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如神汤加减坐浴在肛肠术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止痛如神汤加减在肛肠术后应用的效果。
方法将184例肛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止痛如神汤加减坐浴治疗,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治疗,并观察两组疼痛、水肿、出血情况以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消除水肿、出血、止痛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且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止痛如神汤加减坐浴用于肛肠术后治疗有显著疗效。
标签:止痛如神汤加减;肛肠;术后疼痛;临床应用
我国曾对不同职业、年龄的76692人进行了肛门直肠疾病普查。
对其中取得完整资料的57297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有肛肠疾病的共有33837人,总发病率为59.1%,也就是说10个人中就有近6例患有这种疾病,痔疮占发病总人数的87.25%、肛裂占4.12%,肛乳头肥大占2.85%,肛瘘占1.67%,直肠脱垂占0.58%,直肠息肉占0.28%,肛门搔痒占0.17%,其它肛门直肠疾病占3.08%。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在明显上升。
然而由于其部位特殊及患者对术中、术后疼痛的恐惧而延迟诊治,因此许多患者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为了减轻术后的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我科运用止痛如神汤加减坐浴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184例肛肠术后患者,纳入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标准[1]。
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男64例,女28例;年龄18~72岁,以30~60岁最多;病程3 d~13年;其中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6例(含环状混合痔8例),嵌顿痔外剥内扎术8例,外痔切除术8例,肛裂切扩术10例,肛周脓肿根治术8例,肛瘘切除术8例,肛瘘低位切除高位挂线术6例。
对照组92例,男56例,女36例;年龄20~73岁,以30~60岁最多;病程4 d~5年;其中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4例(含环状混合痔6例),嵌顿痔外剥内扎术6例,外痔切除术12例,肛裂切扩术8例,肛周脓肿根治术6例,肛瘘切除术10例,肛瘘低位切除高位挂线术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药物组成及制作方法:秦艽、桃仁各20 g,苍术、防风各20 g,黄柏15 g,当归尾、泽泻各9 g,槟榔3 g,熟大黄、五倍子、蒲公英30 g制作方法:上方加水3000 mL,浸泡30 min,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煎20 min,即可使用。
功效:清热燥湿、行气化瘀、消肿止痛[2]。
1.3治疗方法治疗组将药液倒入坐浴盆中,先熏洗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不烫手为宜)用纱布将药渣滤出,继续坐浴15~20 min,坐浴完毕后,将痔疮栓(广州敬修堂生产)塞入肛内,无菌敷料覆盖,2次/d,10 d为1疗程。
对照
组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40℃左右,不烫手为宜)坐浴15~20 min,将痔疮栓(广州敬修堂生产)塞入肛内,无菌敷料覆盖,2次/d,10 d为1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创面完全愈合,无疼痛,无出血,无渗出。
术后疼痛:轻度:疼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中度:感觉疼痛,可以忍受,影响日常生活;重度:较严重,不能活动,需用止痛药物。
术后出血无:换药时敷料上无血渍;少量:换药时敷料上有血渍;较多:敷料上有明显血渍及渗出物,甚至有活动性出血。
1.5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术后均无明显疼痛,出血、水肿、渗出等症状也较轻。
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生水肿、出血等症状的患者也明显高于观察组,见表1。
2.2观察组的疼痛、水肿消失时间及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肛肠术后常见并发症肛门疼痛、水肿、出血、分泌物等,常与手术中损伤、术后创面感染相关,其中创口周围水肿是肛肠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水肿不但加重创口疼痛,而且延长创口修复时间。
中医认为肛肠术后水肿是手术损伤造成气血阻滞,湿热下注而引起。
现代医学认为肛肠术后疼痛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局部循环障碍,血管渗透压增加,淋巴回流障碍,使组织内渗透压增加等所致,组织感染也可引起水肿[3]。
治疗应清热燥湿、行气化瘀、消肿止痛。
中药熏洗主要是通过热蒸气和药液对肛门部的熏蒸和浸泡刺激血管和神经,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水肿消退、炎症吸收、疼痛缓解或消失,最终达到治疗的效果。
止痛如神汤中以大黄泻火解毒、活血化瘀为君药[4],以驱除湿热之邪;黄柏、枳实清热燥湿;加用五倍子清热杀虫、收湿敛疮,现代研究表明其含鞣质50%~80%,大量的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可使皮肤、黏膜溃疡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被膜,具有强大的收敛作用;更加以蒲公英消肿止痛;由于湿热之邪易伤经络,故配以秦艽、当归、苍术、泽泻、防风、槟榔、枳实以增强其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是为佐药。
诸药合用达到清热燥湿、行气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肛肠术后并发症总疗效,治疗10 d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異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消除水肿、止痛方面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
表明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坐浴通过热能和药物改善局部循环,使气血畅通,解除肛门括约肌痉挛,以起到消肿、消炎、止痛的作用,应用于创口达到清洗创面彻底,引流通畅,促进创口愈合。
通过临床观察,
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坐浴具有对肛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适用于各种外痔、混合痔、各期内痔、肛周脓肿、肛瘘、肛周湿疹等,术前、术后均能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31.[2]吴念云.止痛如神汤治验四则[J].山东中医杂志,2001,9:34.
[3]贾树国.中药熏洗促进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16(3):45.
[4]李淑霞.止痛如神汤用在肛肠疾病术后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院报,2007,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