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强-液体压强经典习题含答案

压强-液体压强经典习题含答案

压强 液体压强一、选择题1.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

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体积露出水面B .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C .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D .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2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

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全 B .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 C .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不同 D .本实验无法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3.(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

【 】 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 .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 .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D .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全4.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B .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 .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第18题图)(第17题图)5.(如图8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全【】A.P甲>P乙>P 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6.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人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全【】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 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7.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 A<V B,高度h A<h 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A>S B,对地面的压强p A=p 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9.(如图4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甲ρ、液体乙的密度为乙ρ,则甲ρ、乙ρ的关系是【 】A.甲ρ= 乙ρB.甲ρ>乙ρC.甲ρ<乙ρD.无法确定10.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 甲、p 乙、p 丙、p 丁,则【 】A .p 甲<p 乙<p 丙<p 丁B .p 乙<p 甲<p 丁<p 丙C .p 乙<p 甲=p 丁<p 丙D .p 丙<p 乙<p 丁=p 甲11.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 ①③⑥ B. 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12.()如右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 】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D.小对杯底的压强变小 13.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

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A 和F B ,则( )图 4第8题图A. p A>p B F A>F BB. p A<p B F A=F BC. p A=p B F A<F BD. p A<p B F A>F B14.图6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4:2:1,若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等于【】A.8:l B.4:1 C.1:4 D.l:815.如图4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 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16.下列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用圆珠笔芯制作的密度计,铜笔头向下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B.乙图是制作的水气压计,试管口的塞子要多打孔与大气相通C.丙图潜艇的制作原理是通过排水、吸水的方法改变其重力,实现沉与浮D.丁图是一个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它利用了伯努利原理二、填空题、全品中考网17.(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 -t l时间木块静止,术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若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

(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 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F力F N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牛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牛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测量数据如下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 N(牛)1718192021水平拉力F(牛) 5.1 5.4 5.7 6.0 6.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 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 N大小的关系式为。

18.图10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

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19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 Pa,A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 A、p B,则p A p 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直接坐在木椅上感觉很硬、很不舒服。

你可以采用什么办法使自己坐的舒服些?请从物理角度说明理由。

21. (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F乙;若两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选填“<”、“=”或“>”)。

22.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10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3.我们在探究问题时,经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等重要实验方法。

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12所示。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B 4B 5A 6B 7A 8AC 9B 10C 11D 12D 13D 14C 15B 16B17【答案】(1)5.3; 5.l (2)F f=0.3F N18答案:>192.0×103大于大于20答案:在椅子上放上一个海绵垫,感觉更舒服一些。

这是因为放上海绵垫以后,压力没变,但受力面积增大,所以压强减小,感觉更舒服一些。

21答案 = <2223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法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