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十年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研究综述

近十年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研究综述

近十年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研究综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史记》的文学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司马迁精心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形象,其中不乏有刺客这一群体,《刺客列传》就是他们的合传。

当今对《刺客列传》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角度也走向多元,整个研究工作走向纵深。

现就《刺客列传》研究现状做简单梳理。

一、刺客成因以及行刺原因探析
从各个层面探析刺客成因及行刺原因,这是研究《刺客列传》较常见的一种角度。

其中曹继华的《刺客成因初探》,从环境及气质、变态贵族精神、原始复仇意识、英雄崇拜心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侠义刺客的形成原因。

另外,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探析刺杀原因,如黄莹等的《试析刺客行为的心理动机》对《刺客列传》进行分析。

刺客的心理动机主要是对亲和爱的看重,对尊严的渴望,对道义、名声呢及功业的执着追求。

又如《从豫让故事看其行刺的心理动机》,文章通过对豫让不懈的行刺行为的,可以看出其对忠诚的信仰、对自尊的渴望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这也是支持其行刺行为的原因。

二、解读刺客的精神特点与思想观念
从深层次研究刺客的独特之处,是一种进步。

作为刺客,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来展现自己,有精神的,更有思想观念上的的。

其中徐裕敏的《从《史记·刺客列传》看战国时刺客的精神特征》通过对刺客行为的分析,认为刺客有重义和好名两个重要的精神特征。

他们的精神内涵,不仅包括完成对他人的义务,而且包括对个人价值的积极肯定。

也有人从其它方面进行突破,如王涛《论先秦刺客的思想道德观与儒家传统》写到先秦刺客的行为,不仅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简单报恩,还蕴含着最初的“忠信”和“仁义”的思想道德观,其某些积极的方面对儒家传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解析刺客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研究文学文本常用的手法。

对此,唐红的《在文本解析中复活《史记》中的刺客形象》以文本为基础,从“基本人性”、“深层文化结构”和“特定历史环境”三个层次,将刺客形象层层剥离进行解析。

从刺客的悲剧命运来解读刺客形象,展示其价值,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如《高尚的品格悲剧的命运》从审美的角度解读《史记·刺客列传》武士形象。

又如《论《史记·刺客列传》中聂政的悲剧命运所呈现的美学价值》从美学方面再现了刺客形象。

总之,近十年《史记·刺客列传》研究的文章不在少数,研究视角也翻样出新,然而研究大多集中于刺客形成原因、行刺原因,单个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对于刺客人生信仰、精神气质、人物的横向比较以及某些积极方面对后世的影响的研究等稍显薄弱。

所以,《史记·刺客列传》研究方面怎样找到一个更为新颖的视角,将研究在新的层面上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是当代研究它的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