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为的过程。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与风险慢慢增多。
因此,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实施好护理风险管理。
1引发护理风险的原因1.1护士服务观念滞后和服务质量存在缺陷护士的服务意识与患者期望之间存在着矛盾,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患者希望了解和参与医护过程等。
如果护士思想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则会对患者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1.2告知行为中的风险因素护士告知不得当,未告知或告知过度均可造成不良后果,侵入性操作未履行告知义务,高新技术的使用和护士对知识缺乏,使护理工作难度和风险增加,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化验结果等等。
但保护性医疗制度又要求一些难治或不治之症在与患者交谈中要慎重或保密,护士应正确处理。
1.3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对象不断增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随之增多,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不强,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认为在工作中,护理行为与法律无关,而实际上自病人入院起就与医院建立了合同关系,享有知情同意权,安全治疗权,自由选择权等,护士在工作中往往忽视了病人合法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差。
1.4护士承受家庭、社会、工作等多重压力长期处于疲劳的工作状态,在工作中不能集中精力,致使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差错等。
1.5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入院评估不准确,护理评估直接影响护理措施是否符合病情。
同时评估资料的记载为举证提供依据,如病人入院时即存在压疮,在入院评估中未发现前后矛盾或护理记录和其它记录不一致、不完整,一旦处理护理纠纷,护士很难举证,给护理埋下隐患,增加败诉的风险。
1.6当前医疗水平同患者的期望值有差异患者及家属怀着焦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到医院,就是希望治好病,解除痛苦,希望医生护士技术高超,药到病除等。
但是由于医疗水平的局限,一些疾病当前还无法治愈,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从而诱发纠纷,对诊断治疗不满意。
当某些疾病诊断不清楚,切口愈合不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及家属往往存在不满情绪,当护士话语不当或操作失败就有可能成为患者或家属发泄情绪的对象。
1.7护士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自律性差,医院规章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是规范护理行为的准则。
临床护理工作有多种相应的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三级护理制度等,若管理者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指导,监督机制,就会造成护理人员玩忽职守,护理行为有章不循,导致纠纷发生。
2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护理措施是保证护理安全制度落实的有效手段,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措施不应仅仅停留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考核上,重要的是做好环节质量管理,建立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才能保证护理安全管理。
2.1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士或护理部管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能力,让她们自己判断护理风险,分析产生的原因,确定高风险发生的环节,对护理进行了护理风险教育。
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在护理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风险的预见性,
以便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2.2提高护理技术和职业道德素养护理技术水平因素和道德因素对于风险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念、知识、技能和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成就精湛的技能。
2.3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防范风险的良好基础,严格制度落实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保证。
规范护理管理,分析潜在的护理安全防患和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意外事件的《护理应急预案》明确护士发现风险事实和潜在风险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2.4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依法行医、依法护理、依章办事、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工作中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常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不能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凭主观经验和
臆断行事,不能存在丝毫侥幸心理,要认真履行好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稳私权。
2.5重视护患沟通,学会护患沟通技巧因为护士与患者缺乏沟通或沟通不良容易造成矛盾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需学会沟通技巧,态度要和蔼,学会察言观色,多了解患者的心理,灵活掌握说话的分寸,避免信口开河。
2.6规范护理文件书写记录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护理记录书写标准,使护理记录在内容、格式、表达上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式。
病人入院评估准确,护理措施及相关因素均应记录准确、完整、及时、全面、客观反应病人病情变化,并与其它记录相一致,病情有变化要准确及时记录,所有记录均应妥善保存。
2.7完善人员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员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保持临床护理人员数量适宜,各类职称,各层次护理人员比例适当。
2.8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由于医院的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加之病人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护理人员虽然采取了许多方法来保障护理安全,但有时仍不能完全免除护理的问题,因此必须全面抓好护理业务质量建设,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找护理安全防患及改进的机会。
通过不断对护理行为中有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的学习,使她们真正能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从护理行为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纠纷的措施,有力保证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护理风险的防范是一项长期持续工作,需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关注患者安全共创和谐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