,尤其穿插了全国遍地是考场的那些个火热日子,让我对初夏的热爱一如既往地忠贞不渝——20年前此时,我只与书本为伴,父母倾情佳肴在侧,不与流氓为伍。
20年后此刻,我只与字句为伴,朋友真心杯盏在侧,还是不与流氓为伍。
其实我从未看见过高考,只看着那些通往高考又从高考出发的一条条路,像初夏的藤蔓一样,蔓延生花。
一位孙老友,在一座小城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中学完成6年寒窗,凭着考不倒的智商,进入位于首都的全国顶级学府。
老孙曾念叨,那次高考之后,如愿在一考不倒的思想者中千锤百炼,如鱼得水,沉浮不惊。
之后,再加上喝不倒的情商,他如愿霸占了中关村地标建筑里一间有着大大落地窗的办公室。
一位盛老友,在同一小城地处市中心的中学挥洒6年青春,凭着我有情怀我怕谁的精神,剑指同样位于首都的学府,只惜败几分,擦肩而过。
老盛总回忆,揭榜那一天,他在那座小城的湖边漫无目的地骑着自行车,脑袋空着车在飘着,觉得这辈子就这么一直骑下去得了……前几年,老孙和老盛相遇了。
而这世界上有一样特别奇妙的东西就叫做开始,因为它从遇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结束了。
老孙和老盛从老乡,变成了办公邻居,又成了合作伙伴,还成了同桌酒友。
他们惺惺相惜的不仅是那一线乡音乡情,还有曾经互不相识却并肩走过的高考之路,更有从高考开始走到今天的同归殊途,以及用一个特别时髦上档次的叫做资源整合的词共同支撑的未来之路。
从此,一有人提及学历,老孙爱开个玩笑:哈,我文凭是买的!而老盛则默契且羞涩地回应:嗯,我没舍得花钱。
——在一个自动售货机前,老孙投了一枚硬币,他知道会滚落出一罐果汁,所以他投了。
老盛也投了一枚硬币,他并不知道能滚落出什么,但他还是投了。
我和这些杯盏在侧的朋友,在与高考相关的那些往前看不到头、往后摸不着边的光阴里,苦学硬背了很多,然后我们不断地验证了一些,拆穿了一些,忘掉了一些,玩了一些。
就像我想起不知道哪里见过的一道中学物理题:如何让人躺在大理石上产生睡在席梦思上的柔软感,答案是在大理石上挖出一个跟人的后背形状完全一致的坑,人躺上去压强完全平衡所以就舒服了。
如果光阴倒流,我会冲过去向正在做这道题的小朋友们大喊:答案在此,理论特好使!但是——别理它,这真就是个坑!不信,你给我挖出一个试试?在这样的盛世盛试里发生着无数不相识的相遇,这场人生大考最有意思的是,它是一个大写的开始,在本无路的天地间,让殊途同归之类的有趣事情不断得以发生,它们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包含着远大的志向,自由的精神,为人的责任,获得幸福的能力。
为了给我的作文画上一个有力的句点,我真诚地向正在阅我卷的老师表白:一生中我们至少要做一件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比如给我个满分,看看我们所行大道上,将发生如何万水千山的幻妙开始。
(为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全民的高考脑残粉心态曹林说到脑残粉,你我都会会心一笑,能立刻脑补出那些一本正经的脑残模样,无论自己的偶像有什么错,都会死心塌地爱他护他,为他辩护: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请公平对待他。
不要嘲笑明星的脑残粉,其实每个人生命中总会有那种处于脑残粉状态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让自己坠入脑残粉心态的对象。
对母校的脑残粉心态,自己可以骂千百遍却不允许别人骂一遍;小时候儿女是妈妈的脑残粉,长大了妈妈会成为儿女的脑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