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复习课导学案
南大附中儋州市第一中学地理组刘光华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应用:结合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学习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方法:案例探究、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1.审题: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明确问题指向
2.解题: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事物原理与规律
3.建模:构建思维模式,归纳答题模板
【案例探究1】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建模分析】
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一般步骤:
【链接高考】
(2016年)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1-2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2.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案例探究2】
(1)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建模分析】
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思考步骤:
【链接高考】
(2010·海南地理)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后作业】
目前,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
世界某著名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的电脑将加价。
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
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完成1~2题。
1.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主要是因为东莞()
A.交通便捷,劳动力廉价B.高校众多,技术先进
C.地形平坦,气候优越D.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2.大量电脑生产企业在东莞投资建厂,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B.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C.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D.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 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吉林省市场
B.东北市场
C.全国市场
D.欧洲市场
4. 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减少运输成本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更多利润
D.扩大市场占有率
5. 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
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图中示意某一般模式。
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性转移速度较快。
据此完成6—8题。
6.在图示模式中()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7.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8.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