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脏疾病心内直视手术基础措施讲义
心脏疾病心内直视手术基础措施讲义
(四)心脏停搏液的灌注方法
经升主动脉或冠脉开口顺行灌注,此法临床使用最为广泛 将特殊装置置入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适用于不能顺行灌注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堵塞
的病人 顺行-逆行联合灌注,可减少反复灌注影响手术操作,主要用于主动脉根部手术或手术时
间较长的病人
体外循环装置示意图
体外循环机与滚压泵
膜式氧合器
体外循环耗材:冷停灌注管
体外循环耗材:连接管道
体外循环耗材:超滤
成人超滤
小儿超滤
体外循环耗材:超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体外循环的实施
建立体外循环 肝素化300~350U/kg,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480~600秒,插管 体外循环与低温 ①浅低温(32~35℃);②中低温(26~31℃);③深低温(20~25℃);
二、
心肌保护
(一)概念
为了既能获得无血手术野的条件,又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采用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称为心肌保护(myocardial protection)
(二)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
使用高钾化学诱导方法,使心脏迅速停搏,避免电机械活动,减少能量消耗 降低心脏温度,减缓心肌代谢率,保存能量储备。常用4℃心脏停搏液灌注,成人予冰屑、儿 童予冰水心包腔局部降温 提供氧和能量底物,维持心脏缺血期间和恢复灌注后所需的能量物质 心脏停搏液还必须是偏碱性(pH 7.6~8.0)、高渗(320~380mOsm/L)和细胞膜剂(利 多卡因或普鲁卡因),以保护缺血心肌适宜的代谢环境、完整的细胞结构和细胞膜质子泵功能
④超深低温(15~20℃) 体外循环撤除 停止转流的指标: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心脏充盈适度,心肌收缩有力,平
均动脉压60~80mmHg,鼻咽温度36~37℃,血红蛋白浓度成人≥80g/L,儿童≥90g/L, 婴幼儿≥110g/L,血气、电解质结果正常 体外循环中的监测 常规检测MAP、CVP,血泵泵压、ACT、体温与血温、灌注流量、尿量 与尿色、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等指标
(四)体外膜肺氧合与体外生命支持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与体外生命支 持(extracorpreal life support,ECLS),是指针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病人,通过 特殊体外循环设备,较长时间辅助或替代心肺功能的技术。目的是为心、肺疾病治疗与功 能恢复争取时间
(三)心脏停搏液的种类
细胞外液型心脏停搏液 1.冷晶体停搏液:如St.Thomas液 2.稀释冷血停搏液:血∶晶体= 4∶1,通过加入适宜的电解质,维持钾浓度20~24mmol/L。
采用双泵灌注法,通过控制泵管管径及双泵转速,血与晶体的比例为4∶1。再经变温管道将 温度降至4℃,灌注至心脏 细胞内液型心脏停搏液:如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液(histidine tryptophan ketoglutarate solution,HTK液) ,单次灌注心肌保护安全时间可达2~3小时,适用于复杂 心脏疾病估计手术时间较长病人,以及某些复杂先心手术中不可单独处理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疾病心 内直视手术 基础措施
第一节 心内直视手术基础措施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第三节 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心内直视手术基础措施
重点难点
掌握 体外循环与心肌保护的概念
熟悉 体外循环的实施,心肌停搏液的组成与灌注方法
了解 体外膜肺氧合与体外生命支持
(一)体外循环的概念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利用特 殊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的生 命支持技术
(二)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
血泵(blood pump) 为驱使体外氧合血单向流动,回输体内动脉,代替心脏排血功能的主 要部件 氧合器(oxygenator) 能氧合静脉血,排出二氧化碳,替代人体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件 变温器 利用循环水温与导热薄金属隔离板,降低或升高血液温度的装置 滤器 由20~40μm微孔的高分子材料滤网组成的装置,放置于动脉供血管路,用于有效滤除 血液成分或气体等形成的微栓 附属装置 包括各种血管插管、连接管道、贮血器以及检测系统等