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西二环路(水电学院段)工程管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云南滇源建设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0日一、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等;2、设计图纸及测量成果和现场勘查;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建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建设单位提供的道路中心线、横断面图、各种管线路图。
二、工程概况1、管材与接口雨水管采用DN7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DN8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DN9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DN1000Ⅲ级钢筋砼平口管,DN1350Ⅲ级钢筋砼平口管,DN1500Ⅲ级钢筋砼平口管,DN1650Ⅲ级钢筋砼平口管,雨水主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上两侧15.75米位置,主管线全长约2500米。
污水排水管道管径采用DN600、DN800Ⅱ级、DN1000Ⅲ级钢筋砼承插管,污水主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两侧19.75米位置,污水主管线全长约3000米。
本工程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自东向西沿道路两侧排入K2+200位置螳螂川河道中。
污水也是由东向西排向螳螂川规划泵站中。
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井,检查井内外壁均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2㎝。
井盖采用重型防盗式球墨铸铁井盖和重型塑钢复合材料井盖两种。
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篦雨水口。
2、管道基础与填土⑴、排水管基础:雨水管基础采用120°C15砼基础、150°C15砼基础、180°C15砼基础;污水管道基础采用120°C15砼基础、150°C15砼基础、180°C15砼基础。
⑵、排水管道两侧至管顶50cm范围内,检查井四周及过路管两侧至路床回填均采用10%中粗砂或碎石回填,其他采用含石量大于40%的土夹石回填。
管道两侧回填土必须同时进行,回填高差不应大于30cm,逐层夯实,密实度达到相关施工规范要求。
3、连接管设计⑴、雨水带有连接井的过路管管径为DN800,基础采用120°C15砼基础。
只连接雨水口的过路管管径为DN300,管道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管,基础为150°C15砼基础。
接雨水口的过路管埋深不小于0.7米。
除标注外用户连接管纵坡为0.3﹪。
⑵、污水用户连接管采用DN6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基础采用150°C15砼基础。
除标注外用户连接管纵坡为0.3﹪。
三、工期安排结束时间。
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有关技术人员集中学习有关技术规范和工程图纸。
⑵、逐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白设计意图,做到心中有数⑶、收集及整理与施工有关的技术资料。
2、主要机械设备配备⑴、沟槽开挖:挖机2台、10KW发电机两台、自卸汽车3台。
⑵、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挖机1台、25T吊车1台、10KW发电机1台、手推车10辆。
⑶、沟槽回填:挖机2台、推土机1台、装载机2台、洒水车2台、22t压路机2台、蛙式打夯机16台、自卸汽车5台、10KW发电机1台。
⑷、雨水口施工:切割机6台;小型夯机6台;小型翻斗车3台。
3、材料准备⑴天然级配砂砾石,石子最大粒径不能超过25㎜。
(从富民购置)⑵土夹石是从富民县石场购置的。
购置土夹石由监理及业主代表共同认定,并由试验室做土工试验,方能用于填筑。
4、施工人员配备五、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开挖管沟沟槽→沟槽基底处理→C15砼垫层施工→管道安装→浇筑检查井→闭水试验→管道回填→砌筑雨水收集口→装井盖井座、雨水篦子→验收。
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图如下六、管道施工方案6.1、测量放线施工中所使用的全站仪、水准仪、钢尺必须有鉴定合格证,超过鉴定周期的需重新进行鉴定方可进场。
不准在工程中使用未鉴定的仪器设备。
管线的中心线测设必须经过二级复核合格后,填写测量复核记录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验。
测量外业的操作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
每天施工测量的外业资料及时进行整理、检核,避免对施工的误导。
测量人员根据图纸准确定位放线,以便进行土方开挖。
放线进行土方开挖时,应考虑放坡,当地土质一般为硬塑粉质粘土及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当挖深小于5米,采用1:0.33放坡。
挖深大于5米时,按地质情况且考虑安全适当放坡。
由于地下水丰富采用抽水机抽排地下水,为满足地基承载力沟底不被水浸泡形成自然排水沟及施工C15混凝土120°基础架设模板浇筑,我单位采用沟槽两侧设临时排水沟及基础工作面,宽度为50cm。
例SW-36处污水主管道为dn600管内径,基础为120°C15砼基础,参考图集06MS201-1。
查表得D=600,t=60,a=100,c1=100,c2=180。
管道基底宽为600+60×2+100×2+500×2=1.92m,此处开挖地面标高为1682.29,设计管内底标高为1679.61,因此开挖深度为:1682.29-1679.61+0.06+0.1=2.84米。
6.2、沟槽开挖本次管道专项施工方案是按照基坑没有地下水及地基地质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编制的。
地基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四方联合会诊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现况地下管线调查表,开槽前对地下管缆进行坑探,并设标志牌,标明桩号、管线名称、直径、埋深。
动工前,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调查各现况管线位置走向,以及对本工程施工影响程度,并在施工现场立牌,施工时严加注意。
机械开槽前,人工对现况专业管线进行坑探以确定实际位置和深度走向以及未明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1m范围内采取人工开槽,避免破损管线。
本工程管道沟槽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
开槽前,要按照事先确定的开槽断面实放开槽上口线。
当槽深小于4.5米时沟槽可以一次性开挖成型,当槽深大于 4.5米时需采取分层开挖,由于土方较多,还需二次倒运。
如现场由于特殊地质情况,需要特殊的开挖方案,应及时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联系,共同研究合适的方案,以洽商或者签证的形式解决。
开槽过程中,开挖沟槽土方一侧堆放,另一侧作为排管与机械作业场地。
不具备存土的地段,将土运至工地指定地点。
发生超挖或对槽底土体造成扰动时,需要对基底进行处理。
施工中如遇局部地基问题,如墓穴、枯井、废弃构筑物等,及时通知设计方,并会同有关人员现场共同协商处理意见,得到设计方认可后再进行处理。
开槽完成后,在检查井位置进行钎探工作。
并及时约请有关人员验槽,钎探及沟槽开挖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共同研究基底处理措施,以洽商形式解决。
对有地下水的沟槽,应根据槽底标高,从低向高开挖,以便抽排积水,如发现沟槽底部有不良土基时,要及时请示监理单位、设计院等协商处理。
确定沟槽开挖断面形式,洒白石灰显示边线。
挖土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坡度以利泄水。
尽量堆土于沟槽一侧,不得压盖测量标志桩等,堆土应距挖方边缘2.0m以外,高度不大于1.5m,不能堆的土石方及时运走。
管道基础开挖过程中如遇淤泥,按横三路降水段方案进行换片石处理,不得扰动沟底土层,挖至设计标高30cm以上时,人工挖至沟底整平,并请监理验槽作出隐蔽工程记录。
根据沟底土质,确定相应的沟底处理方法。
开挖管沟时其断面尺寸应准确,沟底应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杂物,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管沟检查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2 管沟检查标准(㎜)1、C15砼基础待沟槽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管道基础的施做。
依照设计通用图集图示,管道C15砼基础由C1、C2两部分组成,C1部分在管道安装前铺设,C2部分在管道安装后浇筑。
基础材料为C15砼。
在进行管基C1部位砂石铺设时,首先依据检查井位置确定每一节管道的承口位置,在此沿槽横向挖一条300mm宽、约150mm深的凹槽,然后铺设混凝土,以保证管道承口部位管外皮下有等同厚度的C15砼基础。
沟槽地基土质不良,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处理时,应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施工方案进行地基处理。
管沟基础除了未扰动的原土层外,其余均应做压实度检测,确保沟底必须是平整的实土层,若是虚土层,必须进行夯实平整处理,局部超挖部分用砂石回填夯实。
C15砼基础120°、150°、180°基底填筑厚度根据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1施工。
人工填筑整平后,采用夯机夯实处理,满足施工基础强度要求(压实度达到95%)。
本工程未提供地质资料,管沟开挖时如遇特殊地质,需要通知监理、建设单位及设计院进行现场地质情况确认,并根据设计院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6.4、管道安装施工下管是在沟槽和管基验收合格后进行。
为防止将不合格的管材下入沟槽,下管前要对管材进行检验和修补,检查管体的承口和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合格后在沟槽上排管,核对无误后方可下管。
下管使用起重机下管并派专人指挥,注意管道承口朝向上游,进入井室的承口需割除。
安管采用拉边线和高程桩线控制管道中心与高程。
在槽底给定的中心桩一侧钉边线铁钎,上挂边线,边线高度应与管中心高度一致,边线距管中的距离等于管外径的1/2加上20mm。
在槽帮两侧适当的位置打入高程桩,间距10米左右一对,并设高程钉。
连接两帮高程钉,在连线上挂纵向高程线,用眼串线看有无折点,线必须拉紧查看,如有及时更正。
根据给定的高程下反数,在高程尺杆上量好尺寸,刻写上标记,经核对无误,再进行安管。
安管时,用尺量取管外皮距边线的距离D,满足15≤D≤25为正确。
安管时,将高程线绷紧,把高程尺杆下端放至管内底上,并立直,当尺杆上标记与高程线距离不超过5mm时为正确。
承插管安装采用橡胶圈密封的柔性接口,在铺设前,应将承口内部及插口外部洗刷干净,管子安装应经仪器或者全站仪控制管道安装轴线,用水准仪控制管道安装标高,使管中线位置和管内底高程符合图纸要求。
管道铺设遵循从低处向高处的原则,稳管时管轴线和坡度用仪器检测,管底与管基紧密接触,管道安装和铺设中断时,应用塞子或堵板将敞口封闭。
将管子稍吊离槽底,使插口胶圈准确地对入承口内,利用边线调整管身位置,使中线符合设计要求。
需认真检查胶圈与承口是否均匀紧密,不均匀时进行调整。
安装接口采用吊链作为顶拉设备。
接口时,顶拉速度应缓慢,并设专人检查胶圈就位状况,发现就位不均,需停止顶拉,调整胶圈位置均匀后,再继续顶拉,胶圈达到承、插测量人员放出检查井中心,施工员根据不同井型指导作业人员砌筑检查井。
浇筑时,首先要按照井的形状进行摆砖撂缝,横、竖缝宽保持在8~10mm,圆形井砌筑要层层检查椭圆度;矩形井砌筑必须层层挂线、格方,四角最好设置皮数杆。
砂浆采用滚筒式小型搅拌机现场搅拌,现场拌制应拌合均匀、随用随拌,采用铲车和手推车配合运输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