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 削减税收,减少对经济的干 预(里根)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
战败的德国与日本: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
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㈠英国
1、经济发展模式:混合市场经济 2、发展历程: (1)1945—1979年:模式形成 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国有化 经济措施: (2)1979年后撒切尔政府: 改行货币主义政策 少政府” 90年代“多市场,
3、特征: 124页“三结合”
㈡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方针: 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 建设福利国家 2、特征: 计划与市场结合、国企与私企共存 3、措施: ①扩大国有经济成分 ②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对经济实行全面指导 和调节
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 保障
㈢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 模式: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2. 确立:阿登纳政府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发展过程 :罗斯福新政开创,凯恩斯倡导, 二战期间得到巩固和发展,到二战后有了进一 步发展。
材料一: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的深刻根源是生产 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 已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 发展,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过程,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 材料二:“二战”中,交战双方为了战争的需要,国 家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对社会物质财富 实行特殊调配政策。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最大限度地维持国家 经济的安全发展,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 主义国家都注意制定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经济发展目 标,并采取了诸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出口信贷 和出口津贴等种种反危机措施。
循环的规律(2001年又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
(4)两极分化严重
材料: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 的第三条道路”,试图把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有机 结合起来,从增加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精简政府机构、 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着手,对美国经济实施 根本性的变革。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 就令世人瞩目。
4、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
(1)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第三条道路)
1946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阿肯 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 色州霍普市一个小店主家庭。法学 条道路”,试图把自主经营、自 博士学位。妻子是希拉里。 1976年, 当选阿肯色州司法部长。 1979年, 由经营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 他就任阿肯色州第 40任州长。时年 从增加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 仅 32岁,被新闻界称为“孩子州 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制度、 长”。1992年11月3日,他在大选 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着手,对 中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击败布什, 美国经济实施根本性的变革。 当选美国第 42任总统。
(二)(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经济方针新变化 一种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 两个经济学派:货币、供给学派 二战结束-60年代 70年代 四个经济发展期 80年代 90年代 九位总统:杜、艾、肯、约、尼 福、卡、里、克
1、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1)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哈里· 杜鲁门 1945-1953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时间 代表政府 经济理论 经济政策 实践结果 依据 凯恩斯 主义 主要问题 财政赤字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
50年代 杜、艾政府
60年代 肯、约 政府
充分就业
赤字财政
经济 繁荣
70年代 尼、福、 卡政府 80年代 里根 政府
凯恩斯 主义
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
一时 见效
经济回升 持续增长
“滞胀”
课堂总结
经济持续增长;失业 70年代以来最低;1998 年财政56年以来首次 盈余(克林顿)
1965年 1991年
2001年 1981年
复苏 低速 持续 增长
1983年 持续
117月 的增 长
1991.3 2000.12
黄金20年
(1945--1965)
滞胀时期
(70年代 初—1983 )
再次 衰退
2、70年代的“滞胀”
(1)原因:
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 油危机。
(2)政策:三个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
赤字财政政策
(3)结果: 尼克松 (69面对严重的“滞胀”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 福特(74-77) 卡特(77-81) 74)
3、80年代的复苏
(1)经济理论: 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
柱形图 1 代表美国 包括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 大利
工业生产
出口
黄金储备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请思考
1、上图表明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 优势。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的繁荣局面。这一局 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2、请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美 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1)使美国快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2)使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3、如何评价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坚 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因此,它不能从根本上消 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的
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美国 经济持续增长,成就令世人瞩目。
(2)宗旨: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
(3)目标: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
解决赤字问题:减开支、裁雇 员、增税、鼓励消费 解决失业问题:加大投资、创 造就业机会
(4)措施(课本 123页)
(5)结果:解决了赤字和就业问题
3、特点:
(1)美国私人垄断资本实力雄厚
(2)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 (3)美国的经济体制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质)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调整
4、影响 ①快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②20世纪50年代起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60% 50% 40% 30% 20% 10% 0% GNP
阿登纳和联邦德国的崛起
阿登纳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 进行了民主化改革,推行福利政 策。阿登纳还开始采用凯恩斯主 义理论,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 直接干预。战后,西德的政局比 较稳定。阿登纳连续担任联邦总 理,直至1963年退休。
联邦德国首任总理 康拉德· 阿登纳 (1876—1967)
在阿登纳担任总理的14年里, 联邦德国迅速崛起,年均经济增 长率超过7%,并于70年代初成为 资本主义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1)克林顿政府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指什么 政策?其宗旨是什么?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干预
(2)克林顿政府的这一措施为什么被称为“第三条道 这一政策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道路 路”? (3)材料中提到克林顿总统在位时,美国经济发展的 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 (2)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 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 (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 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4、原因:
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供应 经济增长,取得了成功。 5、本质: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 (2)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支配地位 (3)“新经济”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 新需求
复习提问:
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开创了国家干预 经济的新模式, 逐渐形成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一、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发达的
国家垄断资本 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私人垄 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即以国 家为经济上的“总资本家” )的资 本主义。
主义-生产关 系新调整
特别提醒:
(3)结果: 经济繁荣 财政赤字 肯尼迪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严重
约翰逊
2、70年代的“滞胀”
共同探究 什么是经济滞胀,引发经济滞胀的直接 原因是什么?凯恩斯主义无法应对严重 的滞胀问题说明了什么?
经济滞胀的特征有:生产停滞、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失业现象严重、外贸增长迟缓等。 主要特征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 相互交织。 直接原因:石油危机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调整
⒈原因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战”的特殊作用 预防经济危机的需要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调整 2、表现:(课本120)
A.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B.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C.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四高” 并存
90年代
货币学派 削减… 供给学派 紧缩… (反凯恩斯)减税… 宏观调控 平衡… 克林顿 政府 微观自主 消灭… 偿还……
低通货膨胀 “两极分化” 低失业率
三、美国的“新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变 化 克林顿执政期间 (20世纪90年代) 1、时间:
含义: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2、表现: 的经济增长模式。 (1)经济持续增长 (2特点: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 )良性运行 A、通货膨胀被化解 B、财政赤字消失 高经济增长率。 C、失业率降到最低 D、市场繁荣 3、特点:
生产停滞
经济回升、持续增长、膨胀与失业缓解 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高逆差 (“四高”)
里 根(81-89)
P123页学习思考:表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