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艺术.ppt
教
中学班主任培训课程之一
育 是
班级管理艺术
一
惠州学院 金伟
个
常
说
常
新
的
话
题
课堂互动
• 请出几位老师谈谈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和 认识。
• 你认为对班主任而言,班级管理艺术中所 包含的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
主要内容: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和形式 二、班级管理的能力与艺术 三、几点启示
简要回顾关于班级的产生和教师角色的变化:
学生
班主任
• 班干部
学生
学生
没
有 2、专权式:又称命令式管理方式。
教 不
·特点:班主任包揽一切,通过号召、命令等行政手段向
好 学生提出要求,强制学生执行。班干部的作用得不到
的 发挥,学生参与意识薄弱。
学
生
,
只
有
班主任
不
会
教
学生
学生
的
学生
学生
老
班干部
学生
师
.
3、简单联系式。这种管理方式虽优于前两种,但仍 以班主任为中心,班干部的骨干核心作用仍未能 充分发挥,班集体仍未真形成。
❖ 写好毕业鉴定:
(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写好鉴定,为高一级学校或用人单位提 供真实可靠、有参考价值的评价;防止滥用溢美之词,防止对缺点错 误的淡化甚至回避;毕业鉴定的语言要简练、得体、庄重、严肃。)
3、转化后进生的能力:
基本要求:
➢ 晓之以理的说服力; ➢ 动之以情的感染力; ➢ 导之以行的持久力;——反复抓、抓反复。
• 班主任作为一个教育角色的出现,是与班级教学形式联 系在一起的。
• 没有班,就无所谓班主任。
• 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吸取先进学校的经验, 对班级教学制度作了系统的论证,并写下了他的不朽之 作《大教学论》。
• 18世纪末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提出教育过程应包括 管理、教学和道德教育三个部分。
班主任
学生
班干部
学生
学生
学生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必备能力概述
1、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
基本要求:
➢ 能了解学生整体; ➢ 能了解学生个体;
能力培养:
➢ 要有诚恳态度; ➢ 要有明确的目标; ➢ 要了解学生成长过程;(查看书面材料;让学生写自传;进行“双访”) ➢ 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穿着打扮、集
能力培养:
➢ 全面了解后进生; ➢ 真正关怀和尊重后进生; ➢ 加强转化工作的针对性。
4、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
基本要求:
➢ 能慧眼识才,准确选拔班干部;
群体中见威信。 细微处观言行。 工作中显能力。
➢ 能知人善用,合理班干部;
能量才而用,发挥特长。 能充分信任,大胆使用。
➢ 能科学指导,精心培育班干部;
(一)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1、保证班级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二)班级管理的运作形式
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必须选择正确的班级管理
方式。
1、松散式:又称放羊式管理方式。 • 特点: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班主任对班级只
起看守作用。整个班级处于游离状态,没有确立明确 的管理目标,班干部职责不清,不开展集体活动,也 不跟家庭和社会取得联系。
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学生是新 世纪的一代,是明日世界的主人,他们要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人类 文明发展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首要或根本的任务。中学 生的思想教育可以说是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中最难的艺术。
➢ 能有效地指导活动实施;
积极发动。 指挥实施。 做好总结。
能力培养:
➢ 充分认识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 把握班级活动的实施原则; ➢ 培养兴趣爱好,发展自身特长;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浅论
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决不是简单教学技能、管理技能 的机械组合。它是以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含班主任应具 备的各种能力)为基础,包括班主任老师的学识、人品、 风格、教学管理技能技巧等要素在内的多层次的复杂系 统。具体而言,有这样几方面: 1、班主任的思想教育艺术:
• 他是学校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枢纽,是各个子系 统的联结点。
•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最有机会和可能,成为学生心目 中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成才的引路人;
•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然在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后, 深感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及形式
班级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由松散群体、合作团体向班集 体方向发展。要使一个新建班级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班集 体,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逐 渐形成。因而加强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已不只是教学, 还有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因此教师一身而兼二任:教书 又育人。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 不仅仅是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他还要对全班学 生全面负责。
• 他要从班级学生出发,与学校领导、各科教师、学生 家长、社区机关等各方面密切联系。
体活动等 )
➢ 通过了解学生家庭来了解学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基本要求:
➢ 评价要客观公正; ➢ 评价要有激励性;
能力培养:
➢ 充分认识到评价学生的积极意义; ➢ 在评价实践中提高评价能力;
❖ 写好学期、学年评定: (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表现的评价;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感情投入;
要讲究文字表达的分寸感和艺术性;)
大胆使用与严格培养相结合。 群众监督与严于律己相结合。 因人制宜与统一要求相结合。
能力培养:
➢ 更新人才观念; ➢ 掌握选用人才的辩证法;
5、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基本要求:
➢ 能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政治性活动。 知识性活动。 娱乐性活动。 实践性活动。
➢ 能周密地安排活动计划;
有发动——有检查——有评比——有记录——有总结——有成果
班主任
学生
学生 班干部
学生
学生 学生
4、多向式。这种管理模式,班集体已经形成。不仅班主 任与班干部、学生之间建立了信息情感交流,而且学生之 间也有了更多的联系。这种方式比前三种都完善,但班主 任仍是在班集体之外领导和管理班集体,仍有专权式的痕 迹。
班主任
学生
学生
班干部
学生
学生
学生
5、民主平等式。这种管理方式中,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 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又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师生之 间、同学之间都建立了联系,信息渠道畅通,人际关系 良好。班干部已经成为班级的核心,班级决策由班主任 通过班干部,并吸收全体同学参与制定。这是一种比较 理想的班级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