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班级管理方法初探PPT课件

新时期班级管理方法初探PPT课件

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 阶段性;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小学生的特殊心里: 幼稚性与可塑性;模仿性与易变性;自我 中心性与缺乏自律性。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1、了解班级的情况: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 发展情况、班级整体发展情况;
2、学生个人的情况:学生个人的情况、学生 的心理特征、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资料、学生 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
了解和教育学生的技巧。
1、个别谈话的技巧: 选择好时机,重视非语言因素,交流效果 =7﹪言语+38﹪音调+55﹪表情。
2、与学生“闲谈”的技巧: 把握时机、注意内容和格调。
四、个别教育工作
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对中等生的教育 对优秀生的教育
1、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后进生的类型和一般特点: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要有目的;观察要客观;观察要全 面,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2、资料分析法。
3、谈话法:谈话法的类型——个别谈话和班级谈话; 谈话的方式:商谈式谈话;点拨式谈话;谈心式谈 话;鼓励式谈话;安慰式谈话;批评式谈话。
4、调查访问法:开座谈会;与家长、任课老师沟通; 问卷调查。
2、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骨干教师团队,有共同的愿景,砌为实 现目标而兢兢业业工作;
3、有一个有自治力、民主精神、善于自主开展工作的班委会; 4、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互相激励风气,有班集体观念,有组织
纪律性,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5、能与家庭、社会之间进行良好沟通,有一个较好的家长委员会
组织,能积极配合班级教育工作; 6、师生都热爱班集体荣誉,对内富有协作精神,对外充满竞争力。
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和谐气氛; 7、师生都能感受到成长与进步,体验到教与学的快乐。
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四个要素: 1、管理主体:班主任、班干部、学生; 2、管理客体:管人和管事; 3、管理目标:管是为了不管(效率); 4、管理条件:主体依据规章为目标而进行 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原则
全员激励原则; 自主参与原则; 教管结合原则; 情通理达原则; 平行管理原则; 协调一致原则。
新时期班级管理方法初探
凤县平木镇中心小学
新时期班级管理方法初探
■ 什么是班级管理 ■ 班级管理的原则 ■ 了解和研究学生 ■ 学生的个别教育 ■ 班级管理的艺术 ■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学一个品德学业双优、敢于负责、锐意进取的骨干教师担任班 主任,有较高的威信和人格魅力;
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指导思想不端正;教育教
学方法不当;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
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教育不当,家人自身修
养差;家长期望过高或过低,家庭缺乏温暖。
社会原因:(不良文艺作品的影响;不良交往的影
响;社会不良风气。)
自身原因:(智力活动消极,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
贯彻协调一致原则: 1、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2、要做好与少先队和班委会的协调工作。 3、要争取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三、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意义: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
前提和基础,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 容;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保证。
小学生发展的特点: 1、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3、教管结合原则
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 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 具体地说,就是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坚持 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 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教育 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4、情通理达原则
贯彻情通理达原则: 1、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2、要晓之以理; 3、要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
1、后进生一般分发两类:品德后进类和学习后进类。 (1)品德后进类又可分为:生性好动型;逆反心理型;娇生惯
养型;受腐蚀型;破坏攻击型。 (2)学习后进型又可分为:能力型学习困难;技能型学习困难;
动力型学习困难;整体型学习困难。
2、后进生的一般特点:
(1)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的矛盾心理; (2)渴望信任与对立情绪; (3)上进心与自制力差的矛盾心理; (4)具有好胜心理又不能取胜。
感情管理,具体表现的四个“心”:
思想上关心学生的进步;学习上细心地指导; 生活上热心地照顾;遇到困难能耐心地帮助。
5、平行管理原则
贯彻平行管理原则的要求是: ①要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②要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③要加强个别教育。
6、协调一致原则
协调一致原则:这个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者主 动组织协调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互相配合, 共同合作,步调一致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纠正学生“偏科”现象: (1)打好基础,集中力量征服不擅长的学科;
(2)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
(3)与任课教师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克服偏科。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小学教学上做 了一个实验,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 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 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 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 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1、全员激励原则
全员激励——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 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 现个体的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贯彻全面激励原则:
1、要求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2、要善于用适当的班级目标激励所有成员。 3、要经常运用各种激励的教育方法。
2、自主参与原则
贯彻自主参与原则要注意做到: ①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 ②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 督,不搞一言堂; ③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各种组织,逐步扩大班 委会等组织的权限。 ④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 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不正确的自我归因。)
转化后进生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热爱学生,无私奉献; (3)信任后进生; (4)学会宽容后进生; (5)循循善诱,正面教育; (6)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后进生; (7)与家庭教育配合,取得合力。
对中等生的教育。
1、针对中等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树立“中等生是班 主任的工作要点”的观点,扬善救失,创造条件, 提高中等生的整体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