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龙泉驿区教师进修校杨华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命题,而广播电视教育是在新形式下对这一命题的发展。
广播电电视教育经过79年创立自今有过它的艰难;也有过它的辉煌;也有今天这样各市院校合并后的不幸和等待。
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是两种不同方式和手段的教育,但对于教育的概念而言,其本质是一样的。
传统教育分广义的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传统教育是产生于资本主义时期班级授课制,由教师主讲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这种现象延续的时间最长,而教育者和学习者都习惯了这种方式。
狭义的传统教育是指中央广播电视成立以来的电化教育,它虽靠广播电视,录音等为媒介,但与远程教育是不同的。
本文所指的传统教育是指原来的广播电视教育。
我国的广播电视教育是在学习英国和其它国家开放大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所创立的一所新型的高等院校。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广播电视教育过程的紧密结合。
而广播电视教育却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开拓了我国高等教育途径的新天地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二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种教育形式在目前和将来都异常重要。
正如挪威首相布化特壮兰所言:"远距离教育固有的优点,它比以前任何一种教育体制都更适合于迅速变化着的现代社会"。
而我国要到到本世纪末,应该每个有条件的人都能够受到大学教育的目标成为现实,也主要靠广播电视教育。
一.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自从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后。
对于如何上好辅导课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而电视教学的"人头像"也是一个热点,对此我们必经深入。
首先我们看一看电视大学传播媒介的特征:1.电教媒体:客观地,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有效地组织学生收看电视课,这应有强制性,这是电视大学姓"电"的关建,否则,著名教师和电化教学的优势就得不到发挥,将逐渐失去电大的优势,而被"异化"。
2.多功能:广播电视教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写,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利用电视,广播等形式使学生学习知识。
3.远距离:广播电视教学,即可以组织学生采取班级,学生也可以自学视听,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僻远地区的学员求学难问题。
也可以解决学员的工学矛盾,这是其他学习形式不可比拟的。
4.知识新:广播电视教学可以利用录像的形式迅速地将新知识传播开,使众多的人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方面的优势除了对全日制和业余制的学生进行新知识传授外。
还可以使广播电视的教育向农村,山区发展使科技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辽阳电大的"燎原学校"就利用了先进的电视教学手段。
在灯塔铧子试种了泰国青豆角,132神奇谷种,种植了8502。
909。
899。
8682。
90-372。
8925。
3375七种的大豆12亩。
豆夹都在60个以上。
多的达到100多个,每豆夹达达到500以上,结算亩产可以500-600斤,总产5-7千元,按4元一市斤计可收入20000多元。
谷子亩产可达800-1000斤省电大在辽阳召开了现场会。
与合者都是"目瞪口呆",这正如省电大朱校长所说:广播电视大学有能力完成科技支农的多".这是利用广播电视教育的典范。
5.人头像问题:电大的录像课,基本特色是"人头像",就电大的教学特点来看,"人头象"的讲授传播,这必需加以肯定。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头像又有它的不是,千篇一律,显得呆板,可是电大就有好的,高水平的;人关像课,我们却设有以重视和推广。
依我所见,82法律,吴家鳞教授讲授的《法律逻辑》课,就是高水平的,除了有人头像在系统讲授知识外,录像中还穿插有声情并茂的实践分析录像片,如《十五贯》等;中央电视台播《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电视画面都有剖析图,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其它录像课为什么不向这些学习呢?二.关于实践环节教学问题实践环节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电视大学在实践环节上由于领导重视近几年来有所加强,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是显得薄弱。
这是因为电大无力拿出大量的资金去建立新的实验室。
解决办法:理工科此矛盾显得突出,省电大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让邻近的市电大有目的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实验室,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学生可以到邻近的市电大去实验。
文科的实验电大没有发挥优势,目前财会类加强了《基础会计》和《工业会计》实践环节的教学,但于由于课时所限,业余班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做,只好拖到假期进行。
全日制学生做实验,时间也比较紧张,从课来看,超过了中央电大所下达的教学计划。
是否可以从原教学计划中砍掉一门课,而明正言顺地加上实践课教学。
其它专业的实践课可以采用电视教学的优势,制做一些实践教学片。
我们有这个优势,为什么不发挥?三.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这是因教师是主动者,知识是先学习掌握者。
十几年的电大教学经验证明:对电大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电大教师必须对本学科的知识进行宏观的控制。
要求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的能力;熟悉本学科试题类型;异常熟悉教学大纲。
2. 关于导的问题。
电大的教学,由于学生成份复杂,教学班的类型不一,有全日班,有业余班,有视听生班,有联办班等。
有的学生实在保证不了业余按时听课,所以教师导的问题非常重要。
教师要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介绍本学科的特点,把双基教学和重点教学结合起来,这样以利于为业余班学生学习。
3. 双肩挑问题。
电视大学初创期间,有关方面人士,大力提倡电大教师要"双肩挑",即又教学又管理,目前看来,这种提法对于各市电大是不适用的。
有的即当班主任又教课,甚至做几个班的班主任;试问这样的教师有精力上课吗?业务能精益求精迅速提高吗?所以,现在不宜提倡"双肩挑"。
4. 关于学科带头人的问题。
电视大学创办十几年来,现已具有一定规模合格的掌握电大教学特点的教师队伍。
省电大应在省电大专职教师的基础上,在全省各市电大力求多培养各学科的带头人,让他们负责教研、科研、迅速提高电大的知名度。
四.教学的教学方法由于电大学生的学习,考试方式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所以,必须研究电大学生的教学方法。
因电大学生层次比较复杂,所以导用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1. 因材施教的原则。
业余班学生学习基础不一,有的学生连学习时间都保证不了。
所以在授课中必需采取因村施教的原则。
可将一个班的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对于常来听课的可以详细讲授。
对于有时缺课的可以重点讲授,这样有所区别,因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重要的还是要那个分数。
2. 重复课的问题。
电大初期对重复课一直否定,但电大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证明;重复课是必须肯定。
教师只要重复课才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知识,才能保证知识的连续性。
事实上,教师的重复课与电视主讲授课还是不同的,辅导教师不能把电视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全部照搬,而是有所理解。
消化,吸收和发展。
所以电大的重复课应当肯定,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也说明了这一点。
3. 关于使用"重点提示归纳法"的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针对,业余班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学习的中断性而决定的。
所谓重点提示法,就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应该掌握的该学科的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
按照该学科的知识传授线索,在开学初的第一第二次课时就向学生做全盘的重点提示,包括考试的题型,并提示学习方法和解题注意事项等。
除此之外,电大教师在每次授课时还要分别做重点提示。
重点提示法的条件:A、教师必须看完全部该课的录像。
B、或是有经验的老教师。
C、针对业余班学生。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如电脑培训,外语培训,而就我省的学生学习目的来看,依然在于学历教育,其学习自觉性受到一定的经约束和限制。
这样,注册视听生依然要象其它电大班那样组班上课,加强教学和管理。
在教师的安排上要尽量安排有电化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
而对于真正有空闲时间的学习的和实属设有空亲时间学习的学生不可以采取松散管理的办法,即不组班上课,定期辅导,答疑。
指导学生业余学习。
就是说,对视听生学生也要有所区别。
五.关于使用"联想法"的问题。
所谓联想法,就是由一事物的某些特点而联想到另一事物的某些特点,目在在于启发学生学习和记忆。
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对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这一章的《琵琶行》一诗的教学,首先向学生讲述的问题有1、详细串讲《琵琶行》序,并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想象"在迁九江都","出宫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之意"被"迁"时的心境。
2.充分想象和联想出诗人白居易夜中在舫里眼望一轮明月,望着滚滚的长江东去,望着"老大嫁作商人妇"这一被压迫,被损害的妇女形象,而联想白居易被谪时的心境;3、教师要求学生联想的还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政治上的失意而写的"衣被词人,非一代也"的《离骚》。
联想曹子健豪笔走势,彩绘《洛神赋》中,失意追恋的心境。
联想唐代诗人陈子昂有"将帅之才"却不得重用抑志时,所唱的《登幽州台歌》。
总之与《琵琶行》一诗有相似之处的形象,语言,环境。
心境都要联想。
要让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至于跑点题也无所谓使用联想法的条件1、适用于形象思维较多的学科。
2、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上。
3、适用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艺术赏析作品。
4、这种方法在学期教学中,有目的,有针对性使用几次。
这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识记的一各好方法,对电大学生是适用的。
六.关于视听生的教学目前,我省各电大分校相继招收了一定数量的"注册视听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这种招生方式最终是电视大学的根本发展方向。
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与外国的开放大学有所不同,所以,就目前形势发展来看,其教学方式不可全部照抄外国开放大学的经验。
注册视听生还应以组班上课为主。
国外和我国南方一些省市的学生是缺什么就学什么,电大原教学方式的研究是方兴未艾的事业。
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不断加以研究。
七.关于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它有其显著的特征。
在学生学习期间,师生可以永久性地分离;教育机构或组织通过学习材料和支持服务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施加影响;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媒体去联系师生并承载课程的内容;提供双方通信交流;在学生的学习期间,准许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学生主要是作为个人在学习,为了社交和教学两方面的目的进行必要的会面。
而现代远程教育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